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怀孕37周开2指最晚多久能生 怀孕37周了,大概多久要生啊?

怀孕37周宫缩多久会生

为了让孕妇及其家属对分娩有充分的准备,让其了解临产的征象十分必要。孕妇在临产时主要有以下三大信号: 1、孕妇腹部轻松感。初孕妇在临产前1—2周,由于胎儿先露部下降进入骨盆,子宫底部降低,常感上腹部较前舒适,呼吸较轻快,食量增多。但由于先露部下降压迫盆腔膀胱、直肠等组织,常感下腹坠胀,小便频、腰酸等。 2、假阵缩。孕妇在分娩前1—2周,常有不规律的子宫收缩,与临产后的宫缩相比有如下特点:持续时间短、间歇时间长,且不规律,宫缩强度不增加,宫缩只引起轻微胀痛且局限于下腹部,宫颈口不随其扩张,小量镇静剂即能抑制这种“假阵缩”。 3、见红。在分娩前24—48小时,阴道会流出一些混有血的粘液,即见红。是由于子宫下段与子宫颈发生扩张,附近的胎膜与子宫壁发生分离,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与子宫颈里的粘液混合而形成带血的粘液性分泌物,为临产前的一个比较可靠的征象。若阴道出血量较多,超过月经量,不应认为是分娩先兆,而要想到有无妊娠晚期出血性疾病,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疾病。 以上所述只是分娩的先兆征象,只能说明不久就要分娩,不能作为诊断临产的依据望采纳

怀孕37周开2指最晚多久能生

怀孕37周胎盘二级还有多久生

37周胎儿已经足月,宝宝随时可能出生,具体要看胎儿入盆情况。

如有疑问请追问!

满意请采纳!如果能帮助到您希望您勾选【√原创√能解决】

谢谢!

怀孕37周开2指最晚多久能生

怀孕37周了,大概多久要生啊?

可以看清 有些要早些 有些要晚些 但是你的也快了 心理要准备好哦 要注意哦

怀孕37周开2指最晚多久能生

怀孕37周+3天,宝宝多久会生?

你的胎心监测结果怎么样呢?看B 超的结果,孩子已经成熟了,最主要的是,胎盘成熟度已经到Ⅲ°并有部分钙化了,虽然没有完全进入临产阶段,但是已经做好临产准备了,胎位也比较好,下身分泌物较多有可能是羊水有一些出来了。应该已经开始入盆了,近几天最好密切关注胎动和胎心的情况,还有腹部是否出现宫缩,一有宫缩,或者胎动比原来频繁很多的情况就要去医院准备生了。
不规律宫缩是临产的标志,而胎动变得频繁则有可能出现胎儿腹中缺氧的情况了。
祝你和宝宝健康。

孕37+2天什么时候能生啊

37周就算是足月宝宝了,随时都有可能生。预产期一般生理周期的40周,大概就是末次月经+9个自然月+一星期

孕三十二周还有多久生

最好是到怀孕满三十七周以后出生比较好。因为三十七周之前出生的宝宝都属于早产儿,早产儿会存在很多的风险。

孕37周内诊,病历写宫颈尽消,宫口2指,啥时候能生呢?

应该是还有2指长的宫颈吧!我当时30多周的时候是B超查的宫颈,如果低于3cm医生就会提示可能会早产。你37周,如果宫颈还有2指长的话应该是正常的。开2指的可能不大,呵呵呵……个人猜测啊,没依据。

我怀孕37周多是足月了吗?那还要多长时间才生啊?

37周的胎儿仍然在生长,本周宝宝身长51厘米左右,体重约3000克左右。宝宝的头现在已经完全入盆,如果此时胎位不正常的话,那末胎儿自行转动胎位的机会就已经很小了。如果医生发现这样的情况,通常会建议您采取剖腹产。宝宝这时候的头发已经长的又长又密了,但是不必对宝宝头发的颜色或疏密过多的担心,宝宝在出生后随着营养的补充,头发会自然变得浓密光亮。  37周的时候,孕妇会感到下腹部坠胀,这主要是由于宝宝在妈妈腹部的位置在逐渐下降的缘故。也是宝宝在妈妈腹的位置在逐渐下降,孕妇前一阵子的呼吸困难和胃部不适等症状在本阶段开始缓解。但是随着体重的增加,孕妇的行动越来越不方便,有的孕妇甚至会时时有宝宝要出来的感觉。另外有的孕妇还会经常有尿意。这些都是正常现象,不必担心。  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您的是,您的宝宝从本周末起就已经可以称做是足月儿了(37周-42周)。因此从现在开始您要注意休息和保持个人卫生,随时准备和小宝宝见面。  从37周开始,孕妇要每周做一次产前检查。由于胎动开始减少了,您要向医生学习如何测胎心和胎动。医生可以通过B超测量出宝宝的体重,不过在未来的几周中宝宝的体重还会发生变化的。同时孕妇在这几周中身体会越来越感到沉重,因此要注意小心活动,避免长期站立等。  妊娠的3-6个月是脑细胞迅速增殖的第一阶段,称为“脑迅速增长期”。主要是脑细胞体积增大和神经纤维增长,使脑的重量不断增加。第二阶段是妊娠7-9个月,其间支持细胞和神经系统细胞的增殖,及树突分支的增加,使已经建立起来的脑神经细胞,发展成神经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突触接合,以传导脑神经细胞的兴奋冲动。对于人的智力来讲,脑神经细胞树突的增加远比细胞数目的增加要重要的多。  强生专家在这里要提醒您的是,每个胚胎在子宫中的发育是不完全一样的,我们在这里只是给您一个简单普遍的胎儿发育过程的介绍,如果您发现自己的情况和我们为您介绍的有小小的出入的话,请不必惊慌;或者您可以到医院咨询医生并做相应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