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玩好”学好”,对家长而言,孩子在幼儿园里吃好”恐怕是头等大事。学龄前儿童善育工程”是市委、市政府民心工程之一,普陀区积极行动、扎实推进,深化区域幼儿营养健康”特色品牌,率先试点开展全天候营养膳食项目的实践与研究。
今天(9号)上午,周到君走进上海市实验幼儿园,在这个被孩子们称作健康家园”的幼儿园里,感受普陀学前教育的魅力和上海民心工程的温度。
一张地图”:孩子感受三餐文化
在上海市实验幼儿园,每一个孩子都是小主人。按照孩子们亲手绘制的《健康家园地图》,种植园”里孩子们捻麦子、拔萝卜、挖红薯,在参与播种、收获的劳动过程中感受劳作的辛苦,体验食物来之不易。
宝宝料理室”里,营养员叔叔正和孩子们一起制作适合立冬”食用的八卦糕”五彩饺子”,不同时令幼儿园会按需调配营养粥”,让孩子们通过舌尖上的味道”体悟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早点时间,小班的孩子在小兔餐厅的游戏情境下快乐进餐;中班孩子自己选择餐桌和同伴;大班孩子则换上工作服”,体验为同伴服务的快乐。
用餐结束后,孩子们或点亮小灯、或画上小标记,对自己的用餐情况进行自我评价,争做光盘娃娃、干净娃娃、文明娃娃”……
宝宝门诊室”里,家长带着孩子正在和校医进行一对一的当天特需儿童特殊营养需求问诊;健康活动室”里孩子们通过各种游戏活动了解健康饮食的秘密;宝宝议事厅”里一群孩子围绕晚餐怎么吃才更健康”的话题进行着激烈的讨论……
上海市实验幼儿园通过教养医结合”的模式助力开展园本化的全天候营养膳食实践研究,这也是普陀乃至上海学校健康教育部分实践成果的缩影。
精细管理:一定二审三复四试”
幼儿饮食安全是重中之重。
普陀区全区84所幼儿园,126个园所食堂,均通过达标评估,成为了放心学校食堂”,阳光午餐平台”明厨亮灶工程”实现全覆盖,所有园所食堂视频监控均已接入幼儿园门口大屏或通过安装显示器对外公开。区内86%以上的公、民办幼儿园由区教育服务配送中心集中采购食品原材料、统一配送,区教育局采用政府采购+统一管理”,组建7×24小时全天候”应急小分队,打造管家式”便捷高效的管理服务体系。
而对于部分自办食堂的民办幼儿园,则采用追溯上网+人员进场”模式,用阳光午餐平台”+安全小分队,加强人员聘用、原材料采购和日常操作规范管理,织密检查、发现、处置的安全网络。
幼儿园孩子的饮食更要精细管理。区教育局组建幼儿园膳食管理小组”,科学研制一餐两点定量菜谱,通过一定二审三复四试”的四步流程,把精细化理念贯穿于菜谱制定的全过程。
各幼儿园落实好每日园领导陪餐和定期家长陪餐制度,定期开展幼儿午餐满意度调查,通过每日菜肴展示、每周菜谱推送、每月膳委会、每学期膳食品鉴会等形式,把食品安全、菜谱安排、午餐质量”细化到幼儿生活的每一天,推出了实幼、美墅、万里城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幼儿园,全力打造一所所高品质、个性化的健康学校”。
孩子在幼儿园和家里都要吃好。
为了让家长更加安心和放心,幼儿园保健教师在家园互动小程序中每日会更新当天的食谱,并附上当天食谱的营养分析和膳食建议,家长可以通过小程序中照片了解自己家的孩子在幼儿园的一餐两点吃得如何,是否喜欢。
同时,幼儿园还定期发布适合不同人群特点的膳食指南,为不同年龄或有特殊需求的孩子配置不同食谱,开设家长美食课堂”系列培训课程,开展针对特需幼儿群体的膳食沙龙活动,邀请家长品尝和点评营养午餐……种种贴心的举动,使家长掌握了全天候营养膳食的搭配秘籍”,收获了科学育儿的理念和经验,成为了幼儿园亲密的合作伙伴,与幼儿园共同探索适合的方式方法,保障每一位孩子的健康成长。
在民心工程的引领下,普陀区学前教育在公益普惠的基础上朝着优质特色”不断发力。目前全区公办幼儿园100%为市一级以上优质园,公办市示范性幼儿园占比达13%,普惠性托育服务资源覆盖全区所有街镇,实现了一街镇两普惠”;在市级科学育儿指导服务五进”工作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升级了进中心、进基地”的工作,实现了教养医融合的科学育儿服务100%覆盖全区有需求的适龄婴幼儿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