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为什么我不建议以零花钱驱动孩子做家务

教导孩子学习履行自己的责任,是我们做家长不可推脱的重要任务。但是如今却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即父母会用金钱奖励的方式鼓励孩子去做家务,或者孩子会以要求获得零花钱的方式决定是否做家务。在探讨这个问题合理与否之前,我想这里面包含着父母需要正视的两个方面的责任:教导孩子对于工作的责任以及对金钱的责任,这涉及到孩子对于工作与金钱的认识是否是合乎真理的,而不仅仅是合理与否的问题。

为什么我不建议以零花钱驱动孩子做家务

零花钱这个概念与成人世界的理财、酬劳并不是一个概念,因为作为孩子,他们需要通过零花钱建立起来的是一种对于金钱来源与使用的认知,零花钱只是一个帮助他们的认知建立起来的媒介,是为了帮助孩子学习节制与区分必要”与想要”的机会,而不应该将零花钱作为劳动补偿。同样,家务活这个概念也与职业并非同一个概念,对于孩子而言,他们更多需要的是通过家务活这个媒介,去认识他们对于工作的责任,以及工作本身的意义与目的是什么。倘若将做家务与零花钱这两件事情联系起来,并且在实际中如此操作的话,长久下来会让孩子以功利主义的态度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而削弱了他们对于其背后责任的思考与操练。

工作最重要目的与意义并不在于获得报酬,而是在于作出贡献,而报酬是作出贡献的附属奖励,是根据作出贡献的多少而获得的酬劳。这就是为什么我不愿意将孩子的零花钱与做家务联系在一起,因为这种联系其中的功利主义因素太多了,会让孩子看不到对于工作而言,其中更有意义的那一面。相反,我们会向孩子解释,做家务的过程可以帮助他们学会顺服,以及学会承担部分的家庭责任,以保证家庭的有序与丰富,以及他们对于比家庭更大的社会结构的责任。这部分德行的教育,是更重要的。

家务活

这样教导下的孩子在面对一定程度上的家务活时,并不会以埋怨的态度对待,而是会借此机会来认识自己的价值:他们既会知道自己的贡献对于家人而言是被需要的,也会知道自己是被重视的。从一个长远的角度来看,当孩子们面对自己未来可以选择的职业时,他们便不会以报酬作为选择职业的标准,而是以自己能否为某一个领域做出不一样的贡献,或者能否为某个目标给出一个可行方案作为思考惯性,这样被训练下来的孩子,幸福感是会增加的,因为那种被需要感和使命感远比报酬数目的多少更让他们获得价值,也是无法用金钱可以衡量的。

功利主义

而对于零花钱的给与,则是额外的。我们会根据孩子的年龄给他们相应的零花钱,金额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直到他们有足够的能力自己赚钱。他们也可以自行支配自己的零花钱以及其他储蓄,自行决定购买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是前提是要告诉我们他这样支配的原因,我们不会为了满足他的欲望而轻易增加零花钱的数额。这样可以慢慢培养孩子对于金钱的认知,这个过程中也会逐渐涉及到理财、使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