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这一届的孩子太难带,不仅仅因为他们脑路清奇、语出惊人,更因为他们怼”起家长来,也是有理有据,自带BGM的!
女孩内心的OS:我忍你们这群没文化”的家长很久了!

我都会用古诗说服人,你们就会嗷嗷嗷地喊,谁想听你们的啊!”

△说起家长,女儿一脸无奈
小女孩妙语连珠,逻辑清晰,家长被训得明明白白的,我听完以后,由衷的感叹:高手,哇,这是高手!

看完视频,朵妈总结了女孩的发言,两个词!
条理清晰,有理有据!
首先,小女孩基于她被家长批评的事实,指出了家长训人的错误。父母只会对孩子大喊大叫,这种教育方式不好。
你们看看动画片里的家长都是怎么对孩子的,不骂孩子,不打孩子,只是批评他们,让他们改正,他们不是好好地改正了吗?”

接下来,她指出了这样错误的做法给孩子带来的后果,并且用案例说话。
很多小孩子跟我一样很调皮也很聪明,他们的父母就像你一样打他骂他,他们是不是越来越笨?被骂笨了。还打?打个半死去哦~”

最后,对于如何教育孩子,小女孩给出了非常中肯的建议:请用文明的方式教育孩子。
你们已经读过小学中学大学,你还不会用好的句子,名句来骂人吗?不会用古诗来骂人吗?为什么还要用粗话来骂人呢?”

看完不明觉厉!
不少网友感叹:这个小姑娘长大了了不得”、是个做辩论选手的鬼才!”


小女孩虽然不到10岁,但是针对家长们只会大吼大叫的教育方式,批评”得我们心服口服!
为什么?
因为女孩表达清晰,重点突出,并且说到了家长的心坎里!

这就是传说中的:会说话的人,一开口就赢了!
不论你是学生怼老师,还是孩子怼家长,或者是在职场员工怼上司,只要你有理并且会表达的人,都能让问题迎刃而解!
前段时间《都挺好》里苏明玉的好口才被刷屏。明玉看似柔风细雨,却句句在点。既能实现自己目的,又能实现双赢局面。

面对蒙太的来势汹汹,只轻声细语几句话,就把这只母老虎打发了。
面对拦路堵人,她微微一笑,也是三言两语就镇住难缠的闹事人。

罗振宇在《奇葩说》里也提到,职场,或者说当代社会,最重要的能力是表达能力。

但在孩子的语言启蒙阶段,不会说、不懂说、说不清楚,常常让父母感到非常焦虑。



确实3岁到6岁是训练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时期,此时学习语言效果最佳,而且获得的语言习惯最容易长期保持下去。
其实这段时间,想要训练他的好口才,重点是:
丰富他们的词汇量以及培养语言思维的逻辑性
在经典的儿童语言书籍——《0-6岁,抓住孩子的语言关键期》一书中,研究儿童语言发育的专家玛格丽特.麦克莱根和安妮.巴克利论证了这一点。

书中反复提到,想要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的2个办法:
一个是描述!描述!描述!尽可能的去描述身边的事物。
另一个是在阅读中聊天,陪娃读绘本不是单方面的输出,要双向沟通。
基于这两点,朵妈把自己经常陪朵朵在家玩的5种语言表达游戏整理分享给大家。通过玩游戏,不断的丰富孩子的词汇量、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孩子的表达力大不同!

给衣服写一个剧本
我特别喜欢和朵朵玩衣服角色的游戏!
首先是孩子本身就很喜欢奇装异服,热爱表演。

另外衣服就是代表一个人,它有大人、老人,还有小孩的,也有不同的款式、颜色之分,不同的衣服都可以代表不同的身份。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你可以收集家里大人小孩的衣服,然后让孩子为每一件衣服创造一个适合它的角色。
如连衣裤的主人是一位马戏团演员,长裙是一位甜美的公主,等等。
当孩子为每一件衣服创造出一个角色后,鼓励他围绕这些角色创造一个故事。
▼在家里搜集出各种各样的衣服

为了让这个游戏更有趣,你还可以请孩子穿上其中一件衣服,扮演相应的角色,表演故事中的情景。
各种玩具编故事
在一个盒子里装满从家里找到的各种物品,要跨越材料、跨越类别,尽可能的去丰富孩子的想象力!
如玩具、工具、食物、衣服——让孩子从盒子里挑选出三、四件物品,然后根据这些物品编一个故事或者童话。

孩子在家的时候,可以用玩具盒,孩子在外面玩沙的时候,你还可以趁机开启沙盘游戏”(sand-tray and sand-play)。
孩子都太喜欢沙!!!在玩沙子的时候,身边总是有很多的小玩具。很多家长就是守在旁边,任由孩子玩沙。
其实你可以引导孩子自由挑选小玩具,摆放出一个造型,创造出一些场景,和孩子一起编一个故事。

相同的动画片,不同的故事
一旦孩子们熟悉了为不同的物品编故事的方法,就可以让他们尝试为《白雪公主》、《喜洋洋灰太狼》,或者其他他们喜爱的动画人物编一个新的故事。
问孩子一些问题,例如:如果白雪公主是你的邻居,又会有怎样的故事呢?”

这些问题可以激发孩子用不同的眼光看待熟悉的角色。
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结局
和孩子一起读绘本故事书,读完后,问问孩子最喜欢故事中的哪个情节,让孩子复述那个情节,并且可以尝试去改编故事。
比如,看了《龟兔赛跑》,问孩子为什么乌龟输了呢?再来一局,你想要怎么样比赛?

培养孩子的表达力,最关键的就是家长陪着孩子一起去描述,去表达。
除了以上在日常的生活中就可以玩的游戏,这里朵妈还介绍一种美国老师经常用的Kamišibai剧院故事。
kamišibai剧院故事
Kamišibai其实是一种日本传统的讲故事和讲故事的技巧(kami - paper图片,shibai - game游戏),但是在美国也非常流行,广泛应用于各种早教机构、幼儿园学校。
它适用于一组图片卡,这些图片卡按故事情节排序并显示关键的故事情节。

与书籍、动画片不同,kamišibai故事是没有台词的,是临时性的,是独特的,全部来自于孩子们自己的剧情创造。

老师或者家长,依次展现一组卡片,引导孩子们一起看图讲故事”。
比如这样一组布鲁姆科找钥匙的故事。
你首先展示第一张,布鲁姆科开心的行走在回家的路上,一轮弯弯的月亮升上来。

但是走到家门口,他发现失去了钥匙。他翻遍了背包,都找不到钥匙,他非常的伤心。

还好布鲁姆科有一群热心的朋友。为了帮助他,他的朋友们从森林的四面八方赶过来,和他一起寻找钥匙。

布鲁姆科能进入他的房子吗?这个结尾都由孩子来创造!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集中注意力去观察图片,并且展开想象力去创造各种可能。一群小伙伴还会不由自主地进行沟通和情感互动,不同的结果让孩子们收获不同的知识和正能量。
参考Kamišibai剧本故事,宝妈们都可以用家里的卡片,和孩子玩一次。它完美的训练了孩子讲故事的能力、创造力、想象力。在这个过程中,宝妈们也可以随时停止画面,进入孩子们创造的故事里,和他们慢下来聊天。

好啦,还在焦虑如何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的宝妈们,你们都学会了吗?
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在于日常陪伴式的重复描述,不停的给孩子创造讲故事的氛围,通过大量词汇量的积累,自然会让孩子拥有超乎常人的表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