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周胎位不正怎么纠正
楼下的放屁吧,这个不一定的, 人不都说7个月定胎位吗,其实宝妈不用太担心的,我7个月去医院做B超的时候,胎位显示左枕前,很好的一个胎位,结果9个月再去做,就成了右枕横,这个胎位很不好,当时我都38周了,医生们的意思都是建议刨宫产,这样大人孩子都平安,可我不死心,回家后每天加紧散步的时间,多走,睡觉的时候坚持左侧睡,到40周的时候再去做B超,(那天离预产期还3天)宝宝不仅转回来了,而且脐带还没绕颈,当天下午做完B超结果晚上就痛,凌晨3天实在受不了就去了医院,医生看了看说已经开了3个骨缝,我就在那等啊,听胎心,痛的躺不住,站也站不起来是坐也坐不下去,胎心还不正常,正常的是120-160 ,我的只有110-130 -疼厉害了吧才到150几,医生说,家属,胎心不太好,是刨还是顺,我说顺,打死我也不刨,也不给我打催生针,就这样到了7点,医院的熟人才上班, 气死我了,这才给我打催生针,打了没2分钟就把羊水给我戳破了,我的个娘,当时我那个鬼哭狼嚎啊。。9点半女儿顺利出生,7斤,所以宝妈千万不要听医生吓唬你(当然找个熟人最好,实在不正咱也不能拿孩子开玩笑),就是吧建议你能顺尽量顺,我病房那个刨的,9天了下床走还得扶着床头,不敢直腰,我当天就能走,4天就出院了。顺对孩子跟你都好。要对自己有信心~
胎位不正如何纠正最快速
胎位不正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做胎位纠正。纠正的主要方法有:胸膝卧式。 臀位、横位、斜位、面产式等均称之为胎位不正,其中以臀位的比例最高。臀位经由阴道生产的危险性高,因为胎儿臀部无法将母亲的骨盆充满,所以生产时,发生脐带脱垂的机会较高,也比较容易发生胎儿缺氧现象,甚至造成胎儿死亡。另外,胎儿长骨骨折、脊髓受伤或母亲产道严重裂伤的几率,也比头产位高出10倍之多。所以,建议此类产妇以剖宫产较为安全。 在孕7个月前胎位不正,只要加强观察便可。因为宫内羊水较多,胎儿有活动余地,会自行纠正胎位。若孕7个月以后胎位仍不正,便要纠正了。 孕妇可用胸膝卧式。要领是解尽小便,放松裤带,跪在铺着棉絮的硬板床上,双手前臂伸直,胸部尽量与床贴紧,臀部上翘,大腿与小腿成直角。如此每日两次,开始时每次3-5分钟,以后增至每次10-15分钟。胸膝卧位可使胎臀退出盆腔,增加胎头转为头位机会。
胎位不正怎样纠正
羊水中的胎儿,由于头比身体重,所以胎儿呈头下臀上的姿势。正常的胎位是胎头俯曲,枕骨在前,叫枕前位;胎儿横卧在宫腔,称横位;臀在下方,坐在宫腔里,叫臀位。横位和臀位,都是胎位不正。即使胎头向下,但胎头由俯曲变为仰伸或枕骨在后方,也是胎位不正。 胎头不正,要设法纠正。纠正的主要方法有:胸膝卧式。 在孕7个月前胎位不正,只要加强观察便可。因为宫内羊水较多,胎儿有活动余地,会自行纠正胎位。若孕7个月以后胎位仍不正,便要纠正了。 孕妇可用胸膝卧式。要领是解尽小便,放松裤带,跪在铺着棉絮的硬板床上,双手前臂伸直,胸部尽量与床贴紧,臀部上翘,大腿与小腿成直角。如此每日两次,开始时每次3-5分钟,以后增至每次10-15分钟。胸膝卧位可使胎臀退出盆腔,增加胎头转为头位机会。
胎位不正,有那些调整的方法?
现胎位不正后不必惊慌,可采取以下措施解决: 1.在妊娠28周前,可以做膝胸卧位操纠正,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做lO分钟,连续做1周,胎位可以转正。其姿势是,在硬板床上,胸膝着床,臀部高举,大腿和床垂直,胸部要尽量接近床面,但要注意做前要松开裤带。 2.用艾卷炙两小脚趾外侧的至阴穴,每日1次,每次l~ 20分钟,连续做l周。注意艾卷离皮肤不要太近,以免烧伤皮肤。 3.如果以上两种办法都不见效,可考虑从外部进行倒转,让胎儿来个180度的翻转,然后用布将腹部包裹起来,维持头位。具体做法是用手在腹壁上摸到胎儿的头后,把胎儿的头慢慢转到骨盆腔里,再把臀部推上去。当然做这种治疗必须由医生来做,如果自己乱来,弄不好,会导致脐带缠在胎儿脖子上或发生胎儿早剥。假如胎儿的臀、足已经伸入小骨盆,倒转困难,或者在倒转时胎心有变化,就不能勉强,那只好让这'固执'的孩子立着生了。 最好还是去医院检查下胎位不正的原因 听医生的
请问一下35周胎位不正,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他正过来呢?
根据医生的要求做纠正胎位操。一般这个时候了很难胎位正。正常小孩的胎位7个月左右就可以倒过来了,8个月了定型了。
我现在怀孕35周了,但是胎位不正。请问有什么办法可以改正胎位?
纠正的主要方法有:胸膝卧式。 在孕7个月前胎位不正,只要加强观察便可。因为宫内羊水较多,胎儿有活动余地,会自行纠正胎位。若孕7个月以后胎位仍不正,便要纠正了。 孕妇可用胸膝卧式。要领是解尽小便,放松裤带,跪在铺着棉絮的硬板床上,双手前臂伸直,胸部尽量与床贴紧,臀部上翘,大腿与小腿成直角。如此每日两次,开始时每次3-5分钟,以后增至每次10-15分钟。胸膝卧位可使胎臀退出盆腔,增加胎头转为头位机会。
如有疑问请追问!
满意请采纳!如果能帮助到您希望您勾选【√原创√能解决】
谢谢!
胎位不正怎么办
常见的胎位不正有哪些 正常胎儿产出的正确顺序应由头部先出来,若是下半身先产出,甚至肩膀、手臂等部位先产出,即称为'胎位不正'。最常见的就是所谓的臀位,亦即胎儿屁股朝向子宫颈口及产道的方向,其他如斜位或横位(胎儿肩部或躯干部位朝向产道)者较少,但其危险性并不小。这只是最粗略的分类,事实上生产时,唯有后脑勺先娩者是最容易生产的方式,其他方式都容易造成生产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危险性或产程的延长。*胎位不正的发生率 胎位不正的发生率,就各个妊娠周数而言,并不相同,甚至于差异相当大。在妊娠前3~4个月内,这些逐渐发育中的胎儿还很小,可以说就是浮游在羊水中,它的方位随时在变,根本无所谓胎位的认定,也就毫无意义可言。在妊娠5个月左右,几乎有将近一半左右的胎儿其胎位不正。随着妊娠周数的增加,胎位不正的比率亦随之迅减。到了妊娠6~7个月左右,胎位不正的比率即骤降到四分之一左右。而在8个月左右时大约只有10%是胎位不正,而到了怀孕9个月时大约只剩下5%左右,这表示在怀孕过程中,约9成的胎位不正会自动转成正常的头下脚上的产位,而且周数越小,机会越大。所以说,在妊娠初期,听到医生告诉你宝宝胎位不正时大可先不必惊慌,因为由以上发生的比率来看,胎位不正本来就是蛮常见的情况,尤其在怀孕初期,甚至多达2~4人之中就有一位是胎位不正者。*胎位不正的发生原因 至于胎位不正的发生原因,与胎儿妊娠周数大小、骨盆腔大小与形状、子宫内胎盘大小与着床的位置、多胎次经产妇松弛的腹肌、多胞胎妊娠、羊水不正常、脐带太短、是否有子宫内肿瘤(如子宫肌瘤等)或子宫先天性发育异常(例如双角子宫或子宫内膈膜)等因素有关。但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胎位不正的原因并不一定可以归类,也就是所谓的不明原因。 一般而言,妇产科医师认为在怀孕36周仍为胎位不正时,几乎就表示诊断确定,虽然有极少数产妇在临盆生产前仍有胎位改变的机会,然而若在妊娠36周时还是胎位不正时,就应该与孕妇充分沟通、讨论,并决定生产的方式。*预防胎位不正的方法 事实上,由以上胎位不正的造成因素可以知道,胎位不正可以说是无法预防的。不过,或许可以经由一些方法来矫正胎位。我们最常建议孕妇尝试的就是在怀孕七八个月之后,在家中施行膝胸卧式运动,经常做可以帮助胎位早日转正。方法是:1.孕妇在床上,采跪伏姿势,两手贴住床面,脸侧贴床面,双腿分开与肩同宽。2.胸与肩尽量贴近床面。3.双膝弯曲,大腿与地面垂直。4.维持此姿势约2分钟,慢慢适应后可逐渐增加至5分钟,10分钟,每日做两至三次。 其实,胎位不正即使不去理会它,到足月临盆时,也不过5%左右仍然维持胎位不正的几率。也就是说,在此之前所作的处置可能是多此一举,也可能徒劳无功。更何况,仍有为数不少的医生认为膝胸卧式运动事实上效果不彰,并且在怀孕时期做这种运动并不舒服且不容易持久,以至于很多孕妇都半途而废。即使如此,大多数产科医生仍然会建议孕妇在不致引起身体不适的状况下,尝试这些行为。但笔者认为并不需要太过于勉强,以免适得其反。*胎位不正是不是一定要剖腹产 胎位不正到底能否自然生产?有些医师认为,孕妇怀孕周数足够,且骨盆腔够大、胎儿体重正常、过去曾自然生产过的孕妇是可以考虑阴道生产。另有些医师则认为为了减少胎儿受伤机会,及避免生产出来的胎儿发生并发症,只要是胎位不正,都建议采用剖腹生产。事实上胎位不正时的生产方法及处置有几种,过去的一二十年来,各大医院的胎位不正孕妇生产的主流为剖腹生产,这是因为多项研究发现,剖腹产胎儿的安全度高于阴道生产,且阴道生产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且难以控制。 若孕妇坚持要阴道生产,在妊娠接近足月时,医师就必须与孕妇仔细沟通及讨论利弊得失,并评估骨盆腔与胎儿的大小以及胎位的状况,在生产时更必须密切监控产程进展,一有产程延长或胎儿窘迫的情形,马上施行剖腹生产或借助器械助产,以确保胎儿与母亲的平安,同时亦应准备完善的急救设备。*人工外转胎位法 当然,另有一种选择是人工外转胎位法。所谓人工外转胎位法乃是针对胎位不正时所作的体外旋转术,这是很古老的方式,出于对安全性的考量,现在已很少在做,其成功率以有经验的产科医师而言约在六成左右。这种方法应保留给有极高意愿想自然生产者来选用,并应慎选病人。此外羊水量必须适中,最好胎儿的背部在两侧、产妇体重适中、而且胎儿之臀部并未进入骨盆深部固定等条件下才适宜行外转术。因为这种倒转术有其潜在危险,可能发生脐带缠绕、子宫破裂、胎盘早期剥离及胎儿窘迫等状况,进而导致胎儿损伤。 人工外转胎位法,一般于妊娠32至34周施行,施行时医生会先替胎儿做超声波,施行前先打安胎药至少10至15分钟议松弛子宫,医师以外力从肚皮外将胎儿转成头位,施行时要持续监视胎儿状况,若施术中孕妇难以忍受疼痛或胎心减速则应立即停止,施术完后应再做详细的胎儿健康状况监视,若无问题方可回家,等产兆发生再到产房待产。*胎位不正会不会产生合并症 一般而言,除了生产方式的改变,胎位不正并不会增加妊娠合并症,例如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但要注意早期破水的情形。由于产道并没有胎头来卡住,因此一旦破水后,特别要注意脐带脱垂或子宫内感染的可能,因为前者容易造成胎儿立即致命的危险。胎位不正经阴道分娩者,需要担心胎儿臀部娩出之后,胎头分娩时可能发生拉扯伤害、难产、窒息或生产损伤等不良后果。横位、斜位等胎位不正更是不可能经由产道分娩,必须及时作剖腹产处置。*结语 所有胎位不正的处理原则,都是以维护母体与胎儿的生命与健康为首要条件。笔者相信,只要规则地接受正规的产前检查,听从产科医师的指示并配合医嘱,不必太过恐惧或过度情绪性排斥而造成压力,并能有充分的沟通,我相信您的产检过程必定顺利,也必能选择出对您最有利的生产方式,生下健康活泼的小宝贝,做个快乐而满足的妈妈
本文摘自于:最好的江西化妆学校江西丽人美容学校 http://www.lrxing.com/?list-622.html
胎位不正该怎么办
胎位不正的原因 大约有3%准妈妈可能胎位不正(臀位) 引起的原因有: (一)早产; (二)胎儿畸形; (三)羊水不正常; (四)胎儿生长过慢; (五)脐带太短; (六)子宫畸形; (七)胎盘不正常; (八)骨盆狭窄; (九)多胎等。故发现后必须详查胎儿与准妈妈的身体状况是否正常。 如何矫正胎位 胎位不正在不同的怀孕周数有不同的发生率。在怀孕五个月时,约有33%的胎儿是属于胎位不正的;而在八个月时,胎位不正的发生率下降至8.8%;到了怀孕九个月时,只有5%左右的孕妇被诊断为胎位不正。这表示,在怀孕中期发现胎位不正的胎儿,大多会在足月时转变成为正常的胎位。 通常,在孕7个月前发现的胎位不正,只要加强观察即可。因为在妊娠30周前,胎儿相对子宫来说还小,而且母亲宫内羊水较多,胎儿有活动的余地,会自行纠正胎位,在孕30周后大多能自然转为“头位”。然而一般而言,若在妊娠30-34周还是胎位不正时,就需要矫正了。 在孕期,胎位不正不会对母儿带来不良影响,但它是造成难产的常见因素之一。不过现代医学完全有办法进行处理。下文以最常见的臀位为例来介绍一些产科矫正方法。 膝胸卧位操纠正 孕妇排空膀胱,松解腰带,在硬板床上,俯撑,膝着床,臀部高举,大腿和床垂直,胸部要尽量接近床面。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做l5分钟,连续做1周。然后去医院复查。 医生为孕妇施行“转向” 如果在孕32周-34周时,胎儿仍未转向,医生就要考虑为孕妇实行外转胎位术,让胎儿翻转,使孕妇能顺利分娩。 羊水量适中、胎儿的背部在两侧、产妇体重适中,而且胎儿臀部并未进入骨盆深部等条件下,才适宜施行外转术。进行人工外转胎位时,医生通常会给予孕妇以子宫放松的药物,然后由医生在B超监测下行外转胎位术 值得注意的是,外转胎位术有一定的风险性。操作时,会导致脐带缠绕或胎盘早剥。因此,在科学技术发达、有条件做剖宫产的地区,这个方法并不流行。 胎位不正的针灸治疗法针对胎位不正,我国有针灸治疗的成功先例。用针刺至阴穴,治疗胎位不正,每日1次,每次l5~20分钟,5次为一疗程,适用于妇科检查诊断为臀位、横位、斜位的孕妇。 事实上,由以上胎位不正的造成因素可以知道,胎位不正可以说是无法预防的。不过,或许可以经由一些方法来矫正胎位。我们最常建议孕妇尝试的就是在怀孕七八个月之后,在家中施行膝胸卧式运动,经常做可以帮助胎位早日转正。方法是:1.孕妇在床上,采跪伏姿势,两手贴住床面,脸侧贴床面,双腿分开与肩同宽。2.胸与肩尽量贴近床面。3.双膝弯曲,大腿与地面垂直。4.维持此姿势约2分钟,慢慢适应后可逐渐增加至5分钟,10分钟,每日做两至三次。 其实,胎位不正即使不去理会它,到足月临盆时,也不过5%左右仍然维持胎位不正的几率。也就是说,在此之前所作的处置可能是多此一举,也可能徒劳无功。更何况,仍有为数不少的医生认为膝胸卧式运动事实上效果不彰,并且在怀孕时期做这种运动并不舒服且不容易持久,以至于很多孕妇都半途而废。即使如此,大多数产科医生仍然会建议孕妇在不致引起身体不适的状况下,尝试这些行为。但笔者认为并不需要太过于勉强,以免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