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胎政策最新消息
当前,生育第一个、第二个子女实行免费登记制度,不再实行审批。再生育子女继续实行生育审批制度。对于想要生育第三胎的夫妻,目前没有非常明确的政策,但是个别地方的政策有规定了特殊情况下还是可以生育三胎的,但是从本质上来说生育第三个孩子还是违反法律的,如果生了第三个可能要缴纳社会抚养费。
再婚生育三胎新政策
记住一个原则
女人可以结N次婚
但只能生2个孩子
而不是2N个孩子
男人如果结N次婚
可能有2N个孩子
2017贵州省开放三胎政策,那二胎还用办准生证吗?
谁告诉你“2017贵州省开放三胎政策”?难道计划生育政策又变了?纯粹的谣言。
两孩生育新政策正式实施后,也就是自2016年元旦起,生育第二个子女本身就无需再办理准生证。
看来你对计生政策很不了解。
在网上读一读《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吧,读完了,你就不会再有这类的提问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凉山州计划生育生育政策是哪些
帮你在凉山州政府官网里查了下,只有2003年版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实施《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补充规定》,但这一〈规定〉显然已不适用于目前的生育政策。
建议你直接向当地县级计生局(卫计局)咨询。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起,对这五种情况的夫妻放开生三胎,你会选择生三胎吗
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不少家庭都不是在生二胎就是在生二胎的路上。也有人调侃说什么时候放开三胎。虽然目前的国情来看,放开三胎还为时稍早。但今年又出了新政策,只要符合以下几个条件的特殊夫妻是可以生二胎的,而且还不用被罚款。
1、夫妻因不孕不育依法收养2个孩子后身体恢复后,可以生育第三个孩子。
现在很多年轻人的身体都或多或少的有些问题,生育能力也受到影响。但随着医学的发展,不管是试管婴儿还是长期调理身体,都有可能使夫妻孕育出新生命。
2、夫妻生育了2个孩子都是病残儿,可以再生育第三个孩子。
这种情况不常见,但是这样的规定是合情理的。两个经医学认定的病残儿不仅是夫妻的负担,而且将来也难以承担起养老的责任。
3、再婚夫妻各自带了1个孩子,但没有亲生子女的,可以再生育第三个孩子。
虽然说新家庭的组建带来了两个孩子,但是夫妻选择再要一个共同生育的孩子也是可以的。
4、再婚夫妻一方已生育1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再婚后已共同生育1个子女的,还可以选择再生育1个孩子。
5、再婚夫妻一方已生育2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再婚后未共同生育子女的,也可以选择再生育1个孩子。
无论是开放二胎也好,三胎也罢,虽是好消息,但现在养孩子的经济压力太大,物价上涨,孩子医疗教育更是贵得吓人,所以现在生孩子前还是要考虑得周全一些,看自己和家庭是否能够承担这份责任。
凉山州公积金提取条件
提取公积金条件:
(1)购买、建造、翻建、大修具有产权的自住住房的;
(2)离休、退休和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
(3)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
(4)出境定居的;
(5)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的;
(6)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的规定比例的;
(7)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社会保障的;
(8)职工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的;
(9)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
(10)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未再就业3年以上(含3年)的。
职工及其直系亲属购买、建造、翻建、大修只具有房屋使用权的住房、集体土地上的住房或农村宅基地住房的,不能提取住房公积金。
2021年最新规定的婚假有多少天?
对于符合我国法定结婚年龄的新人,即男性年满22周岁,女性年满20周岁,可享受三天的婚假。对于符合晚婚年龄的新人,即男性年满25周岁,女性年满23周岁,不再额外的奖励婚假,即只有三天的法定婚假。
婚假是国家给予新人的福利政策,因为每个地方婚假政策都不一样,对于符合我国法定结婚年龄的新人,即男性年满22周岁,女性年满20周岁,可享受三天的婚假。对于符合晚婚年龄的新人,即男性年满25周岁,女性年满23周岁,不再额外的奖励婚假,即只有三天的法定婚假。
休婚假注意事项
(1)婚假是新人的法定假日,是新人在结婚后的福利,因此婚假是带薪休假的。公司不能够用任何理由扣除新人休婚假期间的工资。
(2)结婚之后婚假是有有效期的,具体有效期多久不同公司有不同的规章制度。一般来说婚假需要在领证之后的半年或者是一年之内休,过了有效期的话,就没有该福利了。
我一个亲戚,是城镇户口,于今年三月份交通事故死亡,警方划定为肇事方全责,按照四川省交通事故赔偿标准应是多少?
四川省成都市2010年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全省通用数据)[成都交通事故律师李英俊] 李英俊律师提示:根据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规定,四川省内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及其他人身损害赔偿采用下列标准: 一审法庭辩论终结时间在2009年5月1日之后2010年4月30日之前采用下列数据(一审法庭辩论终结时间在2010年5月1日以后的将适用四川省最新数据,赔偿标准将会提高,到时本网将会提供最新数据): 1、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633元 2、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4121元 3、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9679元 4、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 3128元 5、全省职工平均工资 24725元 特别提示:某些网站上传的全省职工平均工资为25038元,该数据与四川省高级法院今年四月底公布的相关数据不相符,应该适用2472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