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二十四时辰对照表 关于十二个时辰对应时间的问题

每日二十四个时辰如何对照古代时辰表?

    子  11月 23点—1点   丑  12月 1点—3点   寅  正月 3点—5点   卯  二月 5点—7点   辰  三月 7点—9点   巳  四月 9点—11点   午  五月 11点—13点   未  六月 13点—15点   申  七月 15点—17点   酉  八月 17点—19点   戌  九月 19点—21点   亥  十月 21点—23点

 看过一点《周易》就知道 ,另外你的提问错了 每日只有12个时辰,24个小时哦。24个时辰就2天啦!

二十四时辰对照表

一天如何对应十二时辰

古时的时辰是按头一天的晚上11时(也就是23时)开始就算新一天开始了。具体时辰是,23——01时(也就是半夜的1点)为子时,1——3时为丑时,3——5时为寅时,5——7时为卯时,7——9时为辰时,9——11时为巳时,11——13时为午时,13——15时为未时,15——17时为申时,17——19时为酉时,19——21时为戌时,21——23时为亥时。

二十四时辰对照表

关于十二个时辰对应时间的问题

一天分为12个时辰,按24小时分,时段是:
子时:23时---1时
丑时:1时---3时
寅时:3时---5时
卯时:5时---7时
晨时:7时---9时
巳时:9时---11时
午时:11时---13时
未时:13时---15时
申时:15时---17时
酉时:17时---19时
戌时:19时---21时
亥时:21时---23时

从23点开始,就已经进入第二天的子时了。所以你这个自然对应的是2月3日的子时,23点前是2月2日的亥时。不能沿用现在的24小时思维方式。

二十四时辰对照表

给个古代的时辰的表

1.旧时计时的单位。把一昼夜平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小时。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地支为名称,从半夜起算,半夜十一点到一点是子时,中午十一点到一点是午时。 宋 苏轼 《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今来所创置钤辖司前一闸,虽每遇潮上,闭得一两时辰……而公私舟舡欲出入闸者,自须先期出入,必不肯端坐以待闭闸。”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媚座》:“昼短夜长,差了三个时辰了。”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半个时辰前,他陪伴天子酣宴。” 2.泛指时刻或时间。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没一箇时辰儿不挂念,没一箇夜儿不梦见。”《西游记》第四九回:“这等干,只是忒费事,担搁了时辰了。”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二三章:“这就叫:不是不报,时辰不到。” 时辰 相等于现在的时间 配上的动物及原因 子 下午 11 时正至上午 1 时正 鼠 鼠在这时间最跃。 丑 上午 1 时正至上午 3 时正 牛 牛在这时候吃完草,准备耕田。 寅 上午 3 时正至上午 5 时正 虎 老虎在此时最猛。 卯 上午 5 时正至上午 7 时正 兔 月亮又称玉兔,在这段时间还在天上。 辰 上午 7 时正至上午 9 时正 龙 相传这是「群龙行雨」的时候 巳 上午 9 时正至上午11时正 蛇 在这时候隐蔽在草丛中 午 上午11时正至下午 1 时正 马 这时候太阳最猛烈,相传这时阳气达到极限,阴气将会产生,而马是阴类动物。 未 下午 1 时正至下午 3 时正 羊 羊在这段时间吃草 申 下午 3 时正至下午 5 时正 猴 猴子喜欢在这时候啼叫 酉 下午 5 时正至下午 7 时正 鸡 鸡於傍晚开始归巢 戌 下午 7 时正至下午 9 时正 狗 狗开始守门口 亥 下午 9 时正至下午 11 时正 猪 夜深时分猪正在熟睡 具体查看 http://baike.baidu.com/view/27849.htm, 谢谢观看,

古代时辰分别对应现在的几点?

古代把一夜时间划分: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

前半夜11时至1时为“子时”,午夜1时至3时为“丑时”,后半夜3时至5时为“寅时”,早上5时至7时为“卯时”,上午7时至9时为“辰时”,9时至11时为“巳时”,11时至下午1时为“午时”,中午1时至3时为“未时”,晚上7时至9时为“戌时”,9时至11时为“亥时”。

古代时辰分别对应现在的几点?

楼主你好,古代的时辰对应的是十天干。
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
前半夜11时至1时为“子时”,午夜1时至3时为“丑时”,后半夜3时至5时为“寅时”,早上5时至7时为“卯时”,上午7时至9时为“辰时”,9时至11时为“巳时”,11时至下午1时为“午时”,中午1时至3时为“未时”,晚上7时至9时为“戌时”,9时至11时为“亥时”。
希望对你有帮助!!!

古代十二时辰分别是什么?古代十二时辰又分别对应现在二十四时辰的什么时间段?

古代的12时辰采用的是12地支计时。十二地支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时辰分别是这样对应的:子时对应:午夜11点~零晨1点;丑时对应:零晨1点~零晨3点;寅时对应: 零晨3点~5点······   以此类推下去。地支不仅是时辰的计时法,也是古代的纪年法,它与十个天干组合后的使用,称为“天干地支”纪年法。

辰时是几点到几点

古代十二时辰对照表 子时 23点——1点 丑时 1点—— 3点 寅时 3点——5点 卯时 5点——7点 辰时 7点——9点 巳时 9点——11点 午时 11点——13点 未时 13点——15点 申时 15点——17点 酉时 17点——19点 戌时 19点——21点 亥时 21点——23点 另外,每一时辰又细分为初和正,如23点为子初,半夜24点为子正,中午12点为午正,下午1点为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