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发育过程
科学家发表文章,公布了人体“五大无用器官”:毛发、尾骨、阑尾、智齿、男人的乳头。但是哲学中有一句经典的言论:存在即是有理。那么这些尚未在进化时被丢弃的“器官”,存在是否有理呢?
将其称作“器官”不准确"器官’的国际统一医学主体概念是具有功能的组织单位,即身体中执行着某一种特定的功能的某一个部分。因此,毛发、尾骨、阑尾、智齿、男人的乳头都不能被称为器官。”
五大部分各有各的用途
那么,抛开概念上的谬误不说,这些人体部分到底有用没有呢?
“说它们没用,是片面的观点,也是比较狭隘的。”而对于人体生长发育的阶段,这五部分还是起到一定作用的。”
这五个“看上去只是赘余”的人体组成部分。他们指出,实际上,这些部分都是或多或少对人体有着某些用处的。
毛发:远古时代,人类的皮肤上有光滑的“皮肤纤维”,一旦激活,上面的毛发就会立起来,让人突然“变大”,从而吓退敌人,而且浓密的毛发也有保暖的作用。但是随着人类的进化,毛发的用途又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毛发包括头发和身上的汗毛等。由于汗毛连接着立毛肌,当汗毛感受到寒冷就导致立毛肌的收缩,从而闭合皮肤上的毛孔达到保暖的作用。如果天气太热,皮肤上的毛孔就会张开帮助人体排热。
另外,头发对人体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我们的大脑来说不仅是保暖,也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重要的是保护大脑。脑的外面是头皮和头骨,如果没有头发的保护,大脑就会露在太阳下,长期被太阳的直射容易受到伤害。
尾骨:一般人不会想到,尾骨是保护脊柱的不可或缺的部分。脊柱连接了人的躯干骨,最上面的脊椎直入颅骨与大脑相连。如果没有尾骨,那么人们摔跤且臀部先着地,很容易将振动传导至大脑,对脑组织造成伤害,于是尾骨的作用就显示出来。尾骨与脊柱底部的骶椎有一段距离,这段空隙就是缓冲,保护脊椎不会直接碰触地面。
即使是自己感觉尾骨“有点长”的人,由于人体的这个部分已经退化得比较完全了,基本看不出来,因此不必多此一举再去掉它。
阑尾:阑尾是令人很头痛的小“尾巴”,经常有人因为阑尾发炎被送进医院。其实阑尾是一个拥有大量淋巴细胞的淋巴组织,它时时监测着大肠中的食物,一旦发现问题就会立即释放淋巴细胞杀死有害物质,保证人体机能稳定。
智齿:远古的人类下颚大,因此口腔内部有智齿生长的空间,而且当时的人类牙齿很容易脱落,这时智齿也就派上了用场。但是随着人类的进化,智齿好像只是徒增人们的痛苦。
实则不然,就像是树木的生长,长期被风吹雨打树木总会出现一些歪斜,这时如果有外力将其固定,那么树木就可以继续保持直立。智齿就是固定其他牙齿的‘木头’。当然,没有木头支撑的树木依然可以存活,智齿也是如此,如果它的疼痛影响了你的生活,就可以选择拔掉它。
男人的乳头:“男人的乳头作为一个性感地带,就性感觉来说还是很有用的!。
男人和女人之所以都有乳头,是因为在胎儿发育的早期并没有性征,只有到了胎儿发育后期,睾丸激素才导致胎儿有了性别,而这个时候,乳头已经发育成形了。“男人的乳头还肩负着美观的任务。”的确,从美学角度上讲,人体每一个对称的部分都对美观担负着很大作用。
这五大部分虽然各司其职,但是如果阑尾、智齿的疼痛影响生活,那么去掉它也不会影响总的人体机能。但是,即使这样,也不能说它们就是没有用的。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人身上的各个部分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胎儿发育过程图
"你去百度图片搜索胎儿发育过程图就好了。
另外,如果你真的很想知道是不是男孩的话,就试试性别鉴定计。美国进口的那种,准确率在98.9%以上。产品的中文名字叫维纳吉斯,你百度一下。我有两个朋友用过,蛮准的!唉,为啥一定要着急知道宝宝性别呢…"
怀孕第1周宝宝发育过程是怎样的?
此时,胎宝宝现在还只是以精子和卵子的状态分别存在于爸爸妈妈的体内。几乎所有准妈妈都是在停经37天以后才能确定怀孕,医学上为了方便计算,怀孕期都以准妈妈末次月经的第一天为起始怀孕。
现在子宫内膜已堆积好,犹如肥活的土壤,为怀孕做好准备。卵子已经开始发育,空的卵泡分泌黄体酮,黄体酮可以让子宫内膜在一个月内厚度达到6毫米,成为一个成熟的卵泡。黄体酮充足的情况易受孕,孕酮水平低时,需要补充黄体酮来保胎。
人的生长发育过程
青少年时期,特别是11岁到18岁阶段,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身高和体重都在迅速增长,对营养物质消耗大,需求多。这时如果营养不足,会出现疲劳、消瘦和抵抗力降低等现象,影响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为此,应注意以下几点:
(1)满足热量的供应:有人研究,青年人热量的需要比成年人要大25~50%,所以要满足热量供给。热量的来源主要取决于糖,而糖的来源主要是主食,而主食上的一些粗粮并不比细粮含糖少,所以主食要做到粗细粮搭配、花样翻新,如水饺、包子、馄饨、面条、馒头、糖饼、米饭、小米、绿豆粥等。这对于补充机体需要的糖分所产生的热量是大有裨益的。如热量不足,还要吃一些热量高的食物,如脂肪和糖类。
(2)要讲究蛋白质的质量:从营养成分来讲,蛋白质对青年尤为重要,因为各器官的发育,“原料”的储存,主要来源于蛋白质,性腺的功能、抵御疾病的能力以及高级神经系统活动,都和蛋白质有关。因而在饮食上,要增加富含蛋白质的蛋、鱼、肉及豆类食物。每天蛋白质的供给量是:13~16岁的分别为80克和75克;16~19岁分别为90克和80克。对青少年的蛋白质的供应,不仅要满足数量,而且还要讲究质量。所以,在膳食中要有1A2的优质蛋白质,至少也应该有1/3的优质蛋白质。
(3)供给足够的无机盐:青少年的骨骼正在生长发育之中,需要大量的钙和磷,如果钙和磷缺乏,可能产生轻度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铁供应不足会发生贫血,碘供应不足,会出现粗脖子病。因此,要为青少年每天供给钙1000~1200毫克。含钙较多的食物有奶类、鱼、虾、排骨汤、鱼汤、豆类等;含磷丰富食物有牛奶、鸡蛋、大豆、鱼类、肉类等;含铁丰富的食物有鱼子、芝麻、蛋黄、动物肝、腐竹、花生等;含碘丰富的食物有海带、紫菜、海鱼等。
(4)供给充足的维生素:青年时期维生素的需要量也是非常大的,特别是维生素A、B、C、D的摄入更为重要。维生素A、D对骨骼的发育起重要作用,维生素B、C则促进生长和发育。每天供给量为:维生素A2200国际单位,维生素D400国际单位,维生素C80~90毫克。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有肝、鸡蛋黄、牛奶等,绿色蔬菜中含的胡萝卜素能在人体内变成维生素A。含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有鱼肝油、动物肝、鸡蛋黄等;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有新鲜蔬菜和水果,如柿子椒、西红柿、豆芽、橘子、山楂等;含维生素B1丰富的食物有瘦肉、肝、粗粮、酵母、黄豆、葵花籽等。=====================青春期营养
------------------------------------------------------------
营养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青少年生理发育尚未成熟,基本的营养需要不如成人稳定,个体差异较大,并有着许多不同的生长类型。青春期是人生突发生长时期,此加速增长现象女孩早于男孩约1~2年,女孩一般在10~12岁,男孩子在12~14岁。体重的增加女孩可持续至20岁,但身长则一般到17岁时即停止增长,但男孩则持续增长时间较长。青春期组织成倍地增长,营养素的供给起着关键作用。
青春期主要营养素的需要:
(一)热量和蛋白质。青春期男子的热量需要比女子高,男:10~12岁应摄入2600千卡,13~15岁2900千卡,16~19岁3070千卡;女:10~12岁应摄入2350千卡,13~15岁2490千卡,16~19岁2310千卡。青春期机体内组织合成迅速增加,如热量供给不足,组织合成受阻,出现营养不良,体重下降。有些女青年为保持身体苗条,有意减少每日热量的摄入,长此以往必造成营养缺乏,影响身体健康。但热量摄入也不是越多越好,否则易患青春期单纯性肥胖病。因此热量每天供给要适量。热量的供给来自机体每天从食物中摄取的糖、蛋白质及脂肪。
青春期对蛋白质需要量个体差异很大,但总的来说青春期对蛋白质需要量是很大的,用于满足机体组织的大量合成。青春期蛋白质需要量不仅考虑摄入量的多少及个体生理状况,而且也要注意膳食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热量摄入多少及其它营养素的摄入情况等因素。青少年男子蛋白质供给量每天不能低于35克,而女子不能低于30克,并应以优质蛋白为主。所以,动物性食品(尤以瘦肉为佳)及大豆制品等能给青少年提供优质蛋白的食物应多吃。
(二)维生素及矿物质。维生素是保证青春期健康发育的得要因素。我国青少年膳食中维生素A普遍缺乏,因为乳、蛋及动物性食品用量少,主要来自蔬菜中的胡萝卜素。青春期维生素A供给量每天不少于700国际单位,才能满足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维生素B1和B2及尼克酸的需要量均随热量摄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紧张的脑力和体力活动期,上述三种维生素需要量也相应增加;所以在考试期间及大强度体育训练期间,应多补充高含维生素B1和B2及尼克酸等食物来满足特殊的消耗。维生素C能促进发育和增加青少年对疾病的抵抗力,防止骨质脆弱和牙齿松动,青少年对维生素C的需要量不低于成人每天75毫克的需要量,新鲜水果及蔬菜多富含维生素C。其它维生素,如VD、VE、VB12、叶酸等对青少年生长发育也是必需的。总之,为避免青春期缺乏维生素,应经常注意动物性食品及新鲜水果、蔬菜的摄入。
钙对青春期生长发育的速度影响很大,青春期身长发育与正常的骨骼发育是分不开的,而骨发育需要大量的钙来参加,一般要求每日钙供给量不少于0.5克。锌对青春期生长发育就更为重要,缺锌引起生长缓慢,严重可为侏儒,第二特征不发育,青春期锌的营养正引起各方面重视。每天青少年应从食物中得到锌15毫克左右,就能满足正常需要。青春期贫血患病率很高,尤其对已有月经的女青少年来说更为常见。其中贫血的原因主要是机体缺乏铁,所以平时青少年多吃些动物内脏(肝为最佳)对预防青春期贫血很有效。碘在青春期营养中的地位也很重要,碘与青少年体内某些生长激素有密切的关系,缺碘后生长发育明显延缓。海产品含碘普遍多丰富,多吃海带等海产品是很好预防缺碘的措施
任何生物体中的细胞,其DNA的编码是一致的,而细胞不同的功能、结构的差异主要是源于这些不同细胞的DNA的表达不同,也就是每一个细胞均具有该生物的完整的DNA信息,但每一个细胞只表达一小部分的DNA。这就可以理解所谓体细胞克隆动物,同一个体不同的部位,克隆出的动物的DNA信息是一致的。植物的克隆就更加简单了,也已经广泛应用与生产中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用很小一块植物的组织,种植在特殊的培养基中,就可以培育出一棵完整的植株。
因此生物发育过程中所有的细胞的DNA信息都是连续的,除了那些发生突变的细胞。
胚胎发育过程????
人胚胎第4~8周或第1~8周的发育阶段(由于胚胎分期法不同所致)。受精卵经卵裂、桑椹胚形成胚泡后,胚胎细胞迅速增长分化为三胚层、胚胎体形、脸形特征以及主要器官系统的雏形的建立。第4~8周的胚胎极易受到有害因子的影响,导致显著的先天性畸形的出现,因而是发育的关键时期。 卵裂及胚泡的形成 是受精卵在由输卵管向子宫运行中进行的。受精后26~30小时开始卵裂,每10~12小时进行一次卵裂,在16~32细胞时开始称为桑椹胚,此时开始到达子宫腔。第4~5天时,形成早期胚泡,透明带溶解消失,胚泡开始侵入子宫内膜,11~12天完成植入。胚泡滋养层细胞迅速增殖,由单层变为复层,外层细胞融合形成合体滋养层,深部的一层细胞界限明显,称细胞滋养层。植入后,滋养层向外长出许多指状突起,称绒毛,逐渐发育、分化形成胎盘。滋养层直接从母体血液中吸取营养供胚胎发育所需。 胚盘的形成及中轴器官的建立 第2周时进行胚泡内细胞团细胞增殖与重排。靠近胚泡腔的细胞形成一层立方形细胞,为胚胎本身的内胚层;内胚层上方的细胞呈柱状,为外胚层;两层细胞紧密相贴形成椭圆形的二胚层胚盘。胚盘下方内胚层延伸,形成卵黄囊内层。胚盘内胚层构成卵黄囊顶壁,胚盘上方外胚层与滋养层间出现腔隙,逐渐扩大成羊膜腔。胚盘外胚层构成羊膜囊底壁,羊膜囊其余部分来自滋养层。胚盘上原条的出现与退缩,标志着中胚层的形成与三胚层胚盘的建立。中轴线的中胚层形成脊索。在脊索头端前方及原条尾端后方各有一圆形区,没有中胚层进入,内外胚层紧密相贴,分别称口咽膜及泄殖腔膜,为以后形成口腔和肛门的部位。脊索诱导其上方外胚层增厚形成神经板,进而形成神经沟及神经褶,神经褶在背中线愈合形成神经管。神经管头端与尾端尚未闭合的孔,称前、后神经孔,于第4周末全部闭合。 体形的建立 三胚层所构成椭圆形扁平胚盘,由于其中部细胞生长迅速,周缘向腹侧卷折,分别形成头褶、尾褶及腹褶。头、尾、腹褶进一步卷折向中央收缩,在胚体腹侧与尿囊及卵黄囊柄的附着点形成一圆柱形脐带区。胚胎由盘状逐渐形成头宽尾细的圆柱形,胚体悬浮于羊膜腔内羊水中。上、下肢芽于第4周先后出现,至第8周末,肢芽的各区段明显可辨,手指及足趾形成。外生殖突出现,但尚不能分辨性别。 颜面及感官的形成 颜面造形始于第4~5周;形成5个隆起,第7周面突移动,开始形成颜面;第8周形成具人脸特征的颜面。眼、耳、鼻等感官形成并定位。 三胚层的早期分化 中胚层 中胚层分为三部分,在脊索两旁的中胚层为轴旁中胚层,其外方为间介中胚层,最外侧为侧板中胚层。第3周末,两侧轴旁中胚层增厚并分节,形成体节,致使体表形成许多小的隆起,第5周末,44对体节全部形成。每个体节将分化形成生骨节、生肌节及生皮节。它们分别形成该体节段内的软骨、骨、肌肉以及皮肤真皮。间介中胚层形成泌尿生殖系统。侧板中胚层由于中间出现腔隙而分为两层,紧贴外胚层的中胚层称体壁中胚层,将分化为体壁的骨骼、肌肉和结缔组织等;围于内胚层周围的中胚层称脏壁中胚层,将分化为内脏器官的平滑肌、结缔组织和浆膜等。二层之间的腔称原始胚内体腔,以后分化为心包腔、胸腔及腹腔。 内胚层 随圆柱形胚体的形成,内胚层卷折形成原肠,为消化和呼吸系统的原基,将分化为消化管、消化腺、喉、气管和肺的上皮以及甲状腺、甲状旁腺、胸腺、膀胱及尿道等的上皮。 外胚层 神经管头区迅速生长,形成5个脑泡,神经管向腹侧弯曲,使胚胎呈“C”形。在神经管形成时,两侧神经褶外侧的外胚层细胞与神经褶脱离,形成位于神经管背外侧的细胞索,称神经嵴,以后分化为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节及肾上腺髓质等。位于体表的外层将分化为表皮及其衍生物,一些器官的上皮组织。 至第8周末,体内主要器官系统雏形结构均已建立,可区分出头、面、颈、躯干及四肢,胚胎初具人形。
人体胚胎发育全过程〈文章〉
人的受精作用是在输卵管的上段完成。当受精卵在输卵管中段时,胚胎发育就开始了。受精卵一边进行卵裂,一边沿输卵管向子宫方向下行,2~3天可到达子宫。那时的胚胎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中空的小球体,称为胚泡。
受精后约一周,胚泡植入增厚的子宫内股中,这就称为妊娠。胚泡不断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的分化而长大,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胚胎本身将来发育成胎儿;另一部分演变为胚外膜,最重要的是羊膜、胎盘和脐带,胎儿通过胎盘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在前两个月中,胚胎继续细胞分裂、分化,产生各种细胞,组建各种组织、器官,这是发育中的稚嫩和敏感时期,对各种外界刺激的抵抗力、适应力很差,要十分注意安全,包括孕妇服药、接受辐射或接触其它有害因子等都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到第三个月末,各器官系统基本建成,已称为胎儿。
以后主要是增大和少数结构的改变,这时抵抗能力增强,但如不注意,仍能发生流产;第5个月之后,就比较安全了。由于胎儿迅速生长,母亲的负担日益加重;一般到280天左右,也就是九个月多一点(常说“十月怀胎”实际上不准确)将发生自然分娩。
整个胚胎发育过程大约需要几天
人类正常的妊娠时限大约是40周,医学上常以最后一次月经的第一天为计算预产期的开始时间,正常的怀孕时限大约是265天左右(指卵子受精的那一天开始计算),排卵是在月经的中期,所以40周(280天)妊娠比实际卵子受精开始计算的怀孕时间多2周.妇女的月经若以28天为一个月经周期,那么280天妊娠即相当于十个孕月(28天为一个月经周期)或十个月经周期的时间,故有十月怀胎之说法.
胎儿发育情况
体重预测宫高乘以腹围,然后加减200g
你说你有38周,但羊水只有3.5,太少了,属于羊水过少,至少要有7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