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就是这样,你越相信他,他就越积极地努力积极奋进

本文乃作者传奇王者归来1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源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责任和其他道德原则一样,不能只靠语言来教导,而只能由来自外部世界的孩子来教导的经验中取得。孩子在生活的各种环境中,对自己喜欢的人进行模仿,从而塑造自己的品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眼中,父母具有绝对权威,父母的言行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父母做事总是丢三落四、不守诺言、推卸责任,那孩子就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日本有专家建议:应让孩子们饲养小动物、种点花草,一点一滴地培养他们的耐心与责任心,并将这种感情迁移到对待其他人和事物上。 事实证明,这种教育方法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能够促使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

孩子饲养小动物培养责任心

有一位母亲这样向人诉苦:我的儿子丁丁今年12岁了,可是他的胆子却比同龄女孩还小。晚上不敢一个人睡,每次都得等他睡着后,我们才能离开他的房间。 天一黑他就不敢出门,所以我们晚上从不带他出门。如果想出去,必须把祖父母留在家里陪着他才放心。我们真纳闷,怎么一个孩子会那么胆小?当然,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处在发育过程的孩子会对某些事物产生恐惧,如怕动物、怕黑暗甚至怕人。恐惧有其积极的一面,恰当地运用孩子的恐惧心理,可以实施教育,使他们的行为规范化。如孩子对做错事会产生恐惧,可以因势利导,利用孩子对不及格成绩的恐惧,鼓励孩子认真学习。

孩子太胆小,需要陪着入睡

但是,如果孩子经常处于恐惧状态,整天提心吊胆、谨小慎微,就会大大影响他的正常生活。许多孩子都有胆小的表现,例如:不敢在陌生人面前讲话,客人来的时候,他们躲在角落里一句话也不说,父母叫出来也躲躲闪闪;不敢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更不敢向老师提出问题,甚至老师点名叫他回答问题,也难于开口,或者声音细小,匆匆结束;不敢一个人待在家里,总说害怕,怕什么也说不清楚;不敢一个人上街办点儿事情,依赖大人,自己不敢单独去做;晚上不敢出去,即使是很短的时间,也很短的路,也很害怕;不敢被孩子欺负的时候大声说理,更不敢反抗,一味忍受,回家哭。

胆小的孩子被欺负了,只会默默哭

一般来说,儿童的懦夫性格的形成主要与家庭教育有关,特别是以下方面:当孩子调皮捣蛋时,家长为了制止孩子胡闹,经常恐吓孩子。虽然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孩子安静下来,殊不知,这些话对于一个辨识能力不强的孩子来说,会带来相当大的心灵创伤;很多家长对孩子要求很严格,当孩子没有达到父母的成绩时,他们会严厉地责骂他们的孩子,责骂他们的无能,甚至打他们的孩子。这样做么这大大降低了孩子的自信心。 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多利用时间好好学习,甚至剥夺了孩子除学习以外的一切自由。长期发展下去,孩子的活动范围就特别小,甚至不敢和人打交道,怯懦的性格就慢慢形成。

家长严厉地责骂他们的孩子

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许多父母对孩子的一切大包大揽。 有人这样描述一些溺爱孩子的家长的举动:饭不用他自己盛,生怕烫着;苹果不用他自己削,生怕伤着;路不让他多走,生怕累着;高处不让他去,生怕跌着;学骑自行车,父母双双跟着扶着,生怕摔着 。这样做实际上是在暗示孩子,你什么都不能做,孩子自然会严重依赖他们的父母;父母经常向子女灌输谦卑”的思想。我们经常听见一些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说:我们家穷,也没什么本事,要少出头露面,吃点亏就吃点亏。在这种意识的指引下,孩子就会产生对外界的恐惧心理。家长的这些行为都在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发展。

溺爱孩子的家长

家长可以尝试着鼓励孩子走向社会要改变孩子的懦弱性格,父母应该有意识地创造机会让孩子出去和别人交流,让他们走向社会,与外界接触,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带他们走亲访友,去各地旅游,以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应鼓励与孩子们玩耍,接触,并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内向懦弱的孩子不喜欢多说话,不善于争吵,父母应该为他们的孩子创造条件,并让他们有机会大胆地讲话。孩子不敢在生人面前讲话,每当客人来时,家长应让孩子与客人接触,让客人有目的地发问,一回生,二回熟,可逐渐改变孩子的懦弱性格。此外,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多独立思考和表达意见的机会。

带孩子去旅游,增长见识

当孩子受到别人嘲笑或欺负时,父母应教导孩子认识到大多数取笑人的行为是很无聊的,阻止嘲笑的最好办法是先发制人,聪明的嘴牙是有效的武器。帮助孩子学会灵活、灵活地做出反应,不要盲目让步,而是要勇敢地捍卫自己的尊严;孩自信是相信自己的一种心理状态。一个自信的人往往敢于创新,自强进取,勇敢地面对未来。 在娱乐过程中,孩子往往有属于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见解,与成人不同,家长应尊孩子的意见,不能粗暴地按自己的意愿指责孩子,那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勇敢地面对失败,分析失败的原因,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勇敢地向成功迈步。

参考资料:《成为孩子信赖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