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是什么
小儿推拿,宝妈在家也可以给宝宝做的,就是每天给宝宝的小胳膊小腿做按摩,还有宝宝的后背,前胸,有好处的,在家就可以给宝宝做的
小儿推拿的解释
一般指小儿捏脊疗法。 捏脊疗法是连续捏拿脊柱部肌肤,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常用于治疗小儿“疳积”之类病症,所以又称“捏积疗法”,属于小儿推拿术的一种。
什么是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方法是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医学,根据小儿生理特点(肌肤柔软、肠胃柔弱、筋骨不强、血脉不充。免疫力低下、生长发育旺盛,在外易受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在内又易被乳食不节所伤,发病容易、传播迅速),在其体表特定的穴位和部位施以不同手法,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增强肌体抗病能力。
即中医理论中“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防病治病的外治方法。而药物治疗则或多或少要干扰人体免疫机制,(例如用一次抗生素孩子8天不长)因而从长远来看,选用小儿推拿疗法更有利儿童健康成长。
小儿推拿疗法治疗范围广泛,效果良好。
但也有一些情况不适合使用,如下:
1. 皮肤发生烧伤、烫伤、擦伤、裂伤及生有疥疮者,局部不宜推拿。
2. 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如蜂窝织炎、骨结核、骨髓炎、丹毒等患者不宜推拿。
3. 各种恶性肿瘤、外伤、骨折、骨头脱位等患者不宜推拿。
4. 某种急性传染病,如急性肝炎、肺结核病等患者不宜推拿。
5. 严重心脏病、肝病患者及精神病患者,慎推拿。
小儿推拿是怎样的?
小儿推拿是中医推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基础到临床都具有自身的特点。
【小儿生理特点】
小儿生理主要表现为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然而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小儿自出生后一方面都在不断地生长发育,成长壮实,古人把处于这种发育迅速阶段的小儿称之为“纯阳之体”。但另一方面小儿又如初生的嫩芽,脏器柔弱,故又有“稚阳未充,稚阴未长”的论说。稚阴稚阳,是指小儿形体无论在物质基础和生理功能活动上均未臻完善,需要特别呵护。
【小儿病理特点】
小儿病理主要表现为发病急、变化大,但经过正确医治,易趋康复。小儿因体质和功能均较脆弱,加以寒暖不能自调,饮食不能自节,因此外易为六淫所侵,内易为饮食所伤。对于突然发生的强烈刺激,往往不能忍受而容易出现惊恐状态。在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喂养失调的情况下,常可引起发育障碍,表现有五迟、五软等病态。又因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特别易患麻疹、腮腺炎、百日咳等传染病。小儿患病后病情往往比成人为重,当发热较高时,易于抽搐、惊厥;感受风寒之后极易导致肺炎、喘咳。总之小儿病情来势急,变化多而迅速,可并发严重病症,但如能诊疗及时,护理得当,也容易痊愈,较快地恢复其生理功能。
【辨证特点】
首先小儿不会诉说病情,问诊常是间接的,因而不能确切地反映实际情况。较大孩儿虽能自述,也多是言不达意。其次,婴儿气血未充,脉象难凭,尤其在诊察时哭闹不安,更易影响气息脉象。闻诊虽能反映一些情况,但也不够全面。只有望诊不受种种条件的限制,反映病情比较可靠,应予以重视。此外,从八纲辨证来看,由于小儿阳气偏盛,感受外邪后易寒随热化,临床以阳证、热证、实证居多。下面着重介绍几项小儿特色的诊法。
1.望小儿指纹 指纹是浮露于食指桡侧缘的脉络,是手太阴肺经的一个分支,所以望指纹与诊寸口脉有相似的临床意义。由于小儿切脉部位短小,诊脉时常啼哭躁动,影响脉象的真实性,而指纹处皮肤薄嫩,脉络易于暴露,故对三岁以下的小孩常结合指纹的变化以辅助诊断。
指纹分“风”、“气”、“命”三关,即食指掌指纹为“风关”,近节指间纹为“气关”,远节指间纹为“命关”(图194)。
(1)望指纹方法:在自然光线下,暴露患儿小手,医生用左手拇、食二指握住小儿食指远端;以右手拇指在小儿食指桡侧,从指端向指根部轻推几次,用力要适中,使指纹更为显现,便于观察。
(2)望指纹内容:主要从指纹色泽、长短和浮沉三个方面来分析观察。
色泽:正常指纹,色呈浅红,隐现于风关之内。患病之后,色鲜红者,多属外感风寒表证;色紫红者,多为热证;色紫黑者,多为血络郁闭,病情危重;色淡者,多为虚证;色滞暗者,多为实证;色青者,多为惊风,或为痛证。
长短:一般说来,指纹在风关者,为邪浅病轻;指纹透气关者,为邪已深入;指纹达命关者,为病情较重;若指纹一直延伸到指甲端,即所谓“透关射甲”,为病情重笃。
浮沉:指纹浮现明显者,是病在表;沉隐不显者,是病在里。
现代医学认为,小儿望指纹是观察食指桡侧的浅表静脉。指纹充盈度的变化主要与静脉压有关,心力衰竭、肺炎等患儿,大多数可见指纹向命关延伸,这是由于静脉压升高所致,静脉压愈高,指纹的充盈度就愈大,也就愈向指
尖方向伸展。指纹的色泽在某些程度上可反映体内缺氧的程度,缺氧愈甚,血中还原血红蛋白量就愈高,指纹的青紫色也就愈明显,因而肺炎及心力衰竭的患儿多出现青紫或紫色指纹,贫血的患儿则由于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指纹则淡。
2.小儿切脉 小儿前臂短小,切脉部位“寸口”就更为短小,不容三指以候寸、关、尺,可用“一指(拇指)定关法”,也称为一指定三关(图195),而不细分三部。小儿平脉(正常脉象)较成人快,一般l~2岁左右小儿,脉搏每一息(即是一呼一吸)跳动6~7次;3~6岁小儿,每一息跳动5~6次。以后随年龄增加,而脉搏则相对减少。小儿诊脉通常以浮、沉、迟、数,辨表、里、寒、热;以有力、无力来定虚、实。
浮脉:轻按即能清楚感到脉搏跳动,主表证。
沉脉:轻按不易感觉,重按才可能触到,主里证。
迟脉:脉搏比该年龄小儿缓慢,主寒证。
数脉:脉搏比该年龄小儿快,主热证。
脉有力:为实证。
脉无力:为虚证。
小儿推拿是干什么的
一、小儿推拿降低压力、增强免疫力
不管是早产儿还是新生儿,在接受正规的推拿之后,唾液、血液、尿液中的“压力激素”都会明显减少,“压力激素”是人在面临危险时产生的激素,压力激素产生的同时,为了积累足够的能量,人体免疫功能会被抑制。所以经常为小儿推拿可以提高他们的免疫力,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
二、小儿推拿促进婴幼儿生理发育
能经常接受推拿的婴幼儿,数学运算的能力普遍增强,错误的概率比没有接受推拿之前下降了50%,速度翻了一番。且肠胃蠕动也很正常,极少有便秘的情况发生。其他例如眼睛追随运动、手指运动、听觉反应等也明显灵活了许多。
三、小儿推拿促进婴幼儿安然入睡
专家告诉我们,经常接受按摩的婴幼儿无休止苦恼的情况比较少见,夜间也比较容易入睡。在现今社会,婴幼儿按摩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护理习惯。随着社会和科学的不断进步,小儿推拿也必将日臻完善,并为人类医疗保健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小儿推拿让孩子远离抗生素
小儿推拿是一种良性的、有序的和具有双向调节性的物理刺激,易被小儿内脏或形体感知,从而产生功效。小儿推拿的作用具体可概括为“平衡阴阳、调和脏腑、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祛邪”等,具有“有病治理,无病防病”的功效。
青岛小儿推拿哪家好
青岛济青中医医院,我孩子2岁半,流鼻涕,咳嗽不止,在济青中医院用张席珍小儿推拿疗法推了两个疗程治好了,我感觉济青中医院正规,环境好,医生医术精湛,服务态度好,还是2011最具社会责任暨最具价值服务品牌医院,你可以去看看
小儿推拿是干什么用的
小儿推拿是区别于成人推拿之外的一个独立分支。它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在其体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施以手法,通过经络传导,调节五脏六腑的功能,以防病治病或助长益智的一种外治疗法。经常对小儿进行抚摸,可使他们的生长明显增快,增强抵抗力。这种刺激方式与经络腧穴结合起来,更能发挥其特殊的效能。
小儿推拿疗法具有方便易行、适应范围广泛、疗效奇特、无副作用、无痛苦等特点,患儿又可免除打针服药之痛苦,因此深受患儿及其家长的欢迎,成为中医儿科治疗的一个特色疗法。
小儿推拿到底怎么样?
小儿推拿挺好的,发展前景也很广阔,对宝宝有诸多好处。
1. 方便易行没有毒副作用,利于疾病康复
小儿推拿只是依靠医生双手在小儿体表部位施行手法,调节经络气血,平衡脏腑阴阳,就可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是一种有利无害的“绿色”疗法,完全符合当今医学界推崇的“无创伤医学”和“自然疗法”的要求,避免孩子遭受服药、打针带来的痛苦,能够消除孩子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恐惧心理。
2.见效快、疗效高,治病去根,不易复发
小儿疾病大多因脏腑功能下降或气血失于调养 ,而小儿推拿正是根据中医基本理论,针对病因,通过手法施术,加强气血循环,恢复脏腑功能,所以能达到治病去根的目的。
3. 预防保健,防病于未然
小儿推拿除了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外,还有非常好的保健功能,经常做小儿保健按摩,可以增强小儿体质、提高小儿的抗病能力,对于身体虚弱者,还可以大大提高免疫功能。
4. 一年四季都均可操作
小儿的穴位大多分布在手、头面、背部、腹部等部位,无论衣服穿得厚薄,操作起来都比较容易。每天做都没关系,不过次数最好是一天1-2次,再多就不提倡。天冷的季节给宝宝做推拿时,要调整好室温,防止宝宝受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