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都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①不盲从,不容易被骗,不会被任何育儿经唬住,能够更加理智、淡定地育儿,而不是火急火燎病急乱投医,把孩子当试验品。
心理学工作者在育儿方面最大的优势,可能就在于“不会被任何育儿经唬住”了。因为我们很清楚那些东西是怎么写出来的,也知道它们距离真正的科学结论还有多远。这份淡定会使我们教养孩子更自由,更轻松,不焦虑,也不会把太多的教养焦虑传递给孩子,让自己的焦虑污染了孩子的心境。
②了解孩子在每个成长阶段都可能会有什么特点,不急于求成。尊重孩子,顺应天性气质培养,不强迫他们成为自己理想中的样子。
在某个阶段,孩子老吃手,那是因为他这个年龄需要,孩子学脏话,那是因为他发现了语言的力量……这些在没学心理学的人看来,可能是亟需纠正的,可能会用一些粗暴的方式来阻止孩子,于是容易伤害到孩子。但学心理学的人,就会少犯很多这样的错误,会尽量避免在这些地方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让这些阴影在无形中对孩子今后的人生产生更大的影响。并且,在孩子逐渐长大以后,也会尊重孩子选择自己的人生。
③带着觉知育儿,会反思自己和其他育儿者的行为,知道什么通常是错的,然后尽力避免。
一个学心理学的人,教育孩子时,并非意味着不犯错误,或者不面对问题,甚至有可能犯得更多,或问题更多,但不一样的是,他们对自己的问题,往往是带着觉知的,能很快觉察到自己所做所为可能有什么问题,并从中得到成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这种意识的成长会给孩子带来好的影响。而普通妈妈,有些行为语言都是无意识的,犯了严重错误还自我感觉良好的大有人在。当然也不乏自身完整程度比较高的妈妈,会举手投足就能对孩子做到尊重、平等与宽容。但这种妈妈是极罕见的。
学了心理学之后,对他人教养小孩的态度和方式也容易看不惯。有一个学心理学的男生说,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哭闹,孩子奶奶就吓唬小孩子:“再哭,你妈妈就不要你了!”,他就很生气地说,“你这样会破坏他和妈妈的关系,以后会很粘妈妈,不要让他感到恐惧啊!”孩子奶奶就表示很疑惑,“以前我不就这么带你的嘛……”
他接着说,甚至连其他人教育孩子,他也会忍不住说两句。“吃酒席的时候一个朋友的孩子,到处乱跑乱跳,我朋友很生气的把小孩抓回来,屁股一顿揍,还连打带骂。我马上表示,你这样打他会听吗?朋友说,大部分时候还是不会听,但偶尔还是有效的。然后我就开始blablabla……”
当然了,不是每个学心理学的人都会看不惯别人养孩子的方式,这还要看每个人自己的性格。
④真正地为孩子的成长考虑,而不会下意识地为了自己的私欲利用孩子。
几乎所有的学心理学的人都很在意身心的谐调、身心灵的整合与统一等等。这会是看不见的标尺引导着他们对自己的孩子。孩子的行为是否得到肯定,都以孩子自己的身心成长为标准。其他的妈妈可能以:是否讨别人喜欢,是否为自己长面子,是否会让孩子不烦自己……不要否认,这确实是大多数妈妈的现状,他们对孩子行为结果的判断标准往往是这样,因为很多妈妈为别人而活着。
⑤如果孩子有心理问题,能比一般人更及时地发现。
如果具有更多关于心理问题的知识,能够及时辨识出孩子的心理问题的话,就比一般人更能及时采用正确的方法预防和纠正。比如迪堡大学的Matthew J. Hertenstein教授利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早期发现并纠正了孩子的疑似自闭症倾向。
⑥具体方法确实有帮助。
学心理学的人,有一些情绪的安抚、觉察方法,行为的规范方法,确实既能提高孩子的自我意识,又能明确一些边界,在主观和客观之间有些很明晰的认知,说简单点:就是让孩子活得更明白,至少让孩子懂得,要清醒地活着。
⑦因为深知教养方式的重要,所以会更谦虚、更有意识地去学习。
其实,学心理学的人,因为分成很多流派,所以并不是每一个都在儿童教养的领域有深刻的钻研。只是知道一些基本的皮毛。就算是在儿童教养的领域有一些建树的专家,也没人敢断言自己已经把这一领域琢磨得很清楚了。所以,就像是苏格拉底越是了解世界越是感到自己的无知,学心理学的人一旦对这一领域有所了解,就越是谦虚,
介绍关于育儿方面的心理学,谢谢!
推荐《心理学与生活》,入门读物,也是最全的,相等于导论。是外国人编写的教材(有中文版),很多例子,不会闷。也可以看一下《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中文版出到第五版,英文版有第六版。这本囊括了心理学的经典研究,并且比较有趣。
斯波克育儿经------这本书很大方面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阐述并且提出解决育儿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北京大学 心理学 方方教授怎么样
1人民邮电 浅显易懂,入门选择,大而全面,读完后对心理学方方面面都有了解,再决定向那个方向发展。 《心理学与生活》(Psychology and Life)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多年来使用的教材,也是美国许多大学里使用的经典教材,被ETS为GRE心理学专项考试的重要参考书,也是被许多国家大学的“普通心理学”(General Psy chology)课程选用的优秀教材。日前,该书第16版由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的18位教授、副教授参与翻译,由人民邮电出版了中文版,并被列入“高等教育学校心理学教学知道委员会用书”。这本书除了作为教材之外,因其贴近生活、深入实践的风格,使它成为一般大众了解心理学和理解人性、提高自身全面素质的通俗读物。 2社会心理学(第8版) 人民邮电 这个有点小专业,不过语言客观,浅显易懂把抽象问题具体化、简单化 本书被美国700多所大学和学院心理系所采用,是这一领域的主导教材,已经成为评价其他教材的标准。 本书将基础研究与实践应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以富有逻辑性的组织结构引领学生了解人们是如何思索、影响他人并与他人建立联系的。是人们了解自身、了解社会、了解自己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最佳的指导性书籍。 3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第9版) 读了那么多心理学的书,终于读到了一本集大成的书。 我是一边读《心理学的故事》,一边读的《心理学导论》,感觉启发很大。 强力大家去读一下这本书! 4你的误区:如何摆脱负面思维掌控你的生活 自我挫败行为及其解脱办法是令人感到头痛的领域。看看此书,也许能为你解答些什么。
著名的育儿教育专家?
推荐几个:尹建莉,李雪爱与自由,武志红,小巫,王人平,微微辣,安心priya。
这几位老师的理念基本大同小异,以“爱与自由”为原则。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来自于以下哪个国家
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Bloom,1913年2月21日-1999年9月13日),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芝加哥大学教育系教育学教授,曾担任美国教育研究协会会长,是国际教育评价协会评价和课程专家。著有《人类特性和学校学习》;七十年代,他又提出“掌握学习”的学校教学理论,著有《我们的儿童都能学习》、《掌握学习理论导言》。布卢姆提出的关于“人类特性”和学校教学的理论,曾经被列为美国“最有意义的教育研究成果之一”。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芝加哥大学教育系教育学教授,曾担任美国教育研究协会会长。
《心灵捕手》里心理学教授说的,在别人离别之前赶走别人怎么解
就是害怕别人抛弃自己
所以在别人离开之前把他赶走
其实是没有安全感的
不想让人靠近
也许你还挺在乎这个人的
但是太害怕他离开了
你其实很怕失去的痛苦
所以在没有投入感情之前就想隔断
以免自己伤心吧
问国内外著名的育儿专家有哪些
著名当代杰出教育家、受到中央表彰的第一个全国著名建议家也是中央表彰的唯一这类杰出人士马弘毅先生说:“进行家庭教育,如同认真兴办一项事业,要付出辛勤劳动。不付出代价(智慧、精力、时间、机会、财富),就想得到好结果,那是一点不可能的。
求书,讲的是一个警察和一个心理学教授,好像是。高智商犯罪的。两个是好朋友
《邪恶心理学》,写的不难,而且很有意思,尤其是邪恶心理学里有不少案例,对生活很有帮助。如果打算开始自学心理学的话,建议先读读《基础心理学》(俞国良、 戴斌荣 武汉大学出版)这个版本的我很欣赏……然后选择个自己有兴趣的方向慢慢研究吧…… 说实话,我觉得心理学自学是可以的,但是……很难,你需要做好完全的准备,另外,心理学尤其是涉及到心理疾病这一部分,往往比较偏激和困难……会对你自己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总之,看看热闹怎么多好说,潜下心来想学出个名堂……非下苦功夫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