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沉溺“抖音”无法自拔,这是“老虎机效应”,单靠意志戒不掉

文|路妈

提到抖音”,众人皆知。就不用我详细介绍了,因为我懂得不一定比你多,操作也不一定比你熟练。

抖音”不仅都知道,而且估计大家都在用吧?至少你可以发现,身边有不少孩子和老人竟然也在用!

邻居家的男孩6岁,喜欢刷抖音”,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要过来妈妈的手机,自己解锁+搜索+打开+刷视频”,全套流程操作流畅,一看就是老司机”。

每次看到他坐在小区椅子上埋头苦刷”,从来不回应别人经过时的招呼声;就连回家吃饭也是老大难。夜色降临也无所谓,只要手机有电就行……我都忍不住为之惋惜:学习的大好年华,手里面捧得应该是书本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那么,这个6岁的孩子为何如此沉溺于抖音”呢?

老虎机”大家都了解,接下来我将用类比的方法,分析孩子沉溺抖音”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给出相关建议,帮助孩子戒掉这一不努力”的习惯。

先来看一下什么是老虎机效应”。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佐治·K.西蒙这样解释:这是一种心理效应,产生于虐待和操控的关系中,使受害者即使经常想过要离开也还是会保持现状,我称之为老虎机效应”。

也就是说,受害者能够意识到正在被虐”,但是却找不到理由离开现状,因为其中总有值得留恋”的地方。这些地方结合老虎机的特征就不难理解。

①大奖”诱人——投资小、回报大,而且能够很快见利”;

②回应及时——只要你肯投入,不管结果是好还是坏都会很快回应你;

③适时肯定——你的付出能够被看见、被肯定,时不时的还会奖励你一下;

④努力不会白费,下一次也许会时来运转——你不忍心空手而归,看得见的奖品总让你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总有得手”的时候。

6岁的孩子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活泼好动,争强好胜。同时,他们也需要被认可。老虎机”很好的迎合了这些性格——

√及时的回应,他们感到被关注;

√让他们有机会胜利”,从而激发斗志;认可他们,做得好就奖励;

√给他们带来极大的鼓舞,坚信自己一定可以……

所有这些,都让他们不忍心就此离开。

但是好像也没有理由要戒掉,因为老虎机”要比父母更懂他们。父母能做到及时回应吗?父母有耐心一路支持和鼓舞吗?父母能看到孩子的努力并给与奖励吗?!

当父母做不到或做不好的时候,手机的普遍让类似抖音”一类的娱乐快餐”趁虚而入。它扮演者跟老虎机”相同的角色、更强烈的回报”体验融入孩子的生活。

百度百科上解释说: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倾向。”

从中可以看出,意志是以预定目标为导向从而执着追求。

孩子沉溺抖音”无法自拔,这是老虎机效应”,已经把更搞笑的视频将会带给我更大的乐趣”作为目标,接下来的行动都是通过不停刷”去实现。所以,单靠意志是戒不掉抖音”的!

l 轻轻一点,告别无聊

6岁孩子一般都上小学了,兴趣逐渐高雅”,早早的放学回到家里,已经不满足于单纯玩玩具或者看书写字,很容易感到无聊透顶。有精力但没地方消耗,想找点乐趣但不知道能干点啥。

这时候打开抖音”,笑点层出不穷,一个人就可以愉快的玩上很久。亲眼见过邻居家的男孩一个人坐在椅子上对着手机哈哈大笑,去年冬天还由于长时间坐着不动导致发烧感冒,差不多一个月才好。

l 好笑不好笑,看完就知道

有过不好笑,继续寻找有趣的;但如果好笑,就觉得自己有收获”。总之,不管看完后的感悟及评价如何,都会引诱孩子点开下一个。

此外,孩子有什么想看的,基本上都会得到满足。有求必应”带给孩子存在感和幸福感。

l 自己录一个,竟然同样搞笑!

通过自己录视频再回过头去观看,看得见自己的付出和投入,对孩子来说是莫大的认可和动力。更何况,亲自录的自我感觉确实不错,竟然可以自己给自己带来乐趣呢!

l 没有别人的搞笑?无所谓,孰能生巧!

即便不成功、不搞笑也无所谓啊,反正失败也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大不了重新录一次呗。”孩子坚信努力不会白费,多尝试一定可以录好。

多次失败也不肯承认虚度光阴”的现实,因为不忍心让自己付出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付诸东流、毫无回报。其实,这时候已经陷入恶性的老虎机效应”。

因此,6岁孩子沉溺抖音”,这种老虎机效应”单靠去培养意志力是很难让他们彻底戒掉的!

那么,父母该如何帮助孩子抽身呢?

1、引导孩子正视被虐待的筋疲力尽的现实

描述孩子表现出来的疲惫状态,但是要注意保持心平气和。

比如当孩子靠在床边玩累后换了个趴下的姿势,你可以说:是不是感到腰累?妈妈长时间坐在电脑前跟你有相同的感受。但是这样趴的时间长了反而会胳膊累。”然后进一步引导孩子放下手机,站起来活动一下。

2、弱化看似诱人的乐趣

上面第一点是针对孩子长时间沉溺手机的情况,孩子可能不会立马放下手机,但起码可以成功的分散孩子注意力。这时候可以进一步交谈,弱化抖音”的吸引力。

这些说法可以参考:其实那种乐趣来得快去得也快,你只是充当一个旁观者看别人怎么玩”、倒不如我跟你一起玩个新游戏,同样很搞笑,而且你还可以参与进来,亲临其境”……这一点需要家长自觉去替代手机,成为孩子身边的乐趣制造者。

3、消除孩子的羞愧和内疚

老虎机效应”的原理是:让受害者想过离开但是却很难戒掉。当孩子被抖音”虐待的筋疲力尽想要走开时,便陷入一个两难的困境:如果不玩手机了,不还是百般无聊、无事可做?刚才累可能是效率低、刷的慢,或者是没有找到刷视频的正确方法。好不容易总结出来点‘经验’,不能就这么走了。”

这种阻力来自孩子自己,一方面他们觉得无功而返”没有成就感;另一方面就是意识到错误之后产生的羞愧和内疚。这时,父母不要嘲讽,在伤口”上撒盐,脱口而出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进行数落。而应该及时疗伤”,告诉孩子没关系,妈妈理解你的心情,咱以后不玩就没事了,别太自责!”

4、从根源把控,不给孩子沉溺的机会

不要试图去挑战孩子的意志,他们很容易成为老虎机效应”的受害者。事情归根结底都是因手机而起。

所以,不要动辄就把手机给孩子玩,这不是万能的止闹”神器,也不要总是妄想一个人清净。多陪陪孩子,亲子共读、亲子手工都输不错的选择。如果实在安顿不好孩子,那说明家长自己也该充电了。

最后我想说,当家长有足够的意志戒掉带娃图省事”时,孩子离戒掉抖音”也就不远了!大家觉得是不是这样呢?

孩子一路成长,父母一路修行。

关注@一路有娃,同行山重水复育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