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泡水喝多是否有害
甘草是一味应用非常广泛的中药,有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泻火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等多方面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甘草具有抗病毒、抗炎、保肝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虚、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毒等。 但甘草跟枸杞、大枣等不同,不属于药食两用的范围,过量服用会出现荨麻疹、哮喘、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其雌激素样作用会影响男性的生殖系统。此外,高血压、肾功能不全、水肿、正在使用激素的患者均不宜服用。
甘草的用处和危害
用处:甘草性平、味甜,是一味补气益脾的中药,在中药里面,甘草的作用很多,除具有补气、益脾之外,还具有清热解毒、通淋利尿的功能。甘草能缓急,还能起到对诸药的调和作用。如治疗脘腹拘紧作痛时使用甘草,能使疼痛缓解或减轻。用麻黄发汗时加入甘草,可以去除附子的燥烈之危害。用大黄、葶苈子、二丑时加入甘草,可以使之攻而不烈、不损阴伤阳。除此之外,甘草不具有良好的润肺、止咳、祛痰功能。无论是属寒、属热,或是外感内伤,配甘草及其它止咳祛痰药均可达到止咳祛痰的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甘草中含有甘草次酸、胆碱盐、氢琥珀酸双胆碱盐等物质,甘草次酸有明显抑制咳嗽中枢的作用,而胆碱盐或氢琥珀酸双胆碱盐还具有与可待因相似的镇咳作用。甘草经加工提炼而成的甘草浸膏及甘草合剂口服后,能覆盖发炎的咽部粘膜,能缓和炎症刺激,从而使咳嗽减轻,因此,甘草具有很好的止咳祛痰作用。
甘草的作用颇为广泛,在中药汤剂及中成药配伍中,常用其补气益脾、和中缓急、调和诸药之功效;经提炼和加工后的甘草浸膏及制剂却是一种具有良好止咳,祛痰、平喘作用的药物。因此,甘草是能治疗咳喘的。危害: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甘草主要含甘草甜素,可水解成甘草次酸。甘草次酸的化学结构和作用都类似于肾上腺皮质激素。临床证实,长期服用激素可以引起血压升高等。因此,甘草虽然属于天然植物,相对比较安全,但长期滥服甘草的话,还是会产生全身浮肿、血钠浓度增高等现象。长期的水肿加重了心脏和血管的负担,加上高浓度钠离子对血管壁的损害,最终导致高血压发生。过量食用甘草还可能对消化系统和肾脏带来危害。事实上,古代本草学家就指出过,甘草有“小毒”,一次使用量不宜过多.
甘草的泡茶喝有副作用
甘草(药材名称:Radix Glycyrrhiza),是一种补益中草药。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药材性状根呈圆柱形,长25~lOOcm,直径0.6~3.5cm。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
甘草具有毒副作用,过量应用 导致水肿。同时过多血钾流失引起的低血钾症,导致心律失常,肌肉无力。因此甘草不宜过量饮用。
常喝甘草水好么
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进来研究发现,甘草具有降低高血压的胆固醇以及镇痛,解痉等功效。所以,有高血压病史的人可以喝甘草水;但是,如果常常喝就不好,甘草水过量会使到尿量及钠(sodium,盐含有成份)的排出减少,身体会积存过量的钠(盐分)引起高血压;水分储存量增加,会导致水肿。同时过多血钾流失引起的低血钾症,导致心律失常,肌肉无力。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甘草能致心肌损伤。这些研究结果,早已在西方的医学文献刊出。 适量是可以的,一般每天3~9g,还要注意不宜与京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同用。
甘草和茶叶在一起泡水喝有害处吗?
严格讲甘草和茶叶在一起泡水喝没有害处,甘草被认为是万能草,就是什么药都可以配伍,.利尿通便,消火降温,具体茶叶中的叶酸什么的可能会降低干草的功效,建议还是不要一起喝,这样既没有茶叶那种味道,也会降低甘草的药效,不是很好。
甘草泡水喝对人有好处吗?
甘草分生甘草和炙甘草。生甘草偏清热解毒,化痰利咽治疗咽痛。炙甘草能补益中气,治疗脾胃虚弱。但炙甘草滞中,若本身胃肠有湿,或食滞,服用了会胃肠胀气。生甘草就不会,所以泡水喝的话用生甘草比较好。
甘草子对人体有危害吗?
如果您不是长期的服用甘草是没有甚么害处的,而且效果很好。
有胃炎和胃溃疡的患者慎用。孕妇和怀孕期的妇女慎用,
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但是很轻微,请您放心服用。
甘草 泡水喝 有什么作用和副作用
甘草,中药白搭可治疗许多常见病症。但是不注意,随意地乱用,安全的甘草也有危险的时刻。 说起甘草,大家都不陌生。在中草药王国中,它被尊为君药,应用非常广泛。但须知,甘草毕竟也是一种药,它并非百无一害。有利亦有弊,如果使用不当,也会降低疗效,增加毒副作用。 甘草常用于脾虚、肺虚、气虚、气虚血少的心动悸、脉结代,血虚、阴虚、阳虚者不能用。清 热泻火时,用于热在气分,热在营血不宜。攻下、逐瘀须缓峻者可用,逐水、逐瘀通络、凉血、止血不宜用。外感、咽喉不利尤佳,止咳化痰以及痹症、痈肿疮疡可用,对气逆呕呃、气郁、气滞、食积痞满、甘腻、湿阻中满及水肿者忌用。 甘草中的甘草次酸有类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呈明显的抗利尿作用,大量或长期服用甘草,会引起水肿、高血压、低血钾等症。在《方剂学》中,甘草的使用率为50%左右,而现实的中药处方中,甘草的使用率却达到了80%。可见,甘草随方滥用现象十分严重。甘草配伍不当,会降低药物疗效。如甘草与黄连配伍,小檗碱苦味消失,配吴茱萸,降压作用消失等。 此外,有时甘草在用量上也偏大。《中国药典》规定甘草的用量为1.5~9克,而处方中大部分用量为12~15克。甘草的用量应依病情变化、个体差异而定。单用稍大,久服宜小;补气宜轻,养阴要重;祛痰宜轻,解毒要重;调和药性宜轻,缓急止痛要重。但最大量不可超过30克。 甘草还有生甘草和炙甘草之分,生甘草偏凉,见长于清热、泻火、解毒,调和诸药。炙甘草偏补,补脾益气,缓急养心。二者不可代用。 甘草甜素(GL)是传统中药甘草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多年来一直倍受药学研究者的重视。近年国内外对甘草甜素及衍生物的药理研究又有了新发现,如其抗癌作用及抗乙肝病毒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