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男孩遭校园欺凌,虎妈相助:关键时刻,父母就该这样做

1

近日,一则妈妈教训儿子不该害怕校园欺凌的视频,受到了7万多网友点赞。


在南非,一位妈妈接儿子放学回家时,听到他说自己无故被同学揍了。她立刻化身虎妈,教育儿子:面对校园欺凌,不能软弱害怕。

儿子小声说:他很胖,我害怕。”妈妈马上问儿子,看查克﹒诺里斯这位空手道世界冠军比赛时,怎么没学习几招?

看着儿子唯唯诺诺的模样,妈妈更生气了。

最后她让儿子下车,高八度的声音给对方妈妈电话,说:我听说你孩子打我孩子,给我等着,我连你儿子一起揍。”最后更放豪言:现在就出来见我,来决斗!”怼的对方哑口无言。

孩子年幼时,如果别人外形上比自己强壮、高大时,很容易产生惧怕感,因为这一时段的孩子主要是从外表来获取认知,所以他们害怕外形比自己高大的孩子。

记得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只猫一直被同伴欺凌,它每次见到同伴都要夹着尾巴绕道而行,不然迎接它的就是一顿毒打。

这只猫从来没有想过要还手,它感觉自己很弱小,它害怕同伴。

有一天,它经过了一面哈哈镜,发现镜子中的自己强大健硕,很惊讶,原来这才是真正的自己。

当它再次遇到同伴时,一扫之前胆怯模样,在面对同伴欺凌时,勇敢反击,因为它在镜中看到了真实的它”。

著名心理学家李雪曾说:有自我觉察的人会不断成长变化,伤害孩子的事情会越来越少,与孩子彼此的理解和接纳会越来越多。

孩子年幼时,面对这样的情况,一定要有一个外因来助推自己,而这个外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父母的每一次有效助推,都会让孩子有更多的底气和自信。

2 孩子的幸福:关键时刻有你

表姐给我讲了一个关于外甥的故事。

外甥11岁上初中,还是一副未长开的小男生模样。

她有一段时间忙,给钱让他早上外面吃。

可每次中午儿子一到家就喊饿,她很好奇,难道早上没吃饭吗?问了几次孩子总是摇头不说。

表姐很疑惑,决定一探究竟。她早上悄悄跟在儿子后面,发现他的钱半道就被同学抢走了。

那一刻,表姐愤怒了,这才是孩子饿的原因!

她一个箭步冲上去,拉着男孩的手,把钱给夺回来,并告诉他,如果再抢钱,自己一定会告诉老师。

儿子看到突然出现的妈妈,惊讶极了,眼里面闪烁着泪花。

后来儿子告诉她,因为怕妈妈骂,所以不敢告诉她。但是没想到妈妈在关键时刻,可以帮自己出头,那一刻,真的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从那之后,表姐又悄悄跟随了几次,直到确定再也没有人欺凌儿子后,才不跟踪。

就像有位网友说的,自己就是因为爸爸在关键时刻帮助自己,而让自己免遭欺凌。

她告诉爸爸,晚上自己害怕,有鬼。爸爸问她鬼是什么样子,她告诉爸爸,自己在放学路上经常看到 鬼”,是黑色的,看一眼就会消失。

爸爸听后,在接连的几天都跟在女儿后面,终于在一天放学路上发现了孩子说的那个鬼”,那是一个尾随在女儿后面的男人。

很多时候,不敢想象,如果父母没有听孩子的话,选择帮助他们,那么会有怎样的可怕后果?这个后果对孩子有致命的摧毁。

著名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认为:童年的创伤经历,对人的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

父母在孩子求助时,能够给予积极主动的回应,并帮孩子做出合理正确的判断和帮助,这会让孩子受用一生。


3 孩子的不幸:求助总是被无视

北京著名的女孩补习被性侵一案,就是因为孩子的求助被父母无视造成的。

父母想着帮孩子提高数学成绩,所以请老师1对1”对孩子进行辅导,老师正是孩子数学老师邹某。

补课期间,邹某除了收取高额的补课费用外,对女孩多次进行猥亵,从开始动手动脚到最后强奸,时间长达一年之久。

女孩在老师对她有猥亵行为的时候,就隐晦的告诉父母,自己不想补习了,哪怕是换老师也可以。

父母却以为这是孩子不想补习的蹩脚理由而拒绝了她。

女孩更是数次表示出要更换补习老师,父母却说频繁更换老师不利于成绩提升而拒绝。

在孩子数次的求助背后,是父母的漠视和不理睬。正是因为父母的这种态度,最终造成了孩子被强奸的结局。

就像林奕含写的《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房思琪也在补习中被老师数次性侵,导致她最后不堪忍受精神和心理的双重折磨而精神失常进入精神病院。

思琪也曾经试探地跟妈妈说学校里有老师和同学发生性侵这种事,想以此辨认李国华”跟自己的关系。

没想到妈妈说了一句:哪个女生这么小就这么骚?”

妈妈一句话就把求助的思琪给无视了,从而让思琪再也不敢向父母求助,最终导致了她精神失常。

德国哲学家哥德曾说:如果你以一个人原本的样子对待他,他就会保持原来的样子;如果你按他可能成为的那种人对待他,他将会成为他可能成为和应该成为的那个人。

每一次孩子鼓起勇气张口求助,就是对父母的一次信任,而每一次父母的拒绝,都是对孩子至深的一次伤害。

4 孩子被欺负,父母应该如何正确面对?

1 通过同理心让孩子获得安全感

育儿专家杨樾说:很多中国家庭有一种奇怪逻辑,孩子在外面被欺负了,家长总是先数落自己的孩子。

在知道孩子受欺负时,父母不要数落孩子,而是要多方面去了解事情的真实情况,让孩子知道父母是会辨别对错的。

父母要多倾听孩子的想法,主动换位思考,引导孩子多表达自己,从而建立亲子之间的信任关系,这样可以第一时间获得孩子的动向。

父母的这种同理心方法,会让孩子获得安全感。

2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电影《奇迹男孩》中的奥吉,因为天生面部畸形而遭遇学校同学的欺负和排挤。

面对同学们的欺凌,奥吉悲伤无助。

但是妈妈和姐姐一直都鼓励他,说他是独一无二的,注定不会沉默无闻。

正是全家人对奥吉的鼓励,让他感到安全,并且慢慢自信起来,最终他有了面对别人的勇气,也获得了同学们的尊重。

家人的鼓励,给了奥吉安全感和自信,让他自带了不好欺负的气场。

3 要教孩子学会反抗

告诉孩子,遇到别人欺负自己时,第一时间要大声呵斥对方,警告他,自己不是好欺负的。如果呵斥无效,就一定要反击。

著名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在《开讲啦》里面,被一位妈妈问,如果孩子说有人欺负他打他,要不要告诉他打回去。

李玫瑾教授语气坚决地回答:肯定会啊。”

孩子的反击,是在向对方证明自己并不软弱,从而达到阻止对方继续欺负他。

正如李玫瑾教授所说:一个好的父母,不仅要告诉孩子被欺负时要懂得反击,同时,也要告诉孩子在反击时不能伤到对方什么地方。”

所以,在孩子遇到欺凌时,父母一定要正确对待,以暴制暴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教会孩子解决办法才是正确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