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隔代爱还是隔代害?父母隔代育儿,80、90后“独一代”面临的坎儿

文/豆宝奶奶(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80、90后当时因为政策原因,基本都是独一代”,享受的优待也比较多,尤其是外公外婆爷爷奶奶隔代人的关爱,更是全部都聚集到了独一代”的身上。如今这些独一代”都长大了,面临着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竞争加剧,身上的重担加剧,教育子女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少,加之近些年二胎政策的开放%,独一代”害怕自己的孩子面临和自己同样的问题,纷纷兴起了生二胎”潮。孩子是不孤单了,可是经济问题和带孩子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孩子的父母要出去工作维持家庭开销,所以带孩子的这个艰巨任务纷纷移交到自己父母手上。不论在公园里还是小区中,基本有孩子出现的地方,身边都跟着一个老人,隔代育儿的现象越来越多。

任何事情都是双面性的,隔代育儿减轻了年轻人的负担,但也存在着一些隐患。

▶▶隐患1:奶奶成了孩子的妈,我这个当妈的有点多余

育儿实况:

佳佳是一名二胎妈妈,两个孩子都是婆婆一手带大的,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一般,所以两个孩子基本都是不到五个月就断了奶,佳佳就出去找工作补贴家用。

工作很累,佳佳回家后,基本哄不了多久孩子,就跟孩子一起睡着了,她早晨走的时候,孩子都还在睡觉,她陪孩子最多的时间就是周六日,那个时候就是她带孩子,婆婆帮着做饭。

有一天,婆婆因为家里有事,要回家几天,带孩子的任务就彻底交给了佳佳夫妻二人。白天还好,虽说累,两个人还能应付得来。到了晚上,两个孩子都哭着不睡觉,说是要找奶奶,佳佳夫妻二人抱着孩子来回在家里溜达安慰着。

隔代爱还是隔代害?父母隔代育儿,80、90后独一代”面临的坎儿

大儿子说:平常都是奶奶和我一起睡,我不要和妈妈睡。”

大儿子这么一说,小闺女也附和着说不和妈妈睡,要找奶奶,同时哭得更大声。

夫妻二人折腾了半夜,两娃终于睡着,每天晚上都因为睡觉上演一场哭闹大战,几天后,婆婆终于回来了,两孩子围着婆婆孩子又跳又叫,把自己的的小玩意和好吃的都拿给奶奶,而佳佳则被冷落在一旁,仿佛是一场亲子相聚的旁观者。

我感觉奶奶是孩子的妈,我这个当妈的在孩子眼里才是多余的,他们不需要我,我也想陪他们,可是家里的贷款,水电费,娃的学费等等一堆事等着我,我不上班他爸一个人太累了。”佳佳哀伤地感叹着。

实况分析:

生活负担的加重让不少妈妈们重返了职场,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回了职场,他们和娃之间的接触时间肯定会被压缩,孩子大部分的时间是跟老人相处,长久下来,必然是跟老人亲一些,反而和妈妈们的感情,变得淡了。

▶▶隐患2:孩子想吃什么吃什么,偏食挑食导致健康问题

育儿实况:

我家孩子5岁了,身体还是特别瘦弱,平常不爱吃饭,姥爷也爱纵容,总是给他买一些小零食。”阿芳抱怨着。

实况分析:

老人内心慈善,加上对于隔代孩子的过分关注,生怕孩子吃不好,所以在吃饭方面格外迁就孩子,孩子吃什么就给什么,极易养成孩子孩子偏食,挑食的坏习惯,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

▶▶隐患3:父母行动较慢,孩子安全问题堪忧

育儿实况:

明明和爷爷赶庙会,看到前面有自己喜欢的玩具,于是挣脱了爷爷的手,跑到了前面的玩具摊位前。爷爷想追上他,但是没有他跑得快,加之人多,明明个子又小,很快就不见了踪影,这可把爷爷急坏了,在人群中焦急地大喊着明明的名字,索性有惊无险,爷爷最终在玩具摊位上找到明明,可是,爷爷再也不敢带着明明到人多的地方去了。

实况分析:

安全问题一直是育儿问题中的重中之重,老人的精力,动作,反应都比不上小孩,有的老人可能还有一些慢性疾病,自己都需要照顾,还要照顾孩子,所以过程中会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的情况。

有些儿童过马路遇到危险,老人都来不及把其拽回来,就是因为动作慢,建议家长对此情况加以重视,平常注意孩子的同时,也要多注意老人的健康状况。

▶▶隐患4:孩子难以管教,永远觉得自己没错

育儿实况:

罗海最近很发愁,他发觉自己的儿子难以管教。一次儿子在学校打了架,他说了儿子几句,儿子一副不耐烦的样子,还跟他顶嘴。一旁的母亲赶紧拉过自己的孙子,并且责备自己的儿子怎么能骂孙子,孩子打打闹闹正常,别当个大事儿,而且自己的孙子也吃了亏,或许还是别人先动的手呢,孙子是正当防卫。儿子一听奶奶这么说,立马昂起了头,而奶奶则拉着孙子离开,说是做了孙子最爱吃的排骨,让孙子消消气,儿子快乐地走了,留在原地的罗海心情有些沉重。

实况分析:

很多老人面临隔代教育的时候,会特别溺爱孩子,对于孩子的任何行为都予以支持”,养成孩子难以管教,目中无人的性格。等父母发发现的时候,管教问题又变得特别艰难,加之管教的时候,自己的父母有成了孩子的支持者,这让很多年轻的父母特别头疼。

隔代爱还是隔代害?老人家长各执一词

老人代表:

实话说,带孩子这个活儿很累,不过孩子们现在生活压力大,总不能让他们不去上班在家带孩子,人年轻的时候还是要打拼,要不他们老了怎么办?我们那会儿孩子多,着急了还有个兄弟姐妹帮衬,可是现在年轻人几乎都是一个,自己不打拼以后谁管他们?

实况分析

有人说我们溺爱孩子,我觉得说的不对。现在这个时代和我们那个时代不一样了,孩子娇贵,不是吃饱了就行,各方面条件都得提升起来,不然到了其他地方孩子容易被人看不起。当初没条件,孩子他爸妈就受了不少的苦,现在条件好了,孙辈们过得好点也是应该的。儿子闺女总说我们娇惯孩子,可是看到孙子外孙们,仿佛看到了当初的儿子女儿,我们年轻的时候没有经验,钱也不多,亏欠了他们,希望把这些亏欠补贴在他们的身上,只要他们有要求,我们尽力满足。

怎么说呢,或许孩子们到我们这个年龄,就明白我们老人的想法和做法了。

家长代表:

我们理解爸爸妈妈带孩子的辛苦,他们劳累了一辈子,本该有个幸福的晚年,却应为给我们带孩子迟迟不能退休”,所以日常生活中,我们尽量对爸妈好点。譬如发了工资,我们会多给父母一些钱,他们日常生活中需要什么,我们也会尽量买,很害怕亏待了他们。我们平常怕父母带孩子闷,只要有时间就会带着父母去旅游,国内国外都会去。

独一代

但是在带孩子方面,我们觉得分歧最大的,是教育和观念问题。父母那代人有他们自己的特性,可能和现在有些脱轨,我们觉得不对,提出来,又怕老人觉得委屈,不提出来,又担心影响以后孩子发展,其实我们也很矛盾。有的时候因为育儿问题跟父母争吵,比如饮食,安全等,吵了半天伤感情不说,还吓着了孩子,感觉得不偿失。

不过有些老人真的太溺爱孩子了,导致很多熊孩子”无法无天,我们发现自管不了自己孩子的时候,感觉心累,父母却还不以为然,我们爱用科学说话,而父母则喜欢用经验说话,但是却不考虑他们的经验是否合适这个时代。

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王极盛做过一项万人调查:

教育子女这方面,95%的家长没有学过这门学问,隔代家情况长更为严重,近乎100%的家长没有学过,隔代家长们的素质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和孩子成长的要求。

育儿问题难统一,独一代”父母这样度过这个坎儿

NO1:多沟通,统一认知

出生年代和环境造成了两代人对于教育问题的看法不一,所以双方一定要多沟通。父母多学习老人的经验,老人多学习现代教育的理念。面对孩子出现的问题,老人不要一味地偏袒,尽量客观看待问题,和父母一起想办法去解决。

独一代

同样,孩子不要一出了问题就找老人,而是找到孩子问题的根源,然后和老人沟通去怎么做。

NO2:曲线救国,让别人去和老人说你想说的话

育儿方面有分歧的时候,做子女的不要跟自己的父母硬碰硬,可以借助媒体找相关文章证明自己的观点,或者让老人比较好的朋友去说,这样的效果会好很多。

隔代教育有利有弊,希望每位家长都可以处理好与老人的关系,双方共同快乐健康地育儿,如果你喜欢本文,就请点赞或者分享吧。我是豆宝奶奶,育儿路上我们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