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嘴巴甜的孩子一定招人喜欢吗?不一定哦

如果你在街上走路,突然有一个小娃娃,奶声奶气地对你说:"姐姐你好!"关键是这个娃娃长得还非常讨喜,你会不会情不自禁地赞叹:哇!这个宝宝太可爱了!如果我以后生的宝宝像这个宝宝一样嘴巴甜就好了。

嘴巴甜,会讨喜的宝宝大概是很多爸爸妈妈心目中理想的孩子模样。很多父母还会拿别人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比较,觉得自己的宝宝嘴巴不够甜,见了人也不叫,轻易就给他贴上"不懂礼貌"的标签。

不可否认,会说的孩子在很多方面占了优势,如果碰到见面就叫"姐姐好"的孩子我估计也会被萌化。可是,今天见到的一个小孩子改变了我的看法。

今天,去医院探望一位朋友。一个病房里住着三个病人,其他都是各自来探望的亲属,满当当一病房。

大家正聊着天,进来一位年轻妈妈带着一个小男孩。小男孩一进来就满脸带笑,先跟隔壁床的病人说了一声"奶奶,我们又来看你了",看来是熟门熟路了。

接着跟其他两床的病人热情地打招呼"叔叔好""阿姨好",大家也都逗他说话,他应着大人们的话,看起来也就四岁的样子,但是说话逻辑很清楚,大人们的话他都应得上。我心里在想,这个小男孩挺厉害,小小年纪这么老练。

跟大人们聊了一会儿,他看向我这里。还自来熟地跟我打招呼"阿姨好",我说"你好呀"。他问"你是新来的,上次没看到你?"我说"是呀"。他接下来说的话才让我惊讶,"那你来对了,我可以陪你玩"。

接下来,他陪我玩的方式让我有点招架不住。。

"阿姨,你的手机借我用一下,我陪你玩游戏好吗?我玩游戏可厉害了!"

"阿姨,你的包里都装着什么,有巧克力吗?我最喜欢吃巧克力了!"

"阿姨,你家住在哪里,下次我可以去你家玩吗?"

……

除了跟我攀谈,也在每个人之间周旋,当然,也凭借着自己的三寸不烂金舌获得了大人们奖励的各种好吃的。

这期间,她的妈妈只是安静地呆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他在病房里游走,听着众人的夸赞"你家孩子太会说了,嘴巴太甜了"。

我却觉得哪里不对,能说会道一定是他的优点,但是,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后来,我想了半天,终于体会出来,那孩子身上,少了孩子的天真。

他过于热衷和成人之间的攀谈,知道以怎样的方式去讨得别人的欢心,反而显得和他的年龄格格不入。而且,对陌生人没有丝毫的戒备心和界限感,和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也会过于亲热,在平常的生活中还是会有一定的危险性。

凡事有利有弊,家长不用觉得别人家的孩子嘴巴甜就羡慕不已,也不用为自己家的孩子不喜欢和人打招呼发愁。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孩子10岁以下,与陌生人接触时,左脑会产生一种抗拒性信号,从而产生自我保护的潜意识动作。只是观察对方不说话,或是往大人的身后退,其实都是他们在不自觉地保护自己的方式。

而大人在这个时候当众指责孩子没礼貌,指责他不懂事时,不知不觉就给孩子贴了一个负面标签,让孩子感觉自卑。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性格特征,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认为,真正的教育,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不同的孩子,也要顺应他们不同的天性给予不同的引导和帮助。

1. 对于天生喜欢说话,会交际的孩子,当然要鼓励他发展自己的长处,但同时也要树立必须的规则感和意识感,比如不能随便拿别人东西,不要随便和陌生人过于亲密,既是为了让他有正确的社交意识,也是为了培养他自我保护的意识。

2. 对于不喜欢打招呼的孩子,父母首先要接纳他的行为,不要强迫他打招呼,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行为是被理解和包容的,建立安全感。

在平常生活中,父母用自身的行为来影响孩子,遇到熟人主动打招呼,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礼貌用语,耳濡目染,孩子的头脑里也会植入和别人打招呼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而是一种正常的社交行为。

就像一句话所说的,教育,就是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身教永远比言传更有效。

我是兔小乖乖,育儿道路上我们一起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