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我教出的孩子很优秀!"1位学心理学的妈妈如是说,建议家长看看

我是一位学心理学的妈妈,我有一个快两岁的孩子的,男孩。

我的孩子跟大人交流很顺畅、还懂礼貌、很会撒娇,知道心疼爸爸妈妈;

我的孩子1岁半就能自己吃饭,出门前会主动跟大人说"拜拜",回来后会跟大人问好;

我的孩子会自己扔换下的尿不湿,给他头发上抹了洗发露,他会自己洗;

我的孩子会从1数到10,虽然没有4;

我的孩子会唱好几首儿歌,数鸭子、小毛驴、小白兔……

如果你以为这就是学心理学的妈妈带娃的全部,请看接下来的后半段~

"我教出的孩子很优秀!"1位学心理学的妈妈如是说,建议家长看看

我的孩子1岁半能自己吃饭,但是他会把衣服上、桌子上、地板上弄得到处都是饭菜;

我的孩子出门会主动跟大人说"拜拜",那是因为他刚刚为想出去玩,哭过一场,得到允许后迫不及待的想拜拜出门;

我的孩子会自己扔换下的尿不湿,但是扔完他还会顺带着翻翻垃圾桶;

我的孩子,给他头上抹了洗发露他会自己洗,但接下来他会把泡泡抹到嘴里;

我的孩子会唱好几首儿歌,可小白兔里永远没有"爱吃萝卜和青菜"这句词;

你可能会偷笑,学心理学的妈妈带出来的娃,也就这样,没什么大不了的嘛~

不着急,还有完整版~

我家的孩子也会哭、也会笑、会发脾气,还会闹;

我家的孩子很体贴、正在经历两岁的叛逆期、会打人、也会乱跑。

可无论怎样,我都接受,不管如何,他永远都是我的宝贝。

学心理学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尊重生命本来的模样,帮助孩子到达更好的地方。

孩子摔倒了,我告诉他要自己爬起来,并不是因为地板坏掉了,他才摔倒的,而是嘱咐他让他自己小心。

他突然烦躁得哭,我不会发脾气,我会边等他平静,边慢慢引导他:"有什么需求要跟妈妈说,一直哭妈妈也不知道你到底怎么了,心里有什么话要说出来,不要憋在心里。"

哪怕他小的时候可能听不懂,但重复的次数多了,我再这样说的时候,他好多次确实能带着哭腔说出他的想法。

遇到不认识的小朋友,我会鼓励他去跟小朋友一起玩,要玩别人的玩具,可以拿自己的玩具跟别的小朋友换。

我会带他一起看书、听音乐、去动物园、海洋馆看各种各样的动物。

也会带他去超市,想吃什么自己挑,但是只能挑一个。

不想穿的衣服,我不会逼他穿,如果他愿意,我会让他自己选择今天要穿的。

不想吃饭,可以不吃,但是也不能吃零食。

孩子的生命才刚刚开始,我们对待他的态度,会成为他以后对待人生的态度。

他长大后也会有自己的秘密,有自己的朋友,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生活。

只要他偶尔能想起自己的妈妈,就想起一个永远支持他的人,这就够啦!

心理学

在孩子的成长中,家长要有一种"顺其自然"的东方哲学思维。

这种顺其自然不是让家长放纵自己的孩子,也不是对孩子的成长不负责任,而是让我们家长尊重孩子的客观发展所需,尊重每一个孩子的独特性,从小平等对待每个孩子。

有时候出现在孩子身上的问题,大多数都不是问题,而是孩子自身发展的过程而已。

家长不要总是严格要求孩子的行为,却总是放纵自己。

我见过很多家长,他们提及自己孩子的教育,往往更看重孩子是否听话、懂事、认字、读书、成绩、社会地位,可就是不怎么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

他的孩子开不开心?

孩子对自己的状态满意不满意?

孩子是否相信自己有能力做成某件事?

孩子是否信任周围的人?

孩子是否爱这个世界?

孩子是否能够对自己的不足淡然处之?

......

以上这些,不少家长似乎都没怎么在意过。

给大家几点建议,这是我觉得一个优秀的父母应该具备的:

1、不要随意打断孩子的话;2、不要迅速否定孩子的观点;3、不要只顾自己说话,还要顾虑孩子的感受;4、给机会让孩子选择,尊重孩子的选择;5、爱孩子,但不要给你的爱附加很多条件。发脾气

写在最后:

其实,优秀的孩子未必都有很优秀的父母,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再普通的父母只要愿意,都能成为孩子的好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