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小恐龙的力量

在这里记录下慢养育幼儿园的每一天..........


早上,水水很晚才来到幼儿园,手里提着一个小篮子,里面装着塑料小恐龙。

慢养育是不主张孩子玩儿塑料玩具的,我们让孩子们玩儿天然的玩具。但是我们也知道,早上送孩子来上幼儿园有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如果家长同意孩子带上喜欢的玩具,会让送园变得容易一些。所以我们也接纳这件事。等家长离开了,再慢慢收起孩子带来的玩具。

不过水水可不愿意让我们收起他的塑料小恐龙。

水水三岁多,来幼儿园快三个月了。他对分离焦虑比较敏感。说话的声音很小,要离他很近才能听清楚。身体的力量也比较弱。几乎没有和其他小朋友的互动和玩耍。如果我们收了他的塑料小恐龙,他一定会很难过。就让他先拿着吧。

整个上午孩子们专注地听故事和自由玩耍。没有人注意到那些塑料小恐龙。 到了下午,有几个孩子感到有些无聊,看见了水水的小恐龙。

我们能玩儿吗?”几个孩子边说边围了过来。

水水趴在地板上,正玩儿着他的塑料小恐龙,他没有拒绝。于是孩子们围着水水玩了起来。这是第一次水水在游戏中处于中心位置。他也有些兴奋,用自己手里的小恐龙慢慢的试着去顶伙伴手里的小恐龙。那个小伙伴也用小恐龙顶过来。顶了几下,水水放松了,力量也大了些,嘴里还发出轰轰”的声音。咯咯的笑着,和伙伴们顶着。

老师把下午点心准备好了。不过她没有叫孩子们去吃点心。因为她观察到这次玩耍对水水很重要。

又有两个男孩儿看见这里玩的热闹,也凑了过来。

我能玩儿吗?”两个男孩一起问。

水水对着其中一个叫小松的男孩儿说:你不能玩儿”。声音中有些懵懂、有些坚定,还有些生硬。

那个被拒绝的孩子看上去很难过。一位老师想要走过去引导他们一起玩儿。我让她等一等,先观察。对她解释:很明显,水水从小能自己做主的经历太少了,独立的和伙伴互动的体验也太少了,现在他需要体验一下自己在群体中做决定是什么样的感觉。另外,被他拒绝的那个男孩儿,平日里也不和水水玩儿,他几乎把水水忽视了。现在他被拒绝,正好让他意识到水水的存在。”

我们悄悄的观察着,尽量不打扰到孩子。果然,被拒绝的孩子慢慢向水水靠近。其实水水的拒绝没有那么坚决。小松尝试着拿起了一个小恐龙,水水没有说什么。大伙就都玩儿到了一起。

水水有力地跑来跑去,和伙伴顶小恐龙的力量也越来越大。这是第一次以水水为中心的游戏。也是第一次他和伙伴明显的互动和长时间的合作。此刻,他体会到了自己在群体互动中的力量。他和伙伴们玩耍持续了一小时。直到有的孩子说:不想玩儿了。”老师才叫孩子们吃点心。这一次的体验对水水太重要了,从他的表情可以看到,在他的内心有一粒小种子已经开始破土而出了。

在慢养育我们依然会限制孩子们玩儿塑料玩具,引导孩子们玩儿木质的天然玩具。同时我们也会灵活的对待塑料玩具。因为塑料玩具有时能成为孩子们沟通的媒介,甚至起到疗愈的作用。

在教育中,一个大的理论框架能帮助我们理解孩子,同时也会成为我们的一种限制。所以我们要在每一个当下去观察孩子,感受孩子,建立支持的关系。这样我们才能在教育理论的围墙之外,在人性之中与孩子的心灵温暖的互动。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