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家庭对孩子的教养,都有不同的版本,父母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他们的观念又千差万别,而小孩却是共同的,他们都想把孩子打造成一个优秀的人,这毋庸置疑。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可能分身乏术,当父母对孩子朝两个方向去拉时,孩子就会出现迷茫、矛盾,不知道该听哪一方,毕竟两位都是至亲。当发现这样的问题时,根源在大人,需要父母私自商议解决。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对一个家庭来说,父母是根,孩子是花朵。花朵的花期不同,需要的养分也不同。如果根与花朵无法很好地配合,双方产生了隔阂,造成了矛盾,这将会影响花朵明天的华丽绽放。
乐乐从小爱动,最让大人苦恼,总是停不下来,别人家的小孩有时很爱动,有时也能静下来。可她倒好,整天都是闹钟模式”。乐乐妈想让她学习舞蹈或武术,可以释放多余的精力,况且孩子也爱唱爱跳,这叫顺势而为。爸爸的观念不同,认为乐乐太调皮,不能继续放大她爱动的个性,担心将来一发不可收拾,他认为应该培养乐乐的心性,让她安静下来,比如说习绘画、胡琴之类的,也能丰富孩子的修养。
父母争执不下,各持己见。最后,他们商量出一个折中的办法,每个人提出一项,给孩子报上,于是给乐乐报了两个班,乐乐一会儿学跳舞,一会儿再学画画。可是,乐乐根本不喜欢这两项,乐乐最喜欢的是打篮球,父母不同意,他们认为这是男孩子的运动,她成了父母手中的提线木偶”。
父母教养方向未形成共识,即便小孩去学了,并未出自本心,小孩容易钻空子”,在家长一争高下时,找到一个突破口,寻求退路。大人不一定能意识到这个环节,未能及时把握机会,提升小孩的意志力,小孩也容易学习一半就荒废了。
家长教育方向起冲突怎么办?
1、定位孩子为中心
让小孩拥有一个出色的人生,父母有责任给其打下良好基础,但要避免从自身角色出发,自己认为小孩应该这样那样。事实上,小孩才是培养的中心,也应从孩子角度出发,乐乐父母认为乐乐喜爱的篮球是男孩子的专属,女孩子不应学这个,这是站在大人角度来考虑问题,并未尊重小孩的意愿。
2、幼儿学习为基础
幼儿学习各项技能,都是在为以后打基础。不管学习画画,还是舞蹈,父母应多正面引导,让其克服困境,培养其持久力,学会控制好自己,父母避免急功近利,小孩成长有一个过程,超越其承受范围,反而适得其反。
3、分歧背后去解决
如果大人教养方式不同,小孩一阵儿听这个,另一阵儿又听另一方,Ta也不知道父母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小孩的诉求无人倾听,大人往往以为小孩欣然接受,但是你们考虑过娃的感受吗?其实孩子只是不想父母生气,委屈求全,这对其认知发展没有好处。
你会干涉孩子的爱好吗?说说你的教育心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