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哪些育儿方法是错的?
发现错误,应放手尝试,忌大加谴责、恐吓 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可以积累经验教训。许多家长在孩子犯错误时,一味大加谴责、恐吓。其实,犯错误是很好的学习机会。这种做法的出发点是阻止孩子再犯同样的错误,但这样做常常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孩子们或因害怕受责备而不敢冒险,失去学习新技巧的热情和胆量;或产生反叛心理,反其道而行之。如果处理得当,可以将犯错误转变为绝好的学习机会。所以,当孩子想要尝试新事物时,大人就算已经预知会遭到失败,但仍应该让孩子去试试看。 也就是让孩子有机会尝试失败的滋味。有的家庭中,当孩子准备做新的尝试时,家长或是说当心啊……或者干脆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了,这样既剥夺了孩子尝试新事物、获取新经验的机会,又扼杀了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必须要放手让孩子去大胆尝试,进一步获取新的感性经验。 发现优点,应积极肯定,忌抓着缺点不放 父母要有敏锐的目光,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从而肯定、鼓励他们。事物的发展总有两面性,父母的目光千万不能停留在反面,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优点。记得有位老师在评价孩子的作品时,说得非常精彩,对每一幅画都是持表扬肯定态度,当老师拿出一幅画得乱七八糟的画,老师看了看,惊叹地说:“大家看啊,这幅画,他用了多少种颜色啊,我们一起来数数…”我觉得所有的父母都要向这位老师学习,深入挖掘孩子的优点,充分肯定孩子。这样更加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积极性。 有些父母的眼睛总是盯住孩子的缺点,并翻来覆去地讲这些缺点,这样不但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例如:有些孩子有偏食的毛病,父母甚为着急,希望孩子改掉,逢人便说:“这孩子只吃鱼、肉、蛋,蔬菜不沾边……这可怎么办呢?”其实,当着孩子的面数落缺点,更会加剧他的缺点,就会出现越管越糟的现象。 培养习惯,应前后一致,忌随心所欲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往往会制订一些“规则”,如:看电视不能超过半小时、晚上8:30前睡觉、上床后听半个小时故事等等。对于这些规则要保持前后一致,不能一忙把什么都忘了。这样不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在家中所作的决定或规则,所有的家庭成员必须保持一致。否则,就会影响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总之,教育是需要严格的,但更需要宽容。在家庭教育中能注意以上“三应三忌”,将会使您的孩子更加深刻地感到父母的疼爱、信赖和期待,这将是良好家庭教育的开端。
育儿常识
文章ID:35937 巧克力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告营养食品,殊不知,太小的孩子吃太多的巧克力不但起不到补充营养的作用,反而会多身体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巧克力是一种高热量食品,但其中蛋白质含量偏低,脂肪含量偏高,营养成分的比例不符合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在饭前过量吃巧克力会产生饱腹感,因而影响食欲,但饭后很快又感到肚子饿,这使正常的生活规律和进餐习惯被打乱,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巧克力含脂肪多,不含能刺激胃肠正常蠕动的纤维素,因而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再者,巧克力中含有使神经系统兴奋的物质,会使儿童不易入睡和哭闹不安。此外,多吃巧克力还会发生蛀牙,并使肠道气体增多而导致腹痛。 因此,3岁以下儿小不宜吃巧克力,稍大一点的孩子吃巧克力要适量,另外牛奶与巧克力不宜同食,有的家长为给孩子增加营养,常常在牛奶中放些溶化的巧克力或吃奶后再给孩子巧克力吃,这是不科学的,因为牛奶中的钙与巧克力中的草酸结合以后,可形成草酸钙,草酸钙不溶于水,如果长期食用,容易使孩子的头发干燥而没有光泽,还经济腹泻,并出现缺钙和发育缓慢的现象。 编辑:Steve 来源: 好孩子育儿网父母公社
育儿疑问
是这样的,可能孩子情绪爆发的时候,需要家长顺着疏导一下,不是一味地讲道理,想要说服她。而是理解她的感受,她的难受她不能理解的困难所带来的压力,她的负面情绪需要得到排泄,可能您的孩子在遇到困难和难题时,需要家长更多的关心和引导,让她不要如此难受。比如,她特别激动或沮丧时,父母一句孩子你很难过是吗?妈妈理解你,你哭一会就好。妈妈在这里,你觉得难受就说出来,没关系,爸爸妈妈理解你。不是站在旁边教训讲道理,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她的心情她的难过她的伤心,你不会讲那就沉默,让孩子发泄都好,不要堵她教训她。
饭局买单三大忌是什么?
关于饭局买单,要注意三点:领导请你吃饭,不能够让领导来掏钱;该你买单,就自觉趁上厕所偷偷买了,别每次都装作掏钱包手卡兜里不动还空喊不行动;不该你买单,你就可以装傻趴桌上睡觉。
1、谁来买单?
如果是你请别人,那么自然是你来买单,这个很容易就能够明白的事情。
但是如果是别人请你,谁来买单,这个就需要看情况而定了。有时候别人买单,有时候就得你来买单。可能你会说,别人请我,我来买单,这不扯了吗?那这不还是我请人家吗?
注意,如果请你的这个人,和你身份对等,或者是有求于你,那么让这个人买单,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请你的这个人,地位比你高,能量比你大,此时最好是你来买单。
比如,你领导请你吃饭,这个时候,你就不能够让领导来掏钱,而是你来掏钱,这叫懂事,会来事。如果你让领导掏钱,就说明你不懂人情世故。
其实你来掏钱,也是给你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会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说不定给你一个机会,就能够给你带来更多的价值。
2、什么时候买单?
一般饭局买单,可以分为饭前买单,中途买单,饭后买单,三种结账方式。
饭前买单的可能性比较小,因为刚点完菜,不知道够不够吃,后续如果再点,再去结账比较麻烦。中途买单和饭后买单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
如果是你请别人,那么饭前买单,中途买单,饭后买单都可以。如果是别人请你,别人买单,那么对方什么时候买都无所谓。
如果是别人请你,而且这个人比你能量大,地位高,或者你觉得日后能用得着这个人,此时你想买单,那么最好选择中途买单。
因为,如果饭后你抢着和对方去结单,会拉拉扯扯,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对方不好意思让你买单,然后你争不过,别人就把单给结了,就会让你失去一次很好的送人情的机会。
如果你结了这次账,别人就欠你一份人情,下一次你找他办事什么的就会很方便。
3、人情世故体现在细节
通过上面可以看到,请客吃饭,在中途买单是最佳的。你可以在吃饭中途,找个借口出去,然后把单给买了。
另外中途买单的好处就是,如果说饭局大家喝酒,可能到最后都喝的晕乎乎的,可能会被店家坑,多要你的钱。尤其是去陌生的地方参加饭局。最好中途大家没有喝醉的时候买单。
这些人情世故体现在细节方面,本来是对方该买的单,你提前结了,会让对方觉得你还是很会来事的,否则等到大家吃完之后,彼此拉拉扯扯显得有点虚伪,别人就会想:谁知道你是真想买单还是做做样子?
这也能够让对方承你的人情,以后求人办事,也方便。
育儿知识提问?
四五个月吃米粉,蛋黄,烂粥,蔬菜水果泥等软的。六七个月可以吃多点的蛋黄,烂面条,疙瘩汤等。给宝宝吃东西不一定就要在固定的月份吃固定的食物,只要宝宝消化好,大便好,吃什么都可以变化的。我宝宝七个月就开始和大人一起吃饭了,大人吃什么就给她吃什么。
初中家长育儿经验
儿子还是姑娘?记住老祖宗的话:儿大不由娘,女大不由爷。初中男孩比较容易叛逆,实际叛逆也是多数妈妈容易得到的结论——因为妈妈不理解男孩心理,管理方式容易不被接受。我的建议是此阶段的男孩的管理要听从孩子爸爸的意见,并且不能认为爸爸是在放纵孩子——我就是一个男孩的爸爸。
同样,对女儿的管理,要按妈妈的方法。
育儿知识大全 妈妈必知的育儿知识有哪些
育儿知识大全包括了儿科疾病、幼儿保健、孕妇保健、孕期保健、育儿教育等等方面的类容,涵盖了宝宝生活中吃穿住行各个方面,相信妈妈们对于基本的育儿知识还是了解不少的,因此要说的是妈妈必知的、非常重要的育儿知识。
育儿知识大全——喂养知识
说到育儿知识大全,首先要提到的就是喂养知识,熟话说民以食为天,宝宝吃的好,才能长得好。
1、母乳喂养。我们知道宝宝六个月以前采用母乳喂养是最好的,母乳不仅是宝宝最好的食物,也是宝宝天然抵抗力的来源。
2、奶粉喂养。宝宝从六个月之后开始喝配方奶粉,但部分先天体质较弱的宝宝喝奶粉的时间更早,这要根据宝宝的需要来看。
3、辅食添加。一般来说,宝宝添加辅食是从六个月之后开始,本着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由稀到稠的原则添加。
育儿知识大全——生活环境
1、宝宝人小,什么都是跟着父母学,父母要做好榜样,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这样也可以避免孩子学到不好的东西。
2、父母喜欢不顾孩子的意愿,擅自做决定,甚至是强迫孩子,这样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问题,而且也影响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
3、多鼓励孩子,宝宝感受到你对他的肯定,会更加的努力,当然,若是孩子做错了事,就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及时纠正。
育儿知识大全——早期教育
1、早期的教育同样不容忽视,宝宝几个月大的时候就能玩玩具,可以选择益智类的玩具,比如积木、拼图、拼装玩具等等。
2、宝宝如果还太小,可以在家里准备一些动物画册,这样有利于增加宝宝的见识,同时可以多和他说话,多和孩子玩耍。
3、孩子大一些之后,可以给他讲富含人生道理的故事,他可能还听不懂,但会在他心里留下印象,同时让孩子多接触自然。
为什么不要“严父慈母”?
为什么呢? 大凡严父一般没有深究过育儿之道。严父不懂孩子、不理解孩子的行为、也不想静下心来想一想孩子的行为是怎么回事,他也许爱孩子,但是缺乏耐心,他会习惯性的使用当年自己父亲对付自己的法子来对待孩子,为了省事,他用那原始方法去“严加管教”,他从表面现象看问题,打骂过后孩子果然一时变“乖”了,严父于是乐此不疲,继续当他的严父,而且引以为荣,嘲笑其他父亲“养不教,父之过”。尤为严重的是,一些善于诡辩、振振有词、巧舌如簧的人自称专家,居然也在那里推广严父慈母说,让无知的新手爸妈上当,让无辜的孩子受冤受伤,造成人格缺陷,遗恨终生。 这一错误趋势该是刹车的时候了。 孩子出生到三岁左右基本是白纸一张,他/她们是没有缺点和错误的。那些在大人看来的所谓调皮、捣蛋、逆反等等“错误”,要么是孩童成长的必然,要么是幼小肌体的必然,要么是身体不适的自然表现,要么是新生命在用无尽的好奇心探讨周围和世界的必然,而更多情况下,是对大人的不良育儿所表现的自然天聪反应。 在成人世界,任谁对别人严厉都会激起他人的不满,即使是大老板,也要小心对待员工,也要有所顾及,以免遭受不满与愤怒员工的报复,但是作为父亲,本应当是以爱为主导的家庭主要成员,对待自己的孩子却是严厉起来没商量,下命令,颐指气使,吹胡子瞪眼睛,孩子不听?那就等着瞧!不错,严父再严厉,孩子也不会报复,反而似乎过一会儿就忘,严父之道似乎可以继续。然而,儿童世界无小事,大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给孩子树立样板,都在孩子的精神世界烙上了永远的印记和影响。要知道,孩子是十分敏感的,做家长的都知道,孩子两岁时挨过一次打,到三岁还能记住。当然,孩子的记忆力不是持续的,成人后,他们会忘掉两岁所发生的事,因此如果打孩子的父亲在五岁前刹车,将不会给孩子造成终生的不良记忆。如果有人认为就是要严父才对,并且长此以往,一次又一次给予孩子严厉刺激,幼嫩的孩子必然失去乐观心态,变得心理灰暗,到大约八岁直至成年后,即使看再多的“心灵鸡汤”或者卡耐基,他也只是会跟人理论,但却很难改变自己,其行为与心态必定依然是自尊心受损者的态势。 是母亲都爱孩子,母亲看到孩子受了严父的管教,自然心痛不已,原本的母性会无限膨胀,会失去原则,会不分是非去袒护孩子,哪怕孩子撒谎耍赖,打滚要挟,对母亲发脾气,欺负他人,慈母为了给受到严父管束的孩子找补,也不忍心去纠正孩子,于是,受了严父伤害的孩子大都爱母亲,依赖母亲但是又不在意母亲,他们往往会把气恼发泄到母亲身上。而母亲往往对这种来自孩子的侮辱逆来顺受、听之任之,“母爱无边”嘛。于是慈母手下的孩子逐渐变得为所欲为,自私贪婪冷酷,个人意识无限膨胀。 为了逃避严父的责骂或训斥或殴打,孩子必然千方百计在父亲跟前唯唯诺诺、甚至不惜说谎,找借口,找逃避。刚开始,幼小的孩子为了保护自己与生俱来的自尊心,他会伤心、哭闹、抗争。但是渐渐地,孩子发现自己不但无法改变强大的父威,而且自己越是苦恼和抗争,所遭受的耻辱和给心灵带来的的伤痛越大,于是后来,他悲剧性地发现了,只有让自己变得麻木、心硬、混不吝,他才能少受心灵伤害,这虽然是一种自然的心理防御能力,但与此同时,孩子变成了无赖自私的人。 更为严重的是,孩子总要模仿的,尤其男孩,无论他多么不喜欢甚至憎恨自己的父亲,他还是会在言行上不由自主去模仿父亲,这是人为的意志无法转移的,是孩子们的天性。长大后,不论他是否愿意,他都会像父亲那么严厉、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冷酷不仁。如果遇到合适的机会,他会将小时候所遭受的不平发泄给他人,对社会、弱者、家人造成无法逆转的危害。 严父慈母是本能意识的产物,是无需动脑子的简单易行,是缺乏育儿智慧的典型表现,是相当普遍的育儿之道,是最有害的育儿理念。 爱的力量最强大,远远胜过说教和管教。让我们学会用爱、尊重和理解来对待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