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上课趴桌睡觉,老师拍照发群警告,妈妈的维护让老师难下台

文丨宋妈说育儿(原创文章,欢迎转载)

在孩子入学后,家长们的教育压力会小了很多,有了老师的加入,孩子所接受的教育内容也更加的丰富。如果家长能够和老师彼此配合,那么相信孩子可以得到更加全面的教育引导。

而事实上,如何做好学校教育的辅助是很多家长所困惑的。比如说当家长们遇到孩子被老师点名批评的场景时应该怎样应对,想必家长们的做法也是各有不同。

孩子上课趴桌睡觉,老师拍照发群警告,妈妈的维护让老师难下台

前几天在朋友圈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名宝妈在家长群中看到了老师发布的照片,照片上一名小男孩正趴在桌子上睡觉。老师配文称:谁家的孩子家长赶快领走,要睡就回家睡去,在学校睡觉算怎么回事,占用教育资源!”老师的言辞很是严厉。宝妈定睛一看原来趴在桌子上的男孩自己儿子。

虽然老师的话让宝妈觉得很气愤,但是宝妈还是平静下情绪,向老师解释道:照片上的孩子是我儿子。孩子睡着了老师的批评是对的!但是我想替孩子解释一下,昨天我发高烧,孩子为了照顾我,又是烧开水,又是下楼买药的,我吃过药就睡着了,孩子自己一个人写作业写到很晚。孩子太累了才会睡着的!”

宝妈发完这段话,其他的家长就纷纷附和称:这样的孩子真是被教育的太好了,我家孩子就只顾着自己,哪还能想到为父母操劳!”,孩子太懂事了,虽然是睡着了,但是孩子情有可原!”看到家长们纷纷称赞,发文的老师也很不好意思,赶紧再次发文:是我没有了解好情况,孩子是好样的!”

显然这位宝妈的做法非常恰当,虽然对老师不分青红皂白的批评很是气愤,但是宝妈控制住了情绪,娓娓道来其中的缘由,既让老师了解了事情的真相,也更好地维护了孩子。家长们在与老师进行沟通的时候也要讲究方式方法。

孩子被老师批评后,家长的应对误区

1)过于袒护

有些家长对于孩子的错误会采取一种视而不见的态度应对。当老师有所提醒的时候,家长会表现出过分的护犊心理”,家长这样的做法不仅会妨碍老师的教育引导,也会影响老师对孩子的看法,更加无法使孩子认识到自身的问题所在。

2)不够重视

当孩子挨批评后,家长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样的态度无疑是对自身教育责任的推卸。认为只要给孩子交了学费,就可以对孩子的教育撒手不管。显然这样的教育认知是存在偏差的。

3)过于焦虑

也有些家长在听到孩子受到批评后,便认为孩子的教育出了很大的问题,于是对孩子的教育越发地严格,这样的态度无疑是一种矫枉过正。家长的教育焦虑被老师的一句批评所点燃。

当老师批评孩子的时候,家长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应对呢?

1)克制情绪,理性应对

当家长听到老师批评孩子的时候,很容易有负面的情绪产生,但是如果家长的情绪过于激动的话,这就很容易造成沟通的不顺畅。家长理性的表达才更加有说服力,更加有助于孩子身上问题的解决。

2)不一味听信,懂得维护孩子

爱因斯坦小时候被老师建议他的妈妈带着他做智力检测,但是他的妈妈并没有轻信老师的判断,而是告诉对方,我的孩子很聪明,他以后会成为大科学家,他不是在发呆,他是热爱思考。

有些家长在孩子与老师之前会选择听信老师的表达,这就很有可能会造成对孩子的误解。当老师批评孩子的时候,家长应该问明情况,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适当地维护孩子。

3)对自身的教育有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分不开的,缺少其中任何一方都无法实现对孩子的教育。

当老师批评孩子的时候,家长们也可以从中反思自身教育上的不足,结合老师之处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接纳老师的教育建议,对于父母教育也会是一种启发。

在孩子的教育中,接收到老师的批评是很正常的事,家长们应该理性地应对,过分的关注或者不予理睬都并非是恰当的应对方式。

从老师的批评中找到教育的方向才是实现了批评效用的最大化。同时,家长也要懂得倾听孩子的想法,因为老师的批评也有可能是片面的,适当地维护孩子,既是对孩子的尊重,也是对教育的尊重。

大家对于老师批评孩子的做法是怎样看待的呢?对于类似的情况是怎么应对的呢?下方留言我们一起讨论。

(文章图片来自网络,与内容无关,如有侵权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