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今天在小区遛弯的时候,听到了一个八卦。原来住在5幢的某户人家搬走了,搬走的原因是因为孩子在幼儿园打架。按照常理,小朋友们在幼儿园里打打闹闹实属最正常不过的现象了,何必因为这个要搬走呢?
问题当然没有这么简单。婆婆说这家的孩子在学校里面是个小霸王”,经常抢别的小朋友的玩具玩;有时候还会推小朋友。幼儿园的老师多次找过孩子的爸爸妈妈,可是这孩子一点都没有改善。结果老师只能把他单独安排在教室的角落里,远离其他孩子。可被欺负的小朋友多了,这些被欺负的小朋友的家长就不乐意了。于是乎联名上书要求辞退这个小霸王”,于是才有了搬家”这个事情。
听完这个小八卦”,我的心里咯噔”一下。因为小霸王”的错误最大原因是父母的不作为,如果他的爸爸妈妈能够认真的去解决这个问题,去好好引导他,那么他不至于这样。况且他的父母选择了逃避,他根本意识不到自己错在哪里,换了下一个幼儿园或许还会上演类似的剧情。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小天使,可是长着长着就会慢慢有区别,慢慢的有些孩子变成了天使”,有些孩子变成了恶魔”。
近日,网上有一则视频新闻,新闻的内容是一对让人无比愤慨的父母,爸爸和妈妈吵架,妈妈扬言要打孩子,爸爸则表示你敢打我就拿手机拍视频。结果妈妈真的在爸爸面前狠心的、重重的拿木棍打女儿。不要打了,妈妈,不要打我”,女儿不停地求饶,爸爸一边拿着手机拍视频,一边添油加醋,你有本事打死她,我都给你录下来”。一旁的二女儿也难以幸免,被打的连连求饶。
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下,有这样的父母,他们的孩子长大后会怎样?幼儿是善于学习的,家长必须反思一下自己,反思自己在孩子面前有没有暴力倾向。平常生活当中,要是有什么不开心或者看不惯的,请尽量克制自己的脾气,不要让孩子长成恶魔”。
不管是爸爸还是妈妈,在亲子关系中要时刻克制自己的脾气。不要动不动就要打要骂,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要给孩子树立好的学习榜样。自己不看过分暴力的电视节目、电影,也不要给孩子看带有暴力色彩的动画片、电视节目等。
二、沟通为上孩子小,容易犯错,所以需要家长引导。爸爸妈妈不要一发现孩子的小错误,就揪着不放,上纲上线,动手打骂。请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多和孩子沟通,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三、同理心,学会换位思考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很多小朋友在家里都是掌上明珠”,爸爸爱妈妈疼,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更是亲的不得了。所以孩子要什么有什么,形成了太自我的意识。因此在上幼儿园之后,因为所有的玩具都是有限的,大家是要分享玩的,有些小朋友不适应,就会抢别的小朋友的玩具或者不高兴的时候打别的小朋友。
此外,孩子缺乏同理心,不会换位思考,不能体会被打的小朋友的痛苦。家长可以以牙还牙”,比如同事汤姐的女儿,跟邻居孩子玩的时候,因为抢不过玩具,情急之下就咬了邻居孩子一口。汤姐的处理方式很干脆,直接咬了自己女儿一口,然后问她你痛不痛?你咬别人的时候你有想过别人痛不痛吗?你还咬不咬人了呢?”女儿满脸泪水,用力的点头。
或者家长可以换用其他惩罚方式,给孩子做一个打分表,表里列举孩子的日常行为习惯。孩子打人一次、抢东西一次就扣10分,每天扣分多要进行惩罚。当然惩罚方式要选孩子最在意的,比如惩罚孩子一个星期不准玩积木,周末不准吃最喜欢的草莓蛋糕等等。
四、情绪宣泄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都需要把情绪宣泄出来。家长日常可以引导孩子,告诉孩子如果你有什么不开心的,可以告诉妈妈和爸爸,要说出来”;不说出来,大家都不知道你为什么会这样哦”。
朋友家的孩子从小就会表达自己的情绪,比如出去玩很开心,就会说妈妈,我今天好开心啊”;想要吃什么玩什么,就会告诉妈妈妈妈,我真的好想吃冰激凌”;想要玩别人的玩具也会拉着妈妈,妈妈,我想玩他的玩具”。
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告知老师、家长自己的感受,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总之,不管是打人还是被打,作为家长都要耐心去沟通解决,慢慢引导孩子,切不可随意打骂,反而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