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出现黄疸怎么知道
这个简单啊,看看皮肤、黏膜及巩膜是否变黄就可以。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
,需要住院治疗。宝宝30天黄疸
家长:您好!建议您的孩子检查血及尿中有无CMV,并检查一下听力及眼底,必要时需做头颅CT或磁共振检查。由于母乳中病毒量较多,最好停喂母乳。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医学中心-周晓玉主任医师
新生儿黄疸值对照表
新生儿黄疸值对照表
新生儿黄疸值对照表,现如今初生儿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中最近出生儿疾病开始肆虐,这种疾病使我们孩子的身体承受着巨大的苦痛折磨,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新生儿黄疸值对照表吧!
新生儿黄疸值对照表1
黄疸值对照表
1、如果检查出新生儿的胆红素为353umol/l,算是比较高的,要考虑病理性黄疸。如果宝宝精神好,不排除母乳性黄疸,但是过高胆红素会导致大脑损伤,目前建议及时就医。
2、足月出生的宝宝与早产出现的宝宝黄疸值是不一样的。而一般情况下,足月出生的宝宝黄疸值为12.9毫克/100毫升,而早产的宝宝黄疸值则为15毫克/100毫升血液。
3、当宝宝的黄疸值超过12.9mg/dl或新生儿黄疸指数上升过快时(每日上升超过5mh/dl),或黄疸持续时间超过足月儿在14天内消退,早产儿在4周内消退这个时间,或者黄疸退而复现。就表示新生儿黄疸不健康,可能患了病理性黄疸。
黄疸有哪些原因
1、红血球破坏过多,这多半是间接型的高胆红素造成,它可以自由进出脑部,一旦脑部发育不成熟、本身有先天疾病或早产,就更容易造成伤害,因为黄疸主要就怕对脑部造成伤害。黄疸太高会造成脑部产生核黄疸,导致脑部神经发展障碍,甚至会死亡。但如果胆红素指数不高就可能没有问题。
2、肝脏代谢减少。新生儿的肝脏功能还没发育完全,胆红素经肝脏排泄出来,代谢来不及也会造成黄疸。如果宝宝因为感染造成肝脏功能有问题,或者肝、胆道有先天性异常也会导致黄疸升高。
3、喂母乳造成。许多人会认为喂母乳与黄疸有关,其实并不尽然,专家认为要把其他造成黄疸原因都排除,才能说是因为母奶造成黄疸。
如果发现新生儿黄疸值对照表353umol/l,这说明孩子很有可能是病理性新生儿黄疸,需要及时治疗,否则很容易引起其他的并发症,危害孩子的身体健康。除此之外,还需要结合其他的病理症状进行判断,但最好尽早去医院检查,及时确诊。
新生儿黄疸值对照表2
新生儿黄疸多久能退
人体胆红素可分为结合型与非结合型,血液中的非结合型胆红素,需经过肝脏酵素转化成结合型,才能溶于水经胆道排出。
新生儿的肝脏酵素尚未成熟,但胎儿时期制造的红血球,又容易分解生成非结合型胆红素,因此常见宝宝在出生第2天发生黄疸,第4天到达最高峰,第7天之后消失,2周后胆红素的浓度降至正常。
怎么发现宝宝是不是黄疸
室内光明是第一
不要在太暗的环境下照顾宝宝,有时候希望宝宝好睡,会一整天都把光线遮蔽起来,这样会看不到宝宝的肤色,延迟发现黄疸的症状。
如果宝宝黄疸,会发现他眼白变黄,虽然新生儿看起来红通通的,但皮肤在轻微按压去除血色之后,黄疸的颜色也会露出。
如果黄疸越往下肢蔓延,代表体内胆红素越高。因此如果怀疑宝宝有黄疸,可先用非侵入性的经皮黄疸测试仪筛查,如果测试结果过高,就要进一步抽血确认。
新生儿发生黄疸的原因
1、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分生理性与病理性,如果是生理性黄疸,爸爸妈妈不用太担心,1周左右黄疸现象就会消失,2周后胆红素的浓度就会降至正常。
但是,有些因素会加重生理性黄疸,例如早产、红血球过多、头血肿、身体瘀青、体重过轻,或是胎便延迟排出等。
如果是病理性黄疸,则需要找出原因并加以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母乳虽是“宝”,也可导致黄疸
医学界认为,某些母乳宝宝黄疸时间较久,可能是母乳中的某些成分,会影响非结合型胆红素转化成结合型胆红素的过程,或者促进胆红素从肠胃道的`再吸收(肠肝循环)。
不过大部分母乳宝宝初期之所以黄疸较严重,反而是因为母乳吃得不够多、热量不足所导致。
此外,因为黄疸需要通过排便来排除,当宝宝吃得太少,排便次数也跟着减少,肠肝循环的机会反而增加,这就使黄疸更为严重。
新生儿黄疸怎么护理
观察宝宝日常生活。只要觉得宝宝看起来愈来愈黄,精神及胃口都不好,或者体温不稳、嗜睡,容易尖声哭闹等状况,都要去医院检查。
注意观察宝宝大便的颜色。如果是肝脏胆道发生问题,大便会变白,但不是突然变白,而是愈来愈淡。如果再加上身体突然又黄起来,就必须看医生。这是因为在正常的情况下,肝脏处理好的胆红素,会由胆管到肠道后排泄,粪便因此带有颜色,但当胆道闭锁,胆红素堆积在肝脏无法排出,则会造成肝脏受损。
勤喂母乳。如果证明是因为喂食不足所产生的黄疸,妈妈需要勤喂母乳。如果宝宝体重增加缓慢或者根本不增加,就表示吃的奶量不足,需要添加配方奶;纯配方奶宝宝需要多喝水,增加排尿量。
新生儿黄疸值对照表3
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产生过多、肝脏功能不成熟、肠肝循环而导致胆红素浓度增高,出现的黄疸,临床上称为生理性黄疸。早期新生儿轻度黄疸不会有严重后果,但重度黄疸在早期新生儿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核黄疸不仅危及生命,幸存者可因神经系统受损终生致残。
近年来多中心研究表明:中、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引起听觉损害,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因此应该对黄疸患儿早期进行胆红素水平动态监测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
新生儿黄疸该怎么处理呢?
1、判断黄疸的程度。爸妈可以在自然光线下,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的程度,如果仅仅是面部黄染,为轻度黄疸;躯干部皮肤黄染,为中度黄疸;如果四肢和手足心也出现黄染,为重度黄疸。
2、观察大便颜色。如果大便成陶土色,应考虑病理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所致。如果黄疸程度较重、出现伴随症状或大便颜色异常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
3、尽早使胎便尽早排出。因为胎便里含有很多胆红素,如果胎便不排干净,胆红素就会经过新生儿特殊的肝肠循环重新吸收到血液里,使黄疸增高。
4、给新生儿充足的水分,小便过少不利于胆红素的排泄。
5、在黄疽期间要注意给予足够的糖水及热力,并保护好肝脏。
6、如果黄疽出现过早或消失过迟,或黄疸程度过重,或逐渐减轻后又再加重,婴儿精神不佳、吸奶少或拒奶等临床症状时,则属病理性黄疸,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温馨提示:新生儿黄疸这个问题每个婴儿或多或少都存在,只要正确区分生理性与病理性的黄疸,正确处理,就不会有问题了。希望本文的介绍对大家有帮助。
怎么测新生儿黄胆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宝宝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少数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原因还不十分明了。其黄疸特点是:在生理性黄疸高峰后黄疸继续加重,胆红素可达10-30 mg/dl,如继续哺乳,黄疸在高水平状态下继续一段时间后才缓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时,胆红素明显下降达50%,若再次哺乳,胆红素又上升。
适宜黄疸儿吃的食物 1、 西瓜 患黄疸者小便发黄,宜多吃西瓜,或每日2~3次,每次饮西瓜汁1碗。西瓜能清热解毒,利小便。 2、 梨子 梨子能清热、解毒、消痰。它含有维生素C1、B1、B2、烟酸和糖,据马文飞《食物疗法》中介绍:“治黄疸病:雪梨,洗净切片,浸入食醋中,每次吃梨2个,1日3次。” 3、猕猴桃 性寒解热,适宜阳黄者服食。崔禹锡《食经》云:“和中安肝,主黄疸。” 4、山楂 据《福建中医药》杂志1966年2期介绍,用北山楂治疗黄疸17例,均收到良好的退黄效果。具体方法是:全部采用单味北山楂肉,开始1~2日内,日用量为60克,第3天起减少,以开水浸泡当茶饮服。
怎样自测“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在新生儿期均是常见的症状。什么是病理性黄疸呢?是指黄疸出现和消退的时间都超过生理发育过程的时间,就称作病理性黄疸。例如,足月儿在2天以内出现黄疸,一周以后还不消退;或早产儿在3天以内出现黄疸,两周以后仍不消退,就是病理性黄疸。如果在新生儿期,生理性黄疸消退以后,再次又出现黄疸,也属于病理性黄疸。宝宝出生以后,家长应该每天把孩子放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宝宝的皮肤是否发生了黄疸,此外还应仔细观察眼泪及小便是否发黄,用手托着孩子的头部,上下晃动,使孩子自然睁开眼睛,观看白眼珠是否发黄,孩子一旦出现眼泪和巩膜发黄,尿黄染尿布,就已经超过生理性黄疸的范围,须及早抱孩子看病。如果新生儿期发生溶血,这种黄疸发生的早,进展快,常常在3天以内就出现胆红素20毫克以上,一旦出现“核黄疸症”,就可导致孩子终身呆傻,而抱憾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