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的中药方
这个方治疗月经不调的,雄激素高。倒是有人用过。
手指无小太阳
冬天手脚冷
早上起床舌头有齿印
人有点胖
有便秘
气虚湿盛,阳气不足,可用
中药可以调理月经
我是中药专业的 我的朋友也有类似的问题 所以一直在吃中药调养
吃中药的是有效果的 它比西药的副作用小 像当归、阿胶、肉桂、丹参、羌活、紫河车粉、炙首鸟、泽兰、卷柏、白梅花、醋柴胡、菟丝子、枸杞子、党参等都是用以治疗月经不调的,在月经期间照样可以服用。 至于脸色发黄这个问题 其实是不存在的 脸色偏黄其实是因为月经不调,引起的血液流通不畅,可以通过食疗来改善。除了脸色发黄,重者会有肚子剧痛的现象,通过中药的调理能显著的改善。
疗程是2~3个疗程 但如果你选用的是具有滋补效益的中药,那平时也可以服用,并不会伤身。
如果你月经量多的话,在生理期间和之后,常会有心悸、全身无力等贫血现象。在此,介绍一种食疗方法,适合气虚型体质的女性调理月经过多现象。
材料:
北耆一两、龙眼肉一两、大枣10颗、乌骨鸡半只。调味盐、姜、葱少许。
做法:
1、将乌骨鸡除去毛和内脏,洗净后放入汤锅中,加入适量的水。
2、将北耆,龙眼肉,大枣放入汤锅中。
3、先开大火将水烧开,再转小火慢慢炖1个小时,等鸡肉熟烂后,加入调味料即可。
此道药膳,汤香醇好喝,鸡肉鲜美,有补气摄血,健脾宁心的功效,适合气虚型月经过多的女性服用。生理期和生理期后均可食用,每日1次,连服数日;长期食用,可以改善女性月经量多、面色苍白、气短懒言、四肢乏力、心悸等症状。
求中药治疗月经不调方子
当归10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白术10克,红花8克,桃仁10克,牛膝15克,三棱10克,甘草4克,木通12克,熟地12克,先抓7包每天一包早晚各煎一次饭前服用,服药期间禁辛辣油腻油炸及冷冻等食物 当归和川芎都是“血中之气”药,当归是补血药,可以活血祛淤,川芎是理气药,是妇科调经的要药,白芍可与羊血,白术可以补气,红花可以活血,桃仁可以破血行淤、滑肠通便的功效牛膝可以引血下行,牛膝可以引血下行,三棱可以活血,甘草在这里调和药性的药,木通可以通经下乳(不知道你说的是那种木通,这是它们的共同特点),熟地黄是补血养阴,治疗肝肾阴虚的常用药。 中药中治疗月经不调的药物一般都是活血化淤,滋阴理气的药,总体来说对女性都有好处,但是要根据病情的发展来调整一下药量,不过不能一味的吃药,还要多注意休息,不要给自己太多压力 (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情况,最好是亲自到中医出切脉问诊)
调理求月经量少的中药方
你这个属于宫寒,可以吃孙记i鹿i胎i膏,我朋友跟你情况差不多,吃它治好的,我也正打算试试,冬天手脚凉的厉害
月经量少的中药调理药方~
你的情况是由阳气虚、阴血少引起的,用艾附暖宫丸加减:艾叶8、香附10、吴茱萸5、续断12、肉桂10、当归15、白芍15、熟地20、川芎12、鸡血藤30、黄芪21。
调理月经的中药怎么熬
这是桃红四物汤的方子,适合于血瘀型的月经不调。
煎药的方法:先加水浸泡二十分钟,然后用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煮二十到三十分钟,以倒出药液八分饭碗为标准。所以要注意加水量,加少了,容易熬糊;加多了,倒出的药液就多。这样煎煮两次,共两小碗药液,混合后,温服一小碗。剩下的一小碗,放到冰箱的保鲜格里,到晚上煮开后放温再服。
你母亲说的,大火煮开后用小火再煮五分钟是不对的,时间太短,有效成分没有熬出来,吃了不但没有效果,还浪费了药材。
求治疗月经量少的中药方子
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减少,甚至点滴即净;或经期缩短不足两天,经量亦少者,均称为“月经过少”。
本病临床分血虚、肾虚、血瘀和痰湿四型。
1.血虚 月经量少或点滴即净,色淡,头晕眼花,心悸无力,面色萎黄、下腹空坠。舌质淡,脉细。
2.肾虚 经少色淡,腰酸膝软,足跟痛,头晕耳鸣,尿频。舌淡,脉沉细无力。
3.血瘀 经少色紫,有小血块,小腹胀痛拒按,血块排出后痛减。舌紫暗,脉涩。
4.痰湿 月经量少,色淡红,质黏腻如痰,形体肥胖,胸闷呕恶,带多黏腻。舌胖,苔白腻,脉滑。
你属于肾虚兼血淤。
治法:活血化瘀调经。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桃仁9克 红花6克 当归10克 川芎6克赤芍9克 生地9克 香附9克 失笑散9克(包煎)乌药9克 泽兰叶12克 京三棱9克加减:瘀久化热者加丹皮9克、炒山桅10克;腹胀者加枳壳9克、木香9克;经少不畅腹痛者加桂枝6克、莪术12克、王不留行籽9克。
最有效的中药治疗月经不调方法
最有效的中药治疗月经不调方法,我以前经常例假来得不准时,而且每次都疼得我直不起腰,去医院看花了不少钱也不管用,真的很痛苦……幸好,在网上找到一家很好的淘宝店,店主是中医,叫做长腿阿凡达,吃他的中药调理两个多月了,现在例假比较正常了,最主要是没有那种要人命的经痛了。那家店铺叫做卧虎先生,真的很有效,可以去试一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