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这样训练语文阅读,能力不想提高都难 语文的阅读能力怎样才能提高

发了《这样背课文,就算自己想忘都忘不了》受到了许多家长的关注,有家长留言:怎样加强语文阅读理解?关于语文阅读理解的问题,我一直在思考,它牵涉到的方面比较多:课外阅读的质量和数量,语文课的听讲质量,平时作业练习的质量等等。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慢功夫,网上关于所谓的语文阅读答题模板很多,但是真正用起来并不一定套得上。许多孩子课外阅读量还可以,阅读题没少做,但是考试的时候阅读题得分率就是上不去,孩子郁闷,家长焦急。

图片来自网络。

需要首先指出的是,阅读能力的提高必须以孩子大量的阅读(主要是课外阅读)为基础,才能逐渐生发出超高的语感和对文字语言的敏锐力,而阅读思维模式,由于人个体的差异性,更像是一种自省,是一种大量的阅读积累所引起的自悟。这个过程只能靠自己,外在的帮助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如果理解了这句话,你可能就对语文阅读能力是什么就有了一些认识。

语文的阅读能力怎样才能提高

语文的阅读能力怎样才能提高

家长和孩子最关心的是如何做,能快速见效?我的思路是精做一篇,胜过粗做千篇”,孩子为什么上了那么多语文课,训练了那么阅读题,阅读能力提升慢?我们观察孩子平时做阅读的过程,基本由快速读完,查看问题,查询文本,组织语言这几个环节组成,这实际就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的,能力自然提升就慢,由于目前学生课业负担重,有一部分学生的阅读题要么抄答案,要么拍答案,提高阅读能力当然更不可能了。家长留心,如果孩子平时有抄作业的习惯,一定要制止。

那么,如何具体操作呢?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对于语文的阅读能力,我个人提出一个摩托车理论,或者说语文阅读能力摩托车模型:语文阅读能力就好比一辆摩托车,它的核心骨架部分必须是课外阅读,前后轮是共情能力,油箱是积累量。课外阅读质量和数量上不去,无论如何,语文阅读能力提不高。前后轮共情能力就是读者与文本作者情感的契合度,读者在看着文本时,头脑中展示的画面越是契合作者所描写的情景,所传达的感情越是能和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共振,所反映出的阅读能力水平也就越高,后轮是积累量,就是完成阅读需要的素材量,生字词,古诗文言文,名言警句,做题方法等等。

语文的阅读能力怎样才能提高

下面说通过精阅读训练,快速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具体方法。

1、选择文本。建议选择本省的中考语文阅读题或者孩子所配发的教辅资料上的阅读题。因为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孩子在考试中,尤其是在中考中能得高分。

语文的阅读能力怎样才能提高

2、训练频次和时间。由于初中孩子学习任务重,建议每周一次,每次一节课的时间(45分钟左右)

3、操作方法:(1)默读所选的文本,画出生字,查工具书注音(为了提高效率,可以用智能工具)

(2)默读文本,标注出每一自然段的段落大意,如果能分成大段,可以按照段落归纳。

(3)归纳文本中心内容和情感。(核心环节1)

(4)默读文本,归纳出文本的主要写作方法。

以上4步在做的时候,要求只看文本,不看后面的问题。实际上,学生上语文课,老师平时引导分析课文,一般都做上面的事情,这相当于检验你的语文上课效果,要求你把语文老师教的方法迁移到这个阅读文本来。优秀的学生,可以再加两个环节:画出文本结构草图(思路图)和写出文本语言特点。(千万别说这些,语文老师没有要求和示范过,应该是每节课都做)

语文的阅读能力怎样才能提高

(5)看问题,锁定指向的文本位置,把自然段编号写在问题旁边。(核心环节2)

(6)回归文本,思考文本所传达的意义、画面和情感和问题的联系,并对照中心内容和情感进行修正。(核心环节3,简单的题,一旦锁定文本位置,照着抄或者简单归纳即可)

(7)组织语言,注意语文阅读考试题肯定是按点得分的,根据分值,分点组织答案。(核心环节4)

(8)对照答案,反思自省。错了几个点,为什么错,文本内容没抓住还是情感把握不到位?这样的题型答案的语言组织上有什么共性(建议自己总结模板)如果可以,建议写出订正感悟。

(9)积累本整理。生字词,文本中的优美句子,引用的诗歌、名言警句等等。

说明:1、语文考试时间最多,不单单是因为要写作文,而是出题人要求学生在对文本的细致深入思考和理解上花较多的时间(阅读力简单讲就是对文本的思考力,它需要时间),而不是草率的读过,然后组织出答案。所以对文本认真分析是关键。一般在考试的时候,我们只做上面9个环节中的4个核心环节即可。

2、平时训练,自己订正答案很重要,这里面有一个揣摩出题人意图的训练,还有一个归纳答题模板的训练,尽管出题人的意图不全是是文本作者想要的表达的。但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要学会适应,而用自己做题体会归纳的答题模板(方法)要比套别人给的模板效果好得多。

这样背课文,就算自己想忘都忘不了!

(原创文章,只在今日头条发表,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