不用说,没有哪个家长不看重孩子的视力的。
更不用说,为了孩子的视力,你也是费尽了心思,不让看手机,不让看电视,实在不行的时候,控制着时间数着秒看电视。
看电视的时候还要拿尺子量量电视距离沙发的距离,对着手机上的科普知识,盯着孩子的坐姿,一旦孩子目不转睛的看了几分钟还要及时的叫上几声,为的就是让孩子回个头看自己一样一边让眼睛活动一下,不要一直盯着一个地方。
为了这些,你可能还没少跟你爱人、尤其是公公婆婆、岳父岳母闹别扭。
老人心疼孩子,你又要管着孩子。
时间久了,孩子都跟老人亲,不跟你亲了,连带着孩子都有些烦你,你有时候也烦你自己。
要是这些努力都成功了,你也获得了安慰,但可怕的是,你有一天带孩子去测视力,却发现孩子视力不达标!
这个时候是不是觉得命运特别不公,想死的心都有了!
带孩子去医院,挂号、再测视力、不死心,换另一家医院,再挂号、再测视力,认命了!
治吧!
开单子,快速散瞳,验光。
不达标,再慢散,三天以后,再验光,找医生复诊,不达标,三周以后再测视力,验光。
一套折腾下来,身疲力乏之外看着戴上了眼镜的孩子更是心中绝望。
为什么平时已经这么注意了还是会视力不好呢?
这是吃了没有经验和知识的苦啊!
其实,孩子的视力发育跟成人是不一样。孩子刚生下来的时候其实眼睛并没有发育完全,视力是很弱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在3个月的时候,大多数的孩子已经能够被色彩和运动物体吸引,能够平稳的跟随物体。
6个月的时候,距离和深度的判断力开始持续发展。
3岁达到0.6-0.8。
5-7岁达到1.0。
也因此,大多数家长总是以为,视力这东西就跟孩子的身高一样,长着长着就到位了。
发现视力低了,也不放在心上。真出问题的时候,却开始手足无措。
但其实是不对的。
一旦发现孩子视力低了,先不要惊慌,因为造成孩子视力低的原因其实很多,不是说平时注意不让看电视什么的就行的。
孩子视力低,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病理性的,需要到正规的医院检查。
根据科学研究表明,3-6岁是孩子视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在三岁左右建议到医院做一次全面的视力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这一点就是很多家长都不知道的事情。
这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宣传普及工作还不到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很多家长在这方面没有经验,对这个事情不重视。
其实,孩子有时候的表现如果你能够保持留意,也能帮助你及早发现孩子的视力问题。
比如说孩子看东西经常皱眉,或者眯着眼,或者经常揉眼睛,可能就意味着孩子有散光或者远视的存在。
那么之前做的那些控制看电视看手机的工作有效果吗?
当然有,用眼习惯也是很重要的,比如要保持用眼环境,换清晰度高的电视、换护眼的灯光等等,这些好习惯会让孩子受用一生的。
总结一下:
保护孩子视力,一要3岁左右全面视力检查,二要平时留意孩子表现,三要营养跟上尤其是维生素A,四要保持良好的用眼环境,五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做到这五点,孩子的视力不好都不可能(先天性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