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恐吓式教育真的是为了孩子好吗?恐吓教育给予孩子的是一生的阴影

文 | 朗姐育儿说(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经常会听到家长这样恐吓孩子,你再不听话,就让警察叔叔把你抓走。”你不好好学习,妈妈就不爱你了。”不好好吃饭,就带你去医院打针。”类似的话语从父母嘴中说出来,父母以为利用这样的恐吓让孩子瞬间就能乖乖听从命令,所以他们不以为错,甚至还有些洋洋自得。

曾在网上看到一篇报导,一个大妈在路边发现了一个走丢的孩子之后报警,民警赶到之后,首先表明的身份,然后询问孩子的姓名和年龄,看起来已经上了幼儿园的孩子哇哇大哭,当得知来的人就是警察叔叔”时哭得更厉害了。

小朋友,你别害怕,我们是警察,我们是好人。”但是不管怎么解释,又是拿礼物又是陪玩,孩子都不买账,一直哭。

直到粗心的爸妈赶来,接到了自己的孩子,解释说,平时喜欢用警察来吓唬孩子,所以才会让孩子害怕警察。

父母的恐吓式教育给孩子留下了很深的心理阴影,这样的教育理念,真的是存在着安全隐患”啊。遇到了警察也不知道求救反而认为警察是坏人”,让保护社会安全的警察情何以堪啊。

家长不知道的是,恐吓教育”取得的只是暂时性的胜利”,却也把孩子的安全感给带走了,这种恐吓带来的负面影响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越来越深刻,影响孩子的一生。很多成人的心理疾病都源于小时候遭受到的恐吓经历。

一、恐吓式教育”是一种威胁

带孩子去商场玩,看到玩具就走不动,吵着要买。妈妈说:赶紧走,不走就把你扔这。”孩子听了立马说:妈妈我不要玩具了,你别丢下我。”

1、利用孩子对父母的爱

无论是妈妈不爱你了”妈妈不喜欢你了”让警察把你抓走”这样的话都是利用孩子对父母的依赖,也就是利用孩子对父母的爱作为武器,来吓唬孩子,威胁孩子,如果不照做,就把父母给他的爱收走。

2、威胁比吼孩子更可怕

很多父母都知道吼孩子不对,可很少有父母会认为威胁孩子不对。父母吼孩子是发泄情绪,偶尔的吼孩子,孩子还能够理解说是自己做错事情父母生气了。

但是威胁孩子,就会让孩子有额外的精神压力,让孩子整天担心,妈妈是不是不爱我了”妈妈会不会不要我了”。孩子会变得小心翼翼,时间久了还会变得压抑和自卑。

3、让孩子失去安全感

威胁任何人,都会让他人产生恐惧心理,变得担惊受怕,安全得不到保证,变得患得患失。父母以为只是一时的吓唬孩子而已,而实际上是会让孩子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经常处于恐吓式教育下的孩子,慢慢会发展成为迎合型人格,先是看父母脸色行事,最后会习惯看他人脸色行事。经常被父母威胁的孩子,很难形成自律,因为他的良好行为都是被威胁才达成的。

二、恐吓式教育”是一种不信任

军军这次考试又退步,妈妈看到成绩单之后,痛心疾首:你太让我失望了,你看隔壁李阿姨的孩子多优秀。如果你继续这样不思进取,你去奶奶家住吧,真不知道把你接过来干什么,除了气我。”

军军听完没有说话,默默地走回了房间。

1、不信任孩子让孩子变得自卑

军军的妈妈以为用贬低性的言语就能让孩子变得努力,殊不知这样做,只会让孩子感受到母亲的不信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让孩子变得自卑、自暴自弃。

2、孩子容易产生叛逆心理

军军妈妈对孩子的不信任,甚至说出把孩子接到身边是错误的决定,会让孩子产生叛逆心理,既然你那么不相信我,觉得我不好,那么就不努力了,反正你怎么都不满意。”

3、孩子变得脆弱无助

一个孩子乱发脾气被妈妈训斥,孩子说下次不会了。但是妈妈不相信她,答应买的玩具不给孩子买了,孩子哭着保证说再也不这样了。

妈妈说,你怎么证明下次不会再大喊大叫了,我看你就是不长记性,再这样,以后也不买玩具了。”这时候孩子只会感到很无望吧。恐吓和不信任,让孩子的内心变得无助、不安,甚至是崩溃和绝望。

父母之所以用恐吓式教育,就是认为好好说孩子是不会听的,只有恐吓孩子才能起作用。

说到底还是不相信孩子,觉得孩子的自控力差,不给点颜色”是不会长记性的。这样做的后果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孩子也更加不听话。

三、请你停止恐吓式教育”

1、不要直接攻击孩子本身

你就是不听话”你太不乖了”你不如别人”再这样就怎样怎样,这样的做法是在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让孩子很难摆脱这样的负面情绪。

父母应该做的是信任孩子,妈妈知道你本意不是这样的”妈妈知道你确实很喜欢这个玩具”妈妈相信你不是故意的”这样做才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让孩子更乐于听取父母给予的意见,才会更容易改正错误。

2、给孩子制定规则

与其在孩子犯错误时,去恐吓孩子,不如提前给孩子制定规则,让孩子自觉自愿地去遵守。规定好的事情就按规定办,不能出尔反尔,让孩子懂得规矩的重要性。

说好了吃饭时间就好好吃饭,不吃到点就收,那就饿肚子。说好了去商场只能买一个玩具,既然答应就要做到,不能看的喜欢的都要,再哭也是没有用的。

3、相信孩子鼓励孩子

面对孩子的学习,要多鼓励,表现出信任和尊重,试图用恐吓来让孩子取得优异成绩,那才是痴人说梦。孩子的失败要给予理解,及时帮助孩子找到解决办法。促使孩子积极应对困难和挫折。

4、运用新的吓唬”办法

外国人是这样吓唬孩子的,别去亲小狗狗,不然它会以为你是骨头而把你吃掉。别说脏话,不然嘴巴就会变得臭臭的,就连你吃糖果都会有臭味的。

这样做既能起到吓唬”的作用,又不会造成孩子的心理负担,让孩子心甘情愿的听从父母的话。

5、给孩子足够安全感

警察叔叔会把你抓走”大老虎会把你吃掉”,请停止类似的话吧。不要让孩子变得瑟瑟发抖,不要让孩子在黑夜里因为惧怕而无法入睡。

大人都不喜欢恐惧和不安,看了恐怖片都会觉得害怕,那么孩子呢,父母的言语和恐怖片”有什么区别。请把安全感还给孩子。

作为父母,应该多给予孩子一些理解、信任和耐心。恐吓,并不能帮助你教育出一个优秀的孩子。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父母如果爱孩子,就不要再恐吓孩子了。正面引导、直面交流、坦诚相待,消除孩子的恐惧感和紧张情绪,再去教育孩子吧。

今日话题:面对孩子的不听话”行为,大家都是怎么做的呢?在平时生活中,大家有没有过恐吓孩子的做法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这里是朗姐育儿说,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

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