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心理学:孩子起冲突爸爸掌掴怀孕店员,有远见的父母都这样教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仅因为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充当教育者的角色,更是因为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模仿者,孩子日后的行为都能从中看到父母的影子。

近日,在江西萍乡的一所儿童乐园发生了这样一个事件。俩小孩在玩耍的过程中发生矛盾,打起架来。孩子们的妈妈闻声前来,互相指责,这时候,怀孕的店员赵女士过来尝试调解。

其中一位孩子妈妈王女士带着孩子离开了。然而,王女士离开后,另外一位孩子的妈妈打电话,叫来了自己的丈夫。该男子来了之后,质问店员为什么不报警。

店员解释道,她是打算等两孩子安静下来再报警。男子以店员不报警为由,拍了一下存票机。店员担心男子要闹事,便和其他同事说录视频,在她转身的时候,该男子当着孩子的面在店员脸上打了一巴掌。

心理学:孩子起冲突爸爸掌掴怀孕店员,有远见的父母都这样教孩子

孩子打架本是很正常的一件事,而上述的父母采取过激的态度及行为来处理,让孩子目睹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无疑给孩子传达了不正当的观念。我们知道,模仿能力对儿童心理结构的整体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难预料到,如果事件中的父母一意孤行,倾向用暴力解决问题,那么这孩子将会是他父母的缩影。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

不要觉得孩子还小,大人的语言以及行为他们学不来,也没有胆子学。事实上,孩子是天生的模仿者。在人际交往中,在幼儿最初自发发音的基础上,幼儿会模仿成人的语言和词语,并经常受到成人的鼓励,重复与强化。孩子从2岁起,就有了自主意识和判断力。

经常会有家长说,自己的小孩沉迷手机和网络,无论怎么打骂孩子依旧没有改变过来。这时候,父母应当反省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是否也成天抱着手机不放,在与孩子相处中是否只顾玩手机也不跟孩子互动。

为了让孩子安静下来,是否采取了给他玩手机这样一种方式。孩子看到了父母对手机的兴趣,好奇心让他拿起了手机,体会到了手机网络的乐趣,通过这样的模仿养成的习惯一般很难改掉,对家长的教育也不利。

孟母

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常见的有两种模仿。第一种是即时模仿

是指对当前出现的他人行为进行的立即模仿。当小婴儿躺在床上玩耍时,如果我们朝他吐舌头,他可能也会吐舌头;当我们朝他大笑,他可能也会张大嘴巴笑;

稍大的孩子,看到路上驼背老太太走路,孩子可能会在一旁模仿驼背老太太走路慢吞吞的动作;如果看到老太太跳广场舞,孩子还可能兴奋地把舞姿模仿得活灵活现。一看就跟着学的模仿方式我们称之为即时模仿。

父亲

第二种是延时模仿

是指对一段时间之前出现的他人行为进行模仿。孩子模仿妈妈化妆,模仿爸爸抽烟,模仿奶奶偷拿塑料袋,模仿爷爷偷偷倒酒喝等等,这些现象是孩子将看所到的现象内化成自己的习惯和行为。

任何东西都有两面,模仿学习也一样。模仿是孩子学习中一种更为便捷的方式,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利用孩子这个天性进行教育?

孟母

父母要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在《晏子春秋·内篇杂下》记载这么一个故事,齐国大臣晏子出使楚国,楚国楚王想戏弄他,故意将一个犯人从堂下押过。

楚王问:此人犯了什么罪?押犯者回答:一个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对晏子说,你们齐国人是不是都很喜欢偷东西?

晏子回答:橘生淮南又大又甜,一移栽到淮北,就变成了枳,又酸又小,那是因为土壤不同的缘由。

对人而言也是如此。孟母三迁的事例中,孟母为了让孟子寻得一个适合学习的良好环境,不辞辛苦。

孟母清楚明白环境所给人带来的影响是深刻的,长久的,所以她让孟子去接触读书人,在生活中去观察他们待人接物的方式,在人际交往中学习他们优秀品质,在耳濡目染中不断内化自己的行为习惯。

孟母

父母要明确教育的方向与责任

阿基米德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他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父母没有因此忽视对他的教育。阿基米德的父亲费狄亚学识渊博,是古希腊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

父亲为了使阿基米德早日成才,一方面教他学习语言,对他进行各种知识启蒙,另一方面常带孩子去植物园,动物园,培养他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父亲渊博的知识不仅使阿基米德获得了丰富的知识营养,而且充分地开发了智力。

虽然我们绝大多数人成为不了费狄亚,但为人父母,在教育的道路上没有任何理由缺席。也许有家长会问,我没有很高的知识水平,应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

晏子

我们要摒除这样一种观念:有文化的家长才能教育好孩子,没文化的家长就会教出没素质的孩子。其实对于教育孩子,真正重要的还是言传身教。

也许家长的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作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身上总会有值得孩子学习的精神品质,坚毅,好学,勇敢……父母把这样一份精神坚持下去,让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就是最好的教育。我们的孩子们从小如果有好的典型或偶像,那么纵使教育没有提供足够的资源,他依然有成就动机,成功的可能就大得多。

阿基米德

父母要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

列宁夫人克魯普斯卡娅曾说: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为人父母应该在哪些方面规范自己的言行?

首先,父母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倾向用沟通来处理问题。在生活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各式各样的问题和矛盾,如果再这个过程中,父母的态度强硬,反复无常,孩子就会产生无助和恐惧感,久而久之,孩子身上会产生稀奇古怪的脾气。

孟母

其次,父母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父母对孩子有着示范作用,家长不要忽略生活中的小事,孩子许多行为习惯的养成就在这许许多多的小事中养成。

对邻居的一声问候,在公交车上的一次让座,捡起地上的一块垃圾等行为,也许再普通不过,可对孩子而言,这是父母一次次有力的教育。

晏子

此外,父母应当学会爱与关心,让孩子体会到自信。父母要把孩子看作独立的个体,孩子对于世界有自己的认识方式,父母应当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爱他。

在爱他的基础上给予他正确的引导。家长不要强调孩子不如别人的地方,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如别人的方面,家长要做的是帮孩子建立某方面的自信。

晏子

最后,父母的处事要既严谨又和蔼。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在教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环节,在孩子做错事的时候,父母一方面要严厉指出孩子不对的地方。

但同时,应当给孩子改过的机会,当孩子能够把错误改正,家长及时和蔼地给予真诚的表扬,强化孩子行为习惯。禁止用粗暴、辱骂的言行来呵斥孩子。

父亲

父母应当保持终身学习的心态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没有一劳永逸,孩子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行为特征,心态转变等,而这些变化需要不同的教育方法,这就需要父母养成终身学习的心态。父母可通过以下方式保持终身学习的心态:

父母要善于反思。

倘若孩子出现了问题,但是没有特别好的处理方法的时候,尚且可以停下来,思考孩子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从源头解决问题。

父母可阅读更多的相关教育书籍,注重实践。

教育者总结的教育经验,凝结了多年教育的经验。父母可通过这些书籍掌握教育的方法和规律,从而有效影响孩子。

父母应当积极参与相关讲座培训。

学校里会开家长学校以及专家教育讲座,父母不妨抽时间去听一听,或许有所收获。

实践出真知。

父母把学习到的方法和规律运用到教育孩子上,但不能照搬,而是要充分考虑孩子的个性特点,有的放矢进行教育。

店员

很多父母都对教育”这个词理解不深刻甚至错误,有的家长认为对孩子只要尽到养育之责便可,教育那是学校该做的。

有的家长认为,经常给孩子讲大道理便是教育,听不听得进去是孩子的问题……其实,你想你的孩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自己就应当先成为那样的人,走在孩子的前面,身体力行。最好的教育是细水长流,润物细无声。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