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炖好比目鱼?
菜谱名称:家常烧比目鱼 所属菜系:家常菜 制作手法:炖 菜品口味:咸鲜 菜品类型:热菜 制作方法:主料 比目鱼 配料 豆腐、粉条、五花肉 调料 醋、酱油、盐、糖、味精、葱段、姜片、蒜片、花生油 做法 1.比目鱼去鳞,洗净,肚子保留。 2.葱、姜、蒜爆香,炒五花肉,加入醋、酱油烧开,将鱼两面煎一下,加汤,放入豆腐、粉条,调味。 3.中火烧开,小火炖45分钟,转急火收汁至熟即可。 特点 鲜香味美,鱼肉滑嫩。 提示 葱、姜、蒜要爆多一点,火力应为先中火、再小火、后急火。 比目鱼是海里的鱼类,不会有河鱼的泥土味道。它的肉质也很鲜嫩,鱼刺也较少,清蒸红烧都很合适,是我喜欢的一个品种的鱼。 菜谱名称:红烧比目鱼的做法 食材:比目鱼 调料:酱油、糖、姜、鸡精、葱、精制油 做法: 1、处理干净鱼后晾干(或擦干),切成5CM宽的鱼段 2、鱼段放入用姜暴过的油中煎成微黄 3、倒出多余的油,倒入适量酱油、放入糖中火煮5分钟入味 4、最后放点鸡精翻一下、撒上葱花装盆即可 另一做法: 红烧比目鱼 1.将比目鱼(新鲜没有去皮的)买后去皮,除内脏,冲水洗净切块等待。 2.热锅冷油中投入碎蒜苗和姜丝(偏好辣的可以加些辣椒丁)爆半分钟左右。 3.投入比目鱼边爆炒边下醋少许滴去其腥气(不能放太多,否则会有酸味),再下黄酒小半瓶盖吊其香味,爆炒两分钟后用一点点沸水兑老抽倒入,调至最小火焖三分钟左右再揭开,边加入盐及味精边翻炒起锅即可。 比目鱼肉还算细嫩幼滑,味道也算鲜美。借用卢照邻在《长安古意》中的“得成比目何辞死,愿做鸳鸯不羡仙”一句,这道菜名不妨也整个噱头叫愿做鸳鸯不羡仙。总比霸王别姬(王八炖土鸡)的名字强些。呵呵~ 菜谱名称:炸比目鱼的做法 原料: 鲜比目鱼1500克,鸡蛋100克,面粉100克。 调料: 食油250克,雪利酒50克,白醋、精盐、胡椒粉各适量。 烹饪方法: 将比目鱼除肠杂洗净去头尾,切成150克一块,撒上精盐、白醋、胡椒粉、雪利酒腌制约15分钟,沾上一层面粉,再沾上一层鸡蛋液,备用。 把锅烧热后倒入食油,待油温5成时,逐块放入鱼块炸至金黄香熟,即可食用。 特点:香嫩味鲜 菜谱名称:日本料理做法之削比目鱼 削比目鱼:比目鱼(2kg)1/4条,萝卜10cm,青紫苏4块,海苔3cm块,嫩叶10g,酱油适量。 制作方法: 1.将比目鱼三块去骨,剥皮。 2.按图案所示切成5mm厚的鱼片。 3.将萝卜切片。 4.将海苔浸水一晚,煮后浸冷水,捞出切成适当大小。 5.萝卜片盛盘,将鱼片盛在铺有青紫苏的盘上,海苔与嫩叶 、裙带菜为配菜,添酱油佐味。 菜谱名称:四喜鱼卷的做法 【原料】 比目鱼750克。 猪肥瘦肉30克、黄蛋糕末20克、水发冬菇末20克、火腿末15克、青菜末15克。精盐5克、绍酒15克、葱末15克、胡椒面3克、淀粉50克、芝麻油10克、清汤100克、熟鸡油5克。 【制法】 将比目鱼肉洗净少劈成八条长10厘米、宽2.6厘米、厚0.5厘米的条。再由两端向里劈至中间(中间连接),撤上精盐、绍酒、肮渍入味。猪肉剁成细泥,加葱末、胡椒面、精盐、绍酒、鸡蛋、湿淀粉、芝麻油搅匀。搅好的馅分别卷在鱼肉片内(每条鱼片卷四个卷)。在四个小鱼卷内分别按上蛋糕末、冬菇末、火腿末、青菜末、然后放蒸笼内蒸熟取出,整齐地摆在盘内。锅内加清汤、精盐、绍酒、烧沸后撇去浮沫,勾流漓芡浇在鱼卷上,淋上熟鸡油即成。 【特点】 色泽艳丽,肉质细嫩,口味鲜香,造型美观 菜谱名称:比目鱼香菇卷 材料:比目鱼肉、水发香菇、黄油汁 做法:1.将鱼肉放在平底锅上煎至两面金黄,取出放在盘子中间。 2.将香菇的根茎部用煎熟的鱼片卷起来,将香菇的头部放在上面。 3:用胡萝卜条、黄瓜条等装饰盘子,上面撒上一些黄油汁即可。
比目鱼怎么煮
食材明细
比目鱼约450g
大葱适量
洋葱适量
姜片适量
蒜瓣适量
盐适量
糖适量
花椒适量
大料适量
干辣椒适量
鸡精适量
醋适量
料酒适量
酱油适量
制作步骤
1. 大葱段、洋葱、花椒、大料、蒜瓣
2. 这些配料里面加入酱油、醋
3. 加入料酒
4. 汤汁雏形里放入糖、盐、鸡精(味精)
5. 在另取些花椒和干辣椒爆香
6. 锅中倒油,偏多。油热后用干辣椒和花椒爆香。
7. 先用花椒和干辣椒爆香(多辣您自己定)然后把刚调制好的汤汁雏形倒入油中。【这个过程比较危险油点会乱蹦,建议您用锅盖挡着】
8. 爆香的汤汁里加入适量的水。
9. 汤汁中加入啤酒后味道也不错。(可加可不加)
10. 其实这个时候汤汁已经出香味了,烧开。
11. 两条非常大的比目鱼要下锅了啊。
12. 比目鱼下锅,汤汁要没过鱼的。记时10分钟关火。(因为鱼比较大,所以10分钟,如果您的鱼比较小8分钟差不多就ok了)
13. 十分钟后先把鱼从汤汁中捞出。这个时候你会发现汤汁其实还很多。
14. 把汤汁中刚才炖鱼用的佐料都捞出,熬出干净的无杂物的汤汁。
15. 汤汁的量您根据你需要的量自己定。(需要的汤多就少熬会儿)
16. 汤汁熬好后,浇到比目鱼上。
17. 切嫩蒜苗点缀下就完成了。
18. 味道非常的不错。酸甜口(微辣)。
糖醋浇汁比目鱼做法小贴士
比目鱼肉嫩所以您在第一步煮熟的时候,时间千万控制好,最多不要超过10分钟。
比目鱼怎么吃?
所属菜系:家常菜 制作手法:炖 菜品口味:咸鲜 菜品类型:热菜 制作方法:主料 比目鱼 配料 豆腐、粉条、五花肉 调料 醋、酱油、盐、糖、味精、葱段、姜片、蒜片、花生油 做法 1.比目鱼去鳞,洗净,肚子保留。 2.葱、姜、蒜爆香,炒五花肉,加入醋、酱油烧开,将鱼两面煎一下,加汤,放入豆腐、粉条,调味。 3.中火烧开,小火炖45分钟,转急火收汁至熟即可。 特点 鲜香味美,鱼肉滑嫩。 提示 葱、姜、蒜要爆多一点,火力应为先中火、再小火、后急火。 比目鱼是海里的鱼类,不会有河鱼的泥土味道。它的肉质也很鲜嫩,鱼刺也较少,清蒸红烧都很合适,是我喜欢的一个品种的鱼。
比目鱼什么意思
比目鱼(flatfish)是两只眼睛长在一边的奇鱼,被认为需两鱼并肩而行,故名比目鱼。在我国古代,比目鱼是象征忠贞爱情的奇鱼,古人留下了许多吟颂比目鱼的
大比目鱼怎么做?
三吃比目鱼
1、头、尾、骨 剁块侉炖(醋椒口)
2、中段一部分 红烧
3、中段另一部分 干煎
比比目鱼成语意思
缘木求鱼
yuán mù qiú yú
[释义] 缘:顺着;木:树。沿着树干爬上树去捉鱼。比喻方法不对;徒劳无功。
[语出] 《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有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正音] 求;不能读作“qǔ”。
[辨形] 鱼;不能写作“渔”。
[近义] 水中捞月 缘山求鱼 竹篮打水
[反义] 探囊取物 瓮中捉鳖
[用法] 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宾语。
[结构] 连动式。
[例句] 想不用功而取得好成绩;就像~;那是不可能的。
[英译] do things by the wrong method
[成语故事]
战国时候,齐国国君齐宣王想用武力征服天下,孟子劝他放弃武力,采用仁慈的政治措施。孟子对齐宣王说:“大王如果想用武力征服天下,就好比‘缘木求鱼’,结果肯定是徒劳无功,不但达不到目的,还可能造成祸害。”
齐宣王觉得孟子的话很有道理,便听从了他的劝告。
比比皆然 比比:处处。到处都是。形容多。同“比比皆是”。
比比皆是 比比:一个挨一个。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比目鱼要怎么做着吃
1、烤比目鱼: 原料:鲜比目鱼1500克,鸡蛋100克,面粉100克。调料:食油250克,雪利酒50克,白醋、精盐、胡椒粉各适量。 调料: 做法:1.将比目鱼除肠杂洗净去头尾,切成150克一块,撒上精盐、白醋、胡椒粉、雪利酒腌制约15分钟,沾上一层面粉,再沾上一层鸡蛋液,备用。 2.把锅烧热后倒入食油,待油温5成时,逐块放入鱼块炸至金黄香熟,即可食用。 特性:香嫩味鲜。 2、萝卜鱼: 原料:比目鱼450克。 猪肥肉膘25克、面包渣30克。精盐3克、胡椒面5克、绍酒15克、葱6克、姜末10克、花生油200克、香菜叶10克、鸡蛋清15克。 调料: 做法:将比目鱼肉洗净,劈成长5厘米、厚0.3厘米,一端宽3厘米)一端宽1.5厘米的片,共12片。平摆在盘内,撒上精盐、胡椒面、绍酒腌渍入味。再将剩下的鱼肉同猪肥肉膘一起剁成细泥放入碗内,加鸡蛋清、绍酒、葱末、姜末、胡椒面、清水、精盐搅匀成馅,均匀地卷入鱼片内,制成一头粗,一头细如萝卜状的鱼卷,鸡蛋打入碗内搅匀,将鱼卷周身沾匀干面粉,挂匀鸡蛋液,沾匀细包渣,每只鱼卷的粗端插入一根竹签。炒锅内放花生油用中火烧至七成热(约175℃)时,将鱼卷投入炸至金黄色取出。抽出竹签,在竹签的小孔内放入一叶消毒过的香菜叶,整齐摆入,成了!
比目鱼有什么寓意?
比目鱼是蝶形目约600多种卵圆形扁平鱼类的统称,又叫獭目鱼。比目鱼常见于热带到寒带水域,主要是海洋生产,生活在深度的海水中,但有些则生活在淡水中。
比目鱼
比目鱼是一种食肉性鱼类,身体经常埋于泥沙中。有的比目鱼能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体色,比目鱼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两眼完全在头的一侧;另一特征为体色,有眼的一侧有颜色,但下面无眼的一侧为白色。其他特征为沿背腹缘分别具长形的背、臀鳍。鲽科100种,一般两眼位于右侧。鮃科约200种,两眼均在身体左侧。其他主要科有鳎科和舌鳎科。比目鱼的体型各异,小型种仅长约10公分,而最大的大西洋大比目鱼可长达2公尺,重325公斤。比目鱼也是很名贵的食用鱼,如:大比目鱼和大菱鮃。
比目鱼的种类很多,仅我国海域就有50多种。人们把两眼位于身体左侧者叫鲆、鳎,两眼位于右侧者叫鲽和舌鳎。
比目鱼常栖息在浅海的沙质海底,捕食小鱼虾。它们特别适于在海床上的底栖生活。由于它们的身体扁平。双眼同在身体朝上的一侧,这一侧的颜色与周围环境配合得很好;它们身体的朝下一侧为白色。比目鱼的身体表面有极细密的鳞片。比目鱼只有一条背鳍,从头部几乎延伸到尾鳍。它们主要生活在温带水域,是温带海域重要的经济鱼类。
不同种类的比目鱼眼睛移动的路线和方法是不同的,鲆科的两眼长在左侧,鲽科和鳎科的两眼却长在右侧。比目鱼的头骨是软骨构成的。当比目鱼的眼睛开始移动时,比目鱼两眼间的软骨先被身体吸收。这样,眼睛的移动就没有障碍了。比目鱼眼睛的移动是比目鱼的体内构造和器官也发生了变化。比目鱼已经不适应漂浮生活,只好横卧海底了。
比目鱼是名贵的海产。渔业上把它叫做牙鲆。牙鲆的身体一般长25厘米到50厘米,最大的牙鲆有70厘米。牙鲆会根据季节的更替,做短距离的集群洄游。在我国沿海,牙鲆有广泛的分布。黄海、渤海的渔民们用海底曳网捕捞牙鲆。新鲜的牙鲆可以食用或者制作成罐头,牙鲆的肝脏还可以提炼鱼肝油。
比目鱼的两眼而往哪个方向发展不是随心所欲地安排的,而是一代代遗传下来的。正常的,在身体左右侧是对称的。但随着慢慢长大,比目鱼也学着它们长辈的样子,沉到海底,时常将身体埋藏在沙子里,于是两只眼睛就渐渐移到身体一侧,这样对两眼露出沙外观察动物十分方便;身体朝上的一侧颜色变得和周围环境如沙石等的颜色相似,便于伪装;但只要受到触动,身体就会上下波动快速游到另一个地方,一转眼又把身体埋进沙里了。比目鱼一直生活在海底,这就为它们捕食提供了各种便利的条件。比目鱼将身体埋于沙中,伺机捕食各种小鱼、贝乌贼或其他小动物。
关于比目鱼的解释很多,其实古人对比目鱼的认识是有误的,《尔雅?释地》中说:“东方有比目焉,不比不行,其名谓之鲽。”《吴都赋》中又说:“双则比目,片则王余。”(注曰:“比目鱼,东海所出。王余鱼,其身半也。俗云:越王鲙鱼未尽,因而以其半弃于水中为鱼,遂无其一面,故曰王余也。”)
古人之所以将这种鱼成为比目鱼,就是因为它“状如牛脾,鳞细,紫黑色,一眼,两片相合乃得行,故称比目鱼。”前面已经说了,比目鱼确实是一侧有眼,一侧无眼的怪鱼,但并非只有一只眼,而是两只眼贴近在一边,说它“两片相合乃得行”更是大错特错了。
在我国,比目鱼是象征忠贞爱情的奇鱼。在古代就有许多的诗人留下了许多吟诵比目鱼的佳句:“凤凰双栖鱼比目”、“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等,清代著名戏剧家李渔曾著有一部描写才子佳人爱情故事的剧本,其名就叫《比目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