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香妈妈(原创文章,欢迎转载)
上班出门,街角左拐的时候看到一个小男孩在大庭广众之下随地小便。而这位男孩的妈妈似乎并不在意,反而在催促着孩子:能快点吗?”我不禁有些怀疑,这个孩子从小真的受过良好的教育吗?
古人云:家风正,则子正;家风不正,家门不幸。
很多孩子正是因为家风不正,没有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行为劣迹斑斑。就连许多教育学者也不得不承认家风的重要性,一个家庭的家教和门风,藏着孩子的秉性和教养。
什么是才算优质家风?
家风”也可以被称之为门风,指的是家庭中代代相传的一种风尚,也可以理解成家庭中的氛围, 家风是为家庭中的后代建立的价值标准。
▶举个例子:
过去老一辈的人总是会约束年轻人的行为,让他们懂得节约,懂得礼貌,做人要有教养。我们就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些年轻人在外界生活的时候会省吃俭用、做人厚道、而且待人有礼,这就是家风的体现。
反之,那些家风不正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往往都是虚伪的、冲动的、嫉妒心强的、浪费的、有失体面的。

不论是古人的教诲还是当今教育学者的理念,家风无处不在。只是我们看到的家风有好有坏,因而会觉得有些人的素质高,有些人的素质低。
家风只要有延续,那么就一定会形成一种独立的风貌。这种无形的精神风貌和看不见的风尚习气,以隐藏的状态存在于特定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家庭成员的每举手投就已经反映出了一种习性,这就是家风。
家风作为代代相传的一种行事方式,是需要不断地延续才会保存至今。没有长期的过滤和沉淀,就不可能形成传统。
家风不同于代代相传的道德原则和生活方式,这是一个家庭的特征。虽然一旦形成,它便将成为教育的资源,也会影响到家中的孩子。
仅仅通过熏陶,就能够让一个家庭获得从家风中传来的精神气质。然而这种气质只有通过沉浸才能获得,是没有办法引导的,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意义。
《魏书》第91卷中的渐渍家风”就非常生动的诠释了这一过程。
一般来说,家庭规则可以被视为教育家庭成员的教科书,而家风是长期教育所留下来的产物。

古人云:爱子先当训子。”无规矩不成方圆,过分溺爱孩子会让他们走上穷途末路。
▶举几个例子:
当时轰动一时的李天一”事件实际上是李双江夫妇对儿子的溺爱和纵容。李天一的父母尽最大努力保护和纵容着自己的孩子。即使在李天一被监禁后,梦鸽也试图请律师为他儿子的清白辩护。
王欣逸,曾经是一个受欢迎的台湾童星,因为家庭教育的原因,从一个很非常受人关注小明星,摇身一变成了一个狱中孩童。
王欣逸8岁时因在《河豚湾情人》中扮演达达而一举成名,13岁时获得金钟奖最佳男配角提名。然而,王欣逸从小就因为他的家庭的原因变得叛逆。12岁时,他因爱上女粉丝和玩脱衣舞而备受争议。
令人惊讶的是,粉丝的父母将他告上法庭后,王欣逸的父亲却表示,这一定是粉丝引诱了他的儿子,并试图帮助自己的儿子开罪。丑闻曝光后,作为一名父亲,他不关心孩子的教育,而是关心孩子是否能给自己带来财富,这真是家风败坏。后来,王欣逸逃课,打架,纹身,甚至在高中时加入帮派当打手,最后因刺伤他人而被拘留。
种种迹象表明,没有一个良好的家风,是没有办法让孩子走向征途的。只有心中有敬,做事讲理”才能够树立孩子正面的人格。
那什么样的家风才能够让孩子更加受益呢?
1)家风要善”
《易传·文言传·坤文言》上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这意味着那些培养良好道德的家庭肯定会有更多的好运,那些做坏事的家庭肯定会遭受更多的痛苦。
如果我们仔细理解它,我们将会意识到善”的家庭传统有许多优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循环。每天做一件好事总比每天发财好,每天做一件好事,把好事积累成美德,用伟大的美德去做好事。如果一个人或家庭经常行善积德,天堂自然会给子孙后代带来更多的祝福。一个经常作恶的家庭,肯定会影响后代。

2)家风要勤”
曾国藩说: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所以他坚信一个勤俭的家庭迟早会兴旺发达,而富裕的家庭,他们的子女享受着安逸的生活,沉溺于奢侈之中,最终一定会失去他们的财产。勤俭的家庭,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最终可以生活于更好的环境。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背景,但是天堂并没有关闭进步的大门。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所谓的天赐重金”也是真的!也正如鬼谷子先生所说:所处环境是命,所逢机遇是运。”努力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只有在一定程度上,将努力变成收获,我们就能厚积薄发。

3. 家风要学”
勤”不仅意味着努力,还意味着勤学。
正如孔子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生命中有两种无价的财富:时间和大脑。据统计,普通人对大脑的利用率只有2%~5%,而爱因斯坦这种伟大的学者也不过是开发了1成的大脑而已。
因此,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尽可能的开扩孩子的大脑,这样才能使他们变得更聪明、更有智慧,并且能够双向行事。
如果一个家庭有学”的家风,每个孩子都有学习的习惯,那么孩子就可以通过阅读而明白事理,通过学习而了解道义。钱氏家族和曾氏家族之所以如此杰出,成就如此之大,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家族有着勤学”的优良家风。

曾国藩不希望他的后代只有显贵失了才华,而希望他们受到教育,变得明智。所以曾国藩一直强调,自己的后辈可以贫穷,但一定要好好读书,成为一个有用之人,今后将自身的能力全部投入到国家当中,成为一个国家的中流砥柱。后来,他的后代也以实际行动遵守祖先的戒律,并繁荣至今。这也是曾氏家族的大多数后代受过高等教育的主要原因,钱氏家族亦然如此,后代大多是科技人才,学识渊博。
除此之外,还需要了解和”的家风。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只有家庭变得稳定,孩子才会健康成长。
这4点是缺一不可的。不过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当偏向于学”、勤”和善”的教育,这3点足以让一个孩子拥有所长,受世人尊敬。
今日话题互动:你会注重家风的发扬吗?当孩子不学无术的时候,你是否会实行一套有意义的家风呢?说出你的看法,我们接下来一起讨论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