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心理学专家:孩子表达力不好?“接纳式”育儿让你轻松解决

近日,李艾写给新生儿子灯泡一封信,称自己是个唠叨的妈妈。

小灯泡趴在妈妈的肩膀上,咿咿呀呀的哭着。刚刚护士小姐姐趁灯泡不防备给他打了一针疫苗。灯泡又疼又委屈,趴在妈妈肩上哭的伤心。

打在儿身疼在娘心,妈妈瞬间红了眼眶,不停地唠叨着:

宝宝不哭,打针是为了你好。”

宝贝不哭了,你看爸爸妈妈都陪着你呢。”

宝贝你看看窗外,阳光多好啊,空气多好啊。”

宝贝我们出去走走看看花花好不好?”

其实有一个唠叨的妈妈,对于孩子有着莫大的好处。

1岁内的宝宝已经能够理解一些词了,只是还处于语言接收存储期,只输入不输出。

妈妈越唠叨孩子的语言储备越充分,后期说话更快更好。

心理学家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有15%取决于技术和知识,85%取决于语言表达。

丰富的语言储备,表达更随心所欲。会表达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大赢家。

孩子会表达到底有哪些好处?

善于表达的孩子思维逻辑强、能说会道,善于沟通处理人际关系。

1、 敢于秀出自我

语言是表达自我情感、自我需求、推销自己、沟通他人的工具。

人若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所为,又有什么自信立于人前,让他人了解你,喜欢你。

INS红人ZaZa,因为跳舞时独特的表情及动作,而登上《艾伦秀》!

两人面对面坐在沙发上,艾伦好奇问她:你怎么形容你的魅力?”

我的魅力在于我很坏,而且坏的优雅,并且很可爱。”说完自信一笑。

艾伦吓一跳,问:你说你是啥来着?”

我说我很坏很优雅,而且还装的很可爱。”边说边摊手撩发,同时,我还非常非常特别。”

自信心越强,胆子越大,表达能力就越高。表达和自信总是相辅相成的。

一个能将自己的优秀准确表达出来的孩子,充满自信心,不惧活在他人视线下,无惧他人打量和评论。

2、拥有良好人际关系

富兰克林曾说:最能施与朋友的,往往不是金钱或一切物质上的接济,而是那些亲切的态度、欢愉的谈话、同情的流露和纯真的赞美。”

近期霍思燕微博晒照:嗯哼Jasper小泡芙聚会,并配字我们永远是一家人”。

三个好朋友能建立这份令人羡慕的友情,源于嗯哼的大胆表达。

在《爸爸去哪儿》里,嗯哼刚看到小泡芙时,就喜欢上了这个甜甜的泡芙女孩。

嗯哼大胆地向泡芙表白,问她:我可以喜欢你吗?”出去吃饭什么的更是体贴入微,牵着泡芙的小手,叮嘱她:小心,慢点。”

嗯哼和JESPER一起游戏,嗯哼暖心的说道:谢谢你在《爸爸去哪儿》里帮我,谢谢你成为我的朋友。”

嗯哼的言行都带着亲和力,无怪乎泡芙和Jasper会喜欢他,成为他的朋友。

苏格兰社会心理学家麦独孤说:人际亲和是人的本能之一是动物进化中的自然选择。”

表达就是应用亲和效应,传达给别人自己的感受,使别人也感染体验这份感觉,发现你的美,从而关注你喜欢你。

会表达的孩子是一个潜力股,能够更好的立足于竞争性强的社会。

如何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孩子会表达是父母和孩子共同努力修炼的结果。

1、引导孩子准确认知释放情绪

表达是孩子情绪和感受的传递,准确表达自己的情感,需要父母的引导。

一位外国老爸在女儿情绪失控时,很好的引导孩子认识、释放自己的坏情绪。

视频里小女孩低垂着头,一言不发,一动不动的生闷气。

爸爸立即揽过小女孩语气平静柔和地的劝说:

你不一定非得要开心。”

每一次你像这样感到生气的时候,你要接受它并且尊重它。”

你要意思到你生气了,然后学会放下,这样你才能变得更好。”

如果你还是不开心做不到的话,那你就顺其自然。”

我们依然爱你不会收任何影响,你的世界始终是一片光明。”

生气没什么大不了,你可以生气。”

爸爸先接纳孩子的所有情绪,并表示尊重它。

让小女孩感受到情绪的认同,再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委屈。

重要的是把它说开,这样我才知道你的底线在哪里。”

我会尊重你的底线绝不越线”

不要压抑孩子的坏情绪,避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父母在孩子表露坏情绪时,一定要及时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释放自己的坏情绪。

父母积极引导孩子说出感受。孩子乐于表达自己,情绪不再压抑,充满积极阳光心理。

2、耐心倾听孩子诉说,鼓励孩子表达行为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为本,观察先行”,观察是教育的第一步,而倾听则是观察的第一步。

我外甥比较腼腆内向,不爱说话,为了让他能勇敢表达自己,妹妹操碎了心。

休息日,妹妹请我娶她家听外甥讲故事。我和妹妹坐在沙发上,外甥低着头扭着衣角站在我们面前。

刚开始他讲的断断续续,咬字也不清晰。妹妹没有打断他,只是用柔和的目光注视着他,专注倾听他讲故事。

讲完一段就赞同的点点头,或拍手鼓掌,让他继续讲下去。

他看到妹妹点头,有了一点底气,讲话声开始一点点大起来,语言也越来越顺畅。头也慢慢地抬起来,眼神不再游离,专注的盯着妹妹。

外甥腼腆内向是因为自卑,心理学认为:自卑的孩子他们以为自己没有能力做好某些事,也相信自己不会有做好那些事的能力。

而父母的鼓励是对孩子表达能力的肯定,使孩子抛去自卑心理,慢慢树立自信心。这样孩子才会爱上表达自我。

父母的倾听和鼓励,使孩子敢于秀出自我。

3.为孩子创造社交环境,搭建友谊桥梁。

让孩子多和孩子交往,孩子们的世界便相通了。

前段时间,林志颖特意邀请了几个黑米最爱的朋友,来参加他的生日派对。

黑米在伙伴的祝贺声中,默默地许愿。许愿后,切好蛋糕递给朋友,与朋友一起分享生日的喜悦。

剩下便是黑米和朋友的自由玩乐时间。他们一起欢笑,一起打闹,在欢声笑语中友谊的线系的更紧了。

成长环境是孩子学会表达的外在因素。环境不可改变,我们却能改变自己,创造有利表达的条件。

给孩子开生日派对,带孩子参加聚会,带孩子外出旅行等都能让孩子放松情绪,消除陌生心理,热衷于与人交往。

丰富的生活体验和开阔的视野,能让孩子体会表达的意义,有效沟通处理人际关系。

愿所有的爸爸妈妈们,可以多和孩子说说话,让亲子关系在沟通中变得更棒。

也希望孩子学会表达,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平凡却不自卑;

自信却不自傲;

独立却不孤僻;

今日互动话题:你对孩子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什么?你们一起笑得最开心的是什么时候?

我是咘妈,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国家认证心理咨询师、

育有俩娃,育儿路上,与您一起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