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霍思燕在节目中爆出嗯哼在学校被同学打。
不过,比起嗯哼小可爱被欺负更让我惊讶的,是霍思燕听到儿子告状,竟然没有第一时间让他打回去。
霍思燕说:
打回去这话已经到了嘴边,我又咽下去了。”会拜托老师多留意一下,不一定要批评那个孩子,因为自己没有亲眼看到,无法断定谁对谁错。”小孩子有时候形容比较夸张,我会在他最放松的时候再问,他会下意识告诉你当时的情况。”如果问题无法彻底解决,会考虑给他换个环境。”孩子在学校被打,家长该怎么帮助孩子去解决这件事情,这是一件需要谨慎处理的事情。
面对孩子被打,有的家长会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让孩子息事宁人,但是这样反而让孩子变成受气包,因为不懂得反抗,打他的孩子更加会无所顾忌的欺负他。
我有个同事,从小被家人教导,不能跟别人打架,不要去招惹别人,被打了也不要还手,跑就是了。
因此这个同事每次被打了也不敢告诉父母,她觉得,父母说出这些话,就是明白的告诉她,如果受欺负了没人会帮他,打不赢,你就跑。但越是胆小怕事的人,别人就越变本加厉的欺负你。
她被孤立,一开始是小团体,后来发展到几乎整个班,孤立其实还好说,使人崩溃的主要是孤立你的同时,日常中还有很多额外的小动作和语言暴力。比如说故意绊倒你,上课用圆规扎你,男生故意摸你,时不时在你旁边说一些阴阳怪气的话。
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高二,这位同事被校园霸凌折磨了十五年。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这位同事一度怨恨自己的家人没有保护好她,凭什么别人就能从小被宠爱被保护,而她就要被欺负。
虽然现在没有人再欺负她了,但是却拥有洗不掉的自卑和不自信,在工作上,明明她有很好的想法,却不敢表达出来,以至于领导看不到她的闪光点,只能默默无闻的做着自己的分内工作。
也有的家长在孩子受欺负的时候,会跟孩子说打回去,但是以暴制暴很多时候只会让事情发展的更严重。
之前看过一个故事,一个小男孩在被打后,家长告诉他下次谁打你你就打回去”。于是之后再被打时,小男孩硬气地打了回去,可是无奈打人的孩子过于强壮,又把小男孩打了一次。小男孩没有再继续还手了,因为他知道,不管他还手多少次,都是无用功,反而会被变本加厉打得更惨!试问,这样的家长真的是在帮孩子么?
还有更多的校园霸凌中的受害者选择一个人默默承受,不能及时寻求帮助。
除非是严重到无法收场,孩子通常都不愿意主动跟父母沟通。
原因有可能是孩子被校园霸凌者威胁了,或者孩子觉得丢脸不好意思跟父母说,有的孩子害怕父母怪罪到自己头上,也有孩子担心父母反应过大被其他同学嘲笑……
所以很可能我的孩子正处于校园霸凌中,而我却完全不知情。
其实,打回去或不打回去,都不应该由家长来判断和决定,更不能教唆孩子一定要打回去”,因为打不打回去,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被欺负的问题。
我们从诸多的幼儿园或校园霸凌的事件中可以总结出,经常被欺负的孩子一般都具有沉默寡言、身体弱小、身体有缺陷等特征,因此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家长首先把要不要打回去的权利交还给孩子,其次赋予孩子打回去的勇气和力量,帮助他们成为内心和身体都强大、拥有不被欺负气场的人,这才是真正能从根儿上解决孩子被打的关键。具体怎么做呢?
培养自信心
家长需要多给予孩子一些关注、理解,并且认同孩子的优点,比如孩子喜欢唱歌,可以夸他歌唱的好听,孩子喜欢踢球,可以夸他射门很精彩。父母的夸奖,是孩子自信心最根本的来源。
带孩子锻炼身体
提高身体素质。多陪孩子做一些体育运动,多做一些亲子游戏,不仅有助于亲子关系的建立,更能增强孩子的体质。不让”打不过成为孩子不敢打回去的心理门槛,这也是我们家长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给孩子爱的力量
直接告訴孩子,爸爸妈妈永远都是你坚强的后盾和支持者。不管发生什么,你随时随地都可以向我们寻求帮助,让孩子拥有足够的安全感。
家长以身作则
成为孩子的榜样。日常生活中,在受到不公平待遇时,家长要坚守自己的原则,用实际行动告诉宝宝,不管是谁,都没有权利伤害自己。
教孩子化敌为友的方法
帮孩子变强,并不是要他真正的打回去,而是希望他在社交中能够平等地和其他小伙伴做朋友。
冲突构成了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身为父母,我们应相信孩子有处理好问题的能力,但更重要的是我们也要给予孩子打回去的勇气和资本。
effiki认为不伤人是一种教养,不被人欺负是一种气场。打回去,不是教唆孩子锱铢必较、以暴制暴,而是帮助他们拥有保护自己的能力,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才有可能成为自己人生的主角。
effiki创始人Anna有了女儿之后,把更多的时间都用来陪伴女儿,为了给女儿带来更好的呵护,Anna采用了最好、最舒适的面料,亲手为女儿设计了专属的安抚娃娃、包巾、床上用品等一系列最具有陪伴意义的寝居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