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宝宝不能一哭就抱?那些毒害孩子的育儿法正刷屏朋友圈,你中了吗

近段时间刷朋友圈的时候总发现有人转了类似《孩子摔倒了,越哭越不要理他!》之类的文章,点进去看都是说孩子一哭就抱会被宠坏,哭就让他自己哭,不哭了再安慰他”或者孩子越哭越不要理他,这样才能养成独立自主的性格”。

即使你没有看过这样的文章,也一定听过类似的话,令人咋舌的是,中国有大半的父母正在践行这一理念,有数以万计的孩子饱受残害。

身边的很多宝妈也因为这一点和老公或者婆婆的关系进入冰点,因为宝宝一哭妈妈就想要去抱去安慰,但老公等家人觉得这样会把孩子惯坏,所以也常常因为教育理念的分歧吵架。

到底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心里既怕立即回应宝宝的哭声结果把宝宝给养成熊孩子,又怕不回应宝宝会没有安全感,这是很多妈妈心里纠结的点。

宝宝哭了,到底怎么回应才是正确的?

5个半月之前,大胆地去回应宝宝的哭声

很多宝妈之所以害怕立即回应宝宝的哭声会把宝宝养成熊孩子,是因为大一点的宝宝有了自主意识,他们懂得用哭声去要挟”爸爸妈妈,以此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而5个半月之前的宝宝还学不会这一点,他们几乎没有耍小心机”的本领。他们哭泣纯粹是因为冷了、饿了、困了、身体不舒服了......

因为不会讲话,只好用哭声来召唤妈妈。宝妈们如果没有立即回应宝宝的哭声,可能会危害到宝宝的身体健康。

这个阶段的宝宝如果哭了,妈妈们可以对宝宝马上做出回应安抚宝宝,最重要的是要细心观察宝宝哭泣的原因,对症下药。

5个半月之后,有规则地回应宝宝

5个半月的宝宝,已经开始学会如何使用哭声吸引大人的注意力。对于这个阶段宝宝的哭闹,妈妈们可能要花费更多的心思来对付。

因为宝宝既有可能是因为委屈不舒服哭闹,也可能只是单纯无聊或者想要某样东西哭闹,妈妈们可以不用像以前那样立即回应,而是要仔细思考应对策略,并和宝宝制定某些家庭规则,如果宝宝触犯了规则,妈妈不要轻易放弃原则去抱他们。

其实说到底,宝宝不管在哪个阶段,都需要妈妈的爱护,因为有了妈妈的爱,反而更能独立自信地去接触外面的世界。在我生活中,遇见过很多的人,他们面对外界的种种时总是表现得畏畏缩缩,说到底,是因为父母没有给出足够的爱,以至于他们缺乏安全感和认同感。

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被爱浇灌长大。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面对宝宝的哭闹,各位宝爸宝妈们都是如何做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探讨,分享经验,一起成长为更好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