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性格千差万别,不同的家庭培养出的孩子也是各有不同。有的孩子十分阳光乐观,有的孩子沉默寡言,有的性格温和,但是有的也是非常叛逆。那么,为什么孩子会产生叛逆的心理呢?这种情况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叛逆对孩子来说,究竟是好是坏呢?
01
孩子叛逆,主因来自家长
很多家长其实并不明白,孩子形成了叛逆的性格,主要还是家长的原因。一部分家长,在对孩子的期望程度上,有点跨度太大,而这样大的跨度就会导致孩子无法完成家长的期望,屡屡受挫之下,孩子必生挫折感,而这种讨厌的感觉,全部都源于家长的期望。就比如家长满怀期待的希望一个幼稚园的孩子去完成奥数比赛,这是不切实际的,这样的期望,只会给孩子带来挫折感、失败感,激发孩子对家长的抵触。
除了挫折感带来的叛逆萌生,还有家长对于孩子的不重视,让孩子感觉不到尊重。教育孩子需要以理服人,孩子无论对错,家长都需要向孩子讲明他之所以做得正确或者做错的原因,不能在孩子犯错的时候,直接训斥而不给出错误的缘由”,这会让孩子感觉不到应有的尊重,让孩子对家长的信任感降低,从而直接影响家长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另外,忽视孩子的好奇心,也会让孩子产生这种感觉,因为很多事情大人明白,但是小孩子却不懂,在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久而久之,就会认为家长完全不重视他们,从而产生叛逆心理。
另外,还有一个物理因素”,那就是来自家长毫无营养”的唠叨。大家应该都看过《大话西游》,里面的唐僧什么样子,大家也应该明白,连齐天大圣都抵御不了这种攻击,何况我们的孩子们呢?
02
叛逆的性格,对孩子是好是坏?
这个问题很多人看来都会给出肯定是坏的答案。确实,叛逆的孩子不好管教,不好塑造,但是,叛逆带给孩子的不只是这些。一般情况下,叛逆的孩子拥有较强的自主意识,独立性将会更强,并且能够较好的调节自身的情绪波动、心理环境等等,当发生突发事件的时候,叛逆的孩子能够处理得更好。当然,这些正面影响被激发的真实原因十分令人感到心酸,那就是因为对家长的信任降低,导致孩子的独立”意识的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