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在幼儿园就要学好拼音、认字和算术吗?

绝大部分孩子在幼儿园阶段会学些什么呢?拼音、认字、算术占据了半壁江山。那些专门针对学龄前的各种班,甚至幼小衔接培训班”,就知道家长们都很渴望孩子尽快学会拼音、认字,尽快提高阅读能力、阅读水平。

孩子的阅读水平当然非常重要,但幼儿园孩子的阅读水平,却跟拼音、识字的关系并不大。因为一个人阅读能力的高低,主要来自于背景知识的积累。比如说,让家长在同一时期去看一部国产剧和一部美剧,家长们看国产剧会比较轻松,再在同一时期去看一部历史正剧和一部现代剧,看现代剧会比较轻松。我们更偏向于当下的,贴近于我们生活环境的电视剧。

很多家长发愁,自己的孩子不会做题,实际上,他们不是不会做题,而是根本就读不懂题。就是说,很多孩子虽然已经掌握了算术,也学会了拼音,认识很多字,但常常做不对题,就因为看不懂题,不知道题目的要求究竟是什么。如果没有发现这个原因,老师和家长一味地让孩子做更多的题,反而会让孩子、做得越多越烦,越多越错,成绩自然也就上不去了。

看不懂题,就意味着阅读能力不匹配。想要让幼儿提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唯一的途径是大量的阅读,大量地接触故事、接触生活经验、自然经验⋯⋯接触形成背景知识的方方面面。注意,不是家长强硬地灌输,是让孩子自然而然地接受。

家长可能有疑惑,要求孩子大量阅读肯定要有识字量的保证,可是你却说把拼音识字的要求降低一些,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实际上单靠孩子自己去看书获取,是有很大难度的。但是,看”其实并不只是单一的读书形式,听”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家长聊天,其实就是在向孩子上课。希望家长们日常的谈论,不要仅仅涉及房子、日常八卦这些话题。最好经常聊聊文学、电影等有意思的话题,要知道,孩子就是家长的翻版,你希望孩子未来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家长首先就该这样要求自己。

家长讲故事,是最佳的亲子活动。讲故事的时候,可以读故事,也可以以自己的孩子为主角,编一个属于孩子的独一无二的故事。这样,不仅增添了亲子互动,更让孩子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

听音频故事,帮助孩子学习语言。让专业的音频故事和家长的故事穿插着讲给孩子听,一方面让家长得到休息,另一方面,让孩子得到专业的美的熏陶。家长还可以让孩子模仿精彩语句自己来讲一讲。

所以,家长们可以把拼音、识字和算术的要求稍微放低一点,毕竟进入小学阶段还是要重新学习的,把重点放在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上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