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空谷幽兰
宝宝和妈妈之间是最为亲密的。在宝宝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妈妈就倾注了自己太多的爱。爱宝宝是每一位母亲的本能,照顾好宝宝也是妈妈的渴望,宝宝更需要妈妈给予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这就出现了大家都推崇的亲密育儿法”。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如何判断并回应宝宝的哭声,这是今天要探讨的。
在带宝宝的不同阶段,我们总是会有不同的挑战,真是有操不完的心。从宝宝刚出生到会说话之前,他们只会通过哭的方式来表达自己需求,这给很多妈妈出了难题,不知道怎么判断,总是会质疑自己的能力,无法完成这种亲密育儿的方式。
孩子的想法如此简单,尽管每个孩子会有差异,我们还是能够找出一些规律,先判断孩子想通过哭表达什么,然后再用合适的办法去回应,不单单是一味地满足,孩子想要的都给,其实这并不是好事。

有研究人员曾说过,母亲对于孩子的需求具有一种天生的判断力,而且孩子也会指导母亲,如果回应的不对,他们会通过大叫、继续哭喊、耍脾气等形式来表示反抗。这里存在一个磨合期,母亲并不用觉得有挫败感,任谁都如此。宝宝通哭声表达的通常都比较简单,经过一段时间观察,亲子之间的磨合,我们都能够回应好。实在无法判断,不知道宝宝怎么了,一个通用的办法就是抱抱孩子,可能他的需求就是如此简单,原则是做出回应比犹豫不决好。孩子哭的时候,这些错的应对方式不可有
有的人会有一些错误的观点,认为不应该惯着宝宝,哭的时候别及时回应,就他们自己哭一会儿,以免以后把宝宝惯坏。
希望家长们都走出这样的误区,几个月的孩子哪有那么多坏习惯,也没有复杂的思想,就算他哭累了自己可以停下来,但是宝宝的内心会很失落。当他再有需求的时候,宝宝会有点灰心,他们觉得没有人理自己,逐渐变得安静起来,这样大家眼中的乖孩子,他内心其实是很不舒服的,因为他没有别的办法来和大人交流。

如果不能较好地回应宝宝,妈妈受的苦真是说不完的。媛媛是一个年轻妈妈,平时爱打扮追求时尚,有了宝宝之后,感觉她很疲惫。原来她的孩子很爱哭,而且是哭得厉害小脸刷红的那种,别说打扮自己了,连洗个澡都要匆匆忙忙的。她试着锻炼宝宝,很久才回应,结果孩子哭得更频繁,不好哄。孩子哭确实是一个难处理的问题,给很多妈妈带来了困扰。
如何更好地回应宝宝的哭声,我要讲的可不光是饿了困了尿床之类,妈妈们要多用点心思,正确地回应,孩子越大,我们看到的效果越好。
第一,宝宝刚出生的几个月时,及时回应。
孩子在这个阶段的问题较少,他们只是吃吃睡睡,遇到的问题很简单,家长只要根据时间段,判断宝宝可能有哪方面的需求,然后恰当满足就好。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回应要及时。这并不是娇惯孩子,在这个阶段,他们的表达方式就是哭泣,等到大一点了,孩子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表达,我们再换一些满足,这样可以锻炼孩子,帮孩子养成独立性。

第二,尽量母乳喂养,这是一种良好的回应方式。
宝宝独自待着会不舒服,缺乏安全感,希望大人多陪陪自己。这时妈妈可以把宝宝抱起来,适当给予母乳,这是对宝宝最好的安慰。我们都知道母乳喂养对孩子的身体好,在心理上也是有所助益的,孩子哭了,能够得到妈妈的母乳,他们非常满足,这是无可替代的爱。
第三,多抱抱宝宝,父母会越来越轻松。
很多家长恨不得孩子赶紧长大,不喜欢他们贴在身上的感觉,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抱一会儿孩子浑身都是大汗淋漓的。但是大家却忽略了,多抱抱孩子会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和爱,建立安全感,就算是在出门的时候,他们会不适应会大哭,只要被父母抱着,孩子觉得家就在这里,情绪会得到安抚。孩子舒服了,以后哭的次数会越来越少。

第四,父母和宝宝一起睡。
很多宝宝跟老人一起睡,或者自己躺在婴儿床里,这不单单是一个决定,会影响孩子的内心。当宝宝哭了,第一时间回应的不是父母,一睁眼看不到妈妈,这会增加孩子的焦虑感,觉得这一切都不对,所以孩子会啼哭不已,一次次地醒来。父母睡在宝宝身边,成为他们夜晚的保护伞,孩子还是会哭,但是很好安抚。
回应哭声是和宝宝在交流,找到规律之后,我们就一直用这样的方式,宝宝心安,父母也会轻松很多。如果宝宝的哭声没有停止,及时调整方法,在这样来回尝试的过程里,很快就能跟自己的宝宝磨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