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诗韵妈妈育儿经,纯优质原创作者
知乎上曾经有这样一个问题引发了众人的思考,它是这样问的:为什么女儿结婚这么大的事,她事前不跟我说呢?
在看到这个问题后,很多知乎大佬都纷纷在下面跟帖回答,有高赞回答也有低赞回答,但不管怎么说,很多人都围绕着这样一个核心进行综合概述——亲子关系。
没错,孩子结婚这么大的事情,理应和父母商量,就算不商量也应该告知父母自己的想法,毕竟这是有关于自己的结婚大事,但是这些孩子却选择了闭口不谈,真的是因为他们性格的问题吗?恐怕这和父母的教育也脱不开关系。
在生活中这类家长不在少数,他们总以我都是为了你好”来捆绑孩子,束缚、压抑孩子,这样一来,就会让孩子有一种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感受。
正是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他们首先隐瞒了自己的情绪,不像父母说也就不会有那么多无端的事生出来了,因此即使是结婚生子这样大的事,他们也坚决不和父母谈论,以免滋生出更大的事来让自己不爽。
但是反过头来想想,为什么这些家长会说出这样的话呢?毕竟还是有血缘关系在的。其实不难理解,这些家长多半正存留在口欲期,通过口头上的发现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以爱为名来捆绑孩子就成为了他们的生活常态。但是他们有没有想过,停留在口欲期的他们会给孩子造成什么负面影响呢?
1.会让孩子缺乏主见。
停留在口欲期的父母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那就是以爱为名。不管他们干什么,都会打着爱孩子的口号来对孩子施加很多要求,那这样一来,就会给孩子造成一种思考上的误区:自己如果不听父母的,父母就会拿这份亲情来捆绑自己,这样一来,就会使自己无地自容。
可是如果听从了父母,自己又会良心不安,自己又会感到不舒服,这是应该怎么办呢?大多数孩子都会选择前者。
而当选择的次数久了、时间久了,孩子就会越来越没主见,越来越听从父母的自己,在面临重大人生选择时也会陷入沮丧和无奈之中。
2.孩子越来越叛逆。
有的家长自以为自己给孩子选择的一切都是正确的,所以总会用爱”一次又一次的捆绑孩子,但是却不知道,孩子叛逆的情绪就会在这一次又一次中被树立了起来。
可能小的时候根本看不出来,但是等孩子长大以后,这种叛逆的想法就会越来越强烈,甚至等到青春期时会爆发的更厉害。到那个时候,父母还能用爱捆绑他吗?恐怕捆绑的越严,反抗的力量就会越强大。
作为父母,当然不想让孩子变成自己的仇人,但是您的某些举动却在无意时间推动着这一切的发生和进行。作为家长,千万不要让自己的口欲期耽误了孩子的成长,更多的应该以一种坦然的心态去看待孩子的一生,难道不是吗?
二、父母不要让自己的口欲期毁了孩子的一生。是的,父母培养孩子的确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所倾注的爱也的确是值得歌颂的。但是歌颂归歌颂,父母不能总一味的拿这件事情来捆绑孩子。
孩子终究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也有自己的生活,要过也有自己的时间需要延续,父母不应该把自己强加到孩子身上,父母越是把双方(特指亲子之间)捆绑的紧,孩子挣脱的力量就会越强大。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父母应该适当的给孩子松松绑,不要总是标榜着爱的名义,应该从一个更客观、更理性的角度出发,如果在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父母很停下脚步倾听孩子的想法,恐怕问题就不会那么严重了,而孩子所受到的伤害也自然不会那么大了。
就像电视剧《小欢喜》中的季杨杨妈妈那样,她在教育杨杨的时候,从来没有以爱的名义去捆绑孩子,更多的,是考虑孩子的想法并仔细询问孩子的要求。
通过这么一交换,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尊重和理解,而相对应的,他也会把同一种的爱给予父母。在这部电视剧播出以后,很多家长都说,虽然刘静的做法很值得学习,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几乎是不存在的。
当这个言论出来以后,许多家长都表示赞同,但我想说,他们只是没有去做罢了,还没有做就否定了自己,这难道不是一种教育的失败吗?其实这种教育模式并不困难,难的是走心与否”,我想这是大家应该努力实现的。
在刘静和杨杨之间,我们看到父母和孩子之间就形成了一种良性的互动,而母亲也体会到了真正的爱的伟大。其实这就是育儿领域的良好范例,作为家长,平时真的应该好好学习刘静的做法。
父母应该适当的给孩子松松绑,不要总是标榜着爱的名义,应该从一个更客观、更理性的角度出发,如果在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父母很停下脚步倾听孩子的想法,恐怕问题就不会那么严重了,而孩子所受到的伤害也自然不会那么大了。当然,若想做到这一点,家长还需要付出长久的努力。
当孩子不听话时,您是否会用爱的名义去捆绑他、要求他呢?当孩子不按照您的轨迹发展时,您是否会将这几年的辛酸血泪史倾诉给孩子呢?其实家长大可不必!口欲期会害了孩子,同样也会害了这份感情。
你会把爱”强加给孩子吗?您对口欲期”这三个字又是如何理解的呢?欢迎说出您的想法,并和我们一起交流讨论。
关注诗韵妈妈育儿经,让我们用最科学,最用心的方式去培养孩子,做有责任心的好妈妈。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就分享给更多人吧。
注:(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