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的情绪总会收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孩子的情绪也会收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也就是说,亲子双方的情绪都容易收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举例来说,父母们在路过某一个补习班时,看到了补习班外面贴着的"今年有......名同学上了名校",就会思考着究竟要不要送孩子去上补习班;又或者,父母的心情本是很好的,但是下班回家看到孩子那张分数不高的试卷,心情一下子的沉了下去;还有,父母总是不自觉地拿自家孩子与他人的孩子作比较,结果总是不尽人意,父母愈加感觉到苦闷和焦虑。
而孩子也和父母一样,似乎也非常容易受到他人情绪的影响。
发试卷时,孩子发现自己考了90分很高兴,但是回到家却没有得到父母的表扬,相反是父母的一连串责问:"这次班里最高分是多少啊?""你这道题目明明可以不错的,你下次可要细心一点啊!"......
孩子在操场上踢足球,不小心把鞋子给甩了出去,引来身旁同学的阵阵嘲笑......以上的很多例子,都能够很好地说明父母和孩子的情绪容易受到别人情绪的影响。
但是,毕竟父母是成年人,还是具备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对于孩子,父母影响要教会孩子去建议"情绪边界",这样才能将孩子拉出情绪泥沼。
"情绪边界"是我们为了保护自己不被他人伤害、操纵或利用而建立的人际限制界限。
从本质上来说,"情绪边界"是一种自我价值的表达,孩子能够回答"我是谁",能够明白自己的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便不会被他人的情绪和评价带偏。
能够建立健康的"情绪边界"的孩子,通常有以下表现:
1、慢一点步入友谊,逐步去建立信任
2、摒弃人云亦云,坚定自己的价值观
3、在存在差异时,互相尊重
4、即便有人不喜欢你,你也要尊重自己
5、明确传达你的需要和愿望,哪怕会被拒绝
6、当你的个人边界受到侵犯时,能够有所察觉
7、理解他人无法预知你的需要
建立了不健康的"情绪边界"的孩子,通常有以下的体现:
构建"情绪边界",将孩子拉出情绪泥沼1、不相信任何人,或是,轻易相信任何人
2、为了取悦他人或被人喜欢而违背自己的价值观
3、为了受人喜爱而尽可能多的付出
4、让朋友控制你的生活,而从不质疑
5、让别人来定义你是谁
6、让自己崩溃或成为受害者,从而获得其他人的照料
7、觉得别人可以预知你的需要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是否能够建立一个健康和正确的"情绪边界"会对孩子本身带来很大的改变,特别是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以及孩子未来的道路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个健康的"情绪边界",能够给孩子带来以下三个方面的好处:
达到心理上的分离,体现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婴儿必须要依赖于父母,是因为他没有独立思考和生活的能力,所以,婴儿离不开父母。但是,随着孩子年纪的增大,孩子也必须要依赖于父母,这是因为孩子没有真正地与父母进行心理上的分离。
因此,当孩子成长起来之后,孩子仍然没有独立生活和思考的能力。这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致命的。
一个健康的"情绪边界"能够帮助孩子做到与父母进行分离。有了这个边界,孩子能够划分父母和他自己,而不是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他人身上。这样,也有助于孩子的独立思考,以及发现自身的自我价值感。
健全孩子的认知,给予孩子安全感我们都听过这样一句话:"最高级的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的。"同样道理,一个孩子的安全感也应该来自于他自己,而不是来源于父母。这也是为什么,有些父母明明很关爱孩子,但是孩子仍然感受不到安全感。
若是孩子能够构建"情绪边界",那么孩子必定会意识到自己的价值感以及存在的意义,孩子会更加愿意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行事。主动的孩子,才会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才能有更加深入的思考。
在获取知识和加深思考的过程中,孩子的认知慢慢地健全,能力慢慢地提升,由能力带来的自信感也会慢慢增加,孩子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丰盈和安全的感觉。
边界意识清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情绪边界"不仅仅是运用在父母和孩子身上,孩子也应该要学着与身边的
人划清界限,这样别人的情绪不会影响到自己,孩子也会更加注重自身的情绪,不会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到他人。
而这份清晰的边界意识,也会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为一个有原则的人是有魅力的人,他很真实,他愿意去告知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藏着憋着。
既然"情绪边界"能够对孩子产生这么多的影响,那么父母应该如何教会孩子去建立自己的"情绪边界"呢?
学会辨别自我感受,让孩子明确"情绪边界"的重要性首先,父母很有必要像孩子普及"情绪边界"的概念和重要性。
"情绪边界"并不是单纯的"我是对的你是错的",而是"我们都是对的,
但是的意见不同,我们要互相尊重对方的意见才行"。明白什么才是"情绪边界",孩子在划定自己的边界时,才能够用一种正确的姿态去表达出来。
父母告知孩子,什么是"情绪边界"的同时,还要教会孩子学会识别自己此时此刻的感受。孩子要为自身的情绪反应负责,并且能够解释清楚反应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识别不可接受行为,列出"边界清单"并鼓励孩子 行动当孩子明白了"情绪边界"的重要性之后,父母还让孩子去识别自己在与别人交往过程中出现的"难受瞬间",引发这些瞬间的对应言语和行为,通常就是孩子的"情绪边界"。
比如说,小花有一点点胖,一天小伙伴对小花说:"你这么这么胖啊,你肯定肯定都吃很多东西,要不然你怎么这么胖呢?"小花听了这个话之后很不高兴。
那么,小花就应该把这个令他不高兴的点记录到自己的"情绪边界清单"中,下次若是还有人这么说小花,小花就应该认真地告诉对方:"听到你说我胖,我的心里很难受,我不喜欢你这么说。"
孩子必须要明白自己设置的"情绪边界",然后再去行动。
运用角色扮演,应对和理解更为复杂的人际关系有时候,孩子制定的某一些"情绪边界"是和不合理的,这时,父母不能随意地改变孩子的"情绪边界",而是让孩子学会运用"共情",试着站在他人的角度进行思考,这样,孩子才会心甘情愿地改变自己的"情绪边界"。
父母可以运用角色扮演,教会孩子应对和理解更为复杂的人际关系。孩子必须要知道,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情绪边界",被触犯"情绪边界"时,别人也会不高兴。
所以,还在在人际交往中,不要忽视了别人的底线,最好做一个细心的人,关注到别人的底线,不小心冒犯了别人,孩子也应该道歉才是。当然,如果别人冒犯了孩子的"情绪边界",孩子也应该向他人指明才是。
健康的"情绪边界"在家庭的和谐生活,与孩子未来的道路发展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去构建自己的"情绪边界",这样才能将孩子拉出情绪泥沼。
我是小E妈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育养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够有助于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孩子能更好地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个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