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亲爱的妈妈,请不要用你的无能来惩罚我,我真的好害怕

本文由作者原创,欢迎个人转发与分享”

梓悦是一名6岁的小女孩,在今年9月份的时候,在父母的陪伴下,来到小学报名,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

刚开学几天,梓悦还没有适应小学的生活,在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不能集中,有时候还会与旁边的小朋友聊天。

在上体育课的时候,梓悦总是喜欢捣蛋,有时候会将其他小朋友弄哭。听到老师的反映后,梓悦的妈妈十分愤怒。

放学接梓悦回家的时候,妈妈一副严肃的表情,并没有向往常一样,开心地接梓悦放学。

看到妈妈的表情,梓悦知道妈妈生气了。于是一路上,梓悦并没有说话。回到家之后,梓悦妈妈就开始对梓悦大发雷霆。妈妈发脾气的样子,真的好可怕。

梓悦被妈妈吓哭了,然而梓悦妈妈以为梓悦说不得,拿起扫帚打了梓悦一顿。被妈妈打过之后,梓悦课堂上变得乖巧了。

但是,哪个活泼开朗、调皮捣蛋的梓悦已经不在了”,换来的则是沉默寡言的梓悦。

有一次,语文老师布置作业,作业的题目是我的妈妈。梓悦这样写道:我的妈妈是爱的,我也很爱我的妈妈。妈妈不发脾气的样子真美,可是妈妈对我发脾气的样子,真的好害怕”。

NO1.孩子犯错的原因是什么?

1、满足自身好奇心

孩子天生好奇心较强,孩子年龄小,所经历的事情少,对很多事情都比较好奇。正所谓好奇害死猫,真实因为孩子的好奇心,才会导致孩子犯错。

例如:在家里的时候,孩子看到家中摆放了特别的东西,就想看个究竟。但是在看东西的过程当中,往往会将东西打碎,进而遭到父母的惩罚。

2、不能分辨是非对错

在孩子们的心目当中,并没有对与错之分,孩子们并不知道什么事情是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

也正是因为如此,大人认为不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孩子都会去做。例如:孩子在上学的时候,应当要认真听讲。如果不认真听讲,大人就会认为这是不对的。

NO2、孩子犯错父母应当要怎么教育?

1、加强与孩子的沟通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一味以大人的身份去教育孩子。更应当要以朋友的身份,与孩子进行交流与沟通。

掌握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之后再结合实际情况,才能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助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向着更好地方向发展。

2、为孩子制定标准

即便是一名6岁的小孩,明辨是非对错的能力相对较差。为此,对于父母来说,日常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就应当要告诉孩子,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给孩子制定标准,才能避免孩子犯错。

3、提高陪伴孩子的质量

近些年来,经济在发展的同时,来自生活及工作的压力较大。对于现代的年轻人来说,不仅要照顾家庭,还要忙于工作。

现如今,很多家庭都是爷爷奶奶在照顾孩子,父母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因而,对于父母来说,在陪伴孩子的时候,就应当要提高质量。

尤其是要充分利用晚上睡觉时间,在睡觉1小时,父母可以带孩子读绘本。让孩子坐在父母的腿子,一起读孩子喜欢的绘本,扩展孩子词汇量的同时,还能促进亲子关系。

4、多表扬与鼓励孩子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表扬与鼓励。日常的生活当中,孩子把事情做好了,父母应当要表扬孩子。孩子没有把事情做好,父母应当要鼓励孩子。

例如:父母给孩子布置了手工活,孩子如果能按照要求,将手工活完成,父母就应当要给予孩子表扬,让孩子有成就感,让孩子更加自信。

如果孩子没能按照父母的要求,将手工活做好。此时对于父母来说,并不是对孩子斥责,而应当要看到孩子的优点,并且加以鼓励。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犯错是在所难免的事情。面对孩子的犯错,对于父母来说,应当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并找到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

千万不要孩子一犯错,父母就开始对孩子发脾气。其实这是父母一种无能的表现,是父母用自己的无能来惩罚孩子,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