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某亲子园给孩子灌芥末、北京某幼儿园再爆虐童,身在当代文明社会,幼儿园”这三个字,一夕之间变成了家长们最不敢听到的名词。
如今的父母们,大多忙于工作、忙于赚钱,在他们的观念里,只要给孩子赚足够的钱,让孩子读最好的学校,便可以接受最好的教育。
殊不知,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父母的眼界有多远,孩子的道路就能走多远;
父母的魄力有多大,孩子的世界就有多大;
父母的层次线决定了孩子的起跑线!
这一点,我从《爸爸去哪儿》第五季杜江霍思燕对嗯哼的教育上,感受得尤为深刻。
在当下的中国,很多家庭的教育模式都是焦虑的妈妈+失控的孩子+缺失的父亲”。
在日本有一个词怪兽家长”,指那些为了孩子抓狂的家长。
日本作家林真理子在小说《平民之宴》里,温和地讽刺了中产阶级怪兽家长。
尽职尽责的母亲由美子与童年就被各种补习班填满的儿子翔,母子之间没有爱的交流,而更像是一种功利的结合:
妈妈所有的付出都是为了孩子的分数和未来,而孩子只能用听话懂事和考出好成绩换来母亲的笑容。
大多数父母都会教育自己的孩子要乖”,要听话”,却往往忽略了孩子内心的真实感受。
所以,当我们看到4岁的嗯哼,在《爸爸去哪儿》第一期节目中,因为玩具被收走而大哭大闹、拒绝妥协,就出现了一系列这个孩子不乖啊”杜江也太宠孩子了吧”的弹幕。
但其实,在嗯哼的思维里,他是有权利选择玩具的。
杜江在采访中说的一段话,我很认可,也希望更多的家长能够这样想:
有些太懂事的孩子,小心翼翼看大人脸色,失去了应有的放肆和任性,我不希望我的孩子是这样。”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不只在玩具事件上,在节目的游戏环节中,杜江也给了嗯哼很大的选择空间,不会限制他说不”的权利。
尊重嗯哼的天性,只要不过分、不出格,都鼓励嗯哼按自己的想法去做。
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才能让孩子有足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意识。
嗯哼因为处女座的洁癖,不愿意往身上装脏脏的土豆时,杜江只是引导他说,如果你不装土豆的话,重量不够,就住不到漂亮的房子了,你好好想想。
于是,嗯哼在思考之后,对杜江说:爸爸,麒麒长大赚钱自己买大房子住,好不好?
那一刻,我很讶异,一个4岁的孩子,居然有用努力换取好的物质的意识,他的脑袋瓜里居然能想到我现在因为洁癖,所以得不到漂亮的房子,但等我长大了,我就要努力赚钱去得到好的东西。
我们在引导孩子学习优良品质的同时,也要让他们学会如何爱自己,敢于向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说不”。
这件事情有多重要,韩国电影《素媛》给出了答案:
那个被性侵虐待导致终身残疾的女孩素媛哭着说,我只是看下雨天那个叔叔没有打伞,所以给他撑伞,为什么没有人表扬我,为什么所有人都说是我的错。”
我们不仅要教会孩子真善美,更有必要让他们认识假恶丑,让他们学会明辨是非,懂得生活中有天使,也会有恶魔,遇到坏人,要勇敢地说出不。
很多时候,家长总觉得孩子还小,很多事情都不懂,又没有那么多耐心一个个去解释,所以选择说大人的事情,小孩子不要掺和。”
但这恰恰忽略了,孩子在幼儿时期的学习能力是最强的。
如果孩子问你,为什么飞机会飞?大多数父母或许都会回答因为飞机有翅膀,孩子再问几句,就会不耐烦地说你自己去看书。
而对于嗯哼这个只有4岁的孩子来说,他能说出因为飞机有喷射引擎,用力旋转就可以飞”这样的答案。
这都源于杜江自己很喜欢和嗯哼聊天,对孩子的问题也是有问必答,认真地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解释给他听。
他从不限制嗯哼一些天马行空的脑洞,在跟嗯哼的相处时,不以大人自居,而是以朋友的形式,时刻与孩子保持交流。
于是就有了嗯哼的超高情商,以及思路清晰,语言表达能力爆表,脱口就能说出金句。
当同龄的孩子,还表达不出自己的想法时,他就能够清晰表达:
爱妈妈,就要给她买花、钻石、项链、口红、漂亮鞋子。
这个没有上过幼儿园的嗯哼,在节目中和其他小朋友们相处融洽,而且擅长撩妹轻易就能虏获了他们的心。
他敢说敢做,有时候比其他小朋友懂得更多,说出的话更深刻。
杜江、霍思燕虽然没有送嗯哼去上幼儿园,但他们从未在他的教育上缺席。
杜江从来不是在只有嗯哼需要的时候,才会出现,而是一直用实际行动告诉嗯哼:你慢慢地长大吧,爸爸会一直陪着你。
过去的时光,我们是追不回了,所幸咱们还有未来。如果前半程跑得不够快,那么就在后半程加把劲。
可能我们没有能力直接把娃生在靠近终点的起跑线,那就从现在开始跟着孩子一起跑,争取拉着孩子一起冲过终点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