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经常看到父母与孩子讨价还价现场:明明约定好只能打20分钟游戏,过了时间孩子还要玩20分钟,我再玩20分钟嘛”,孩子开始撒娇;
不行,之前不是说好的吗?”
不啊,我就要玩!”孩子开始叫喊,撒泼;
最多5分钟。”妈妈见孩子那副模样,受不住了;
就20分钟,我不管!”孩子见妈妈快招架不住,态度愈加强硬;
好吧,真拿你没办法!”最终孩子获胜。这样父母的心太软”了,不忍心让孩子难过失望,很容易就会向孩子妥协。
其实孩子很聪明,在父母一次次的妥协中,他会明白自己的眼泪、哭闹原来是最有力的武器,可以让爸爸妈妈按他的想法来。于是,每一次他想达到目的,就会故伎重演,直到父母心软妥协。
孩子不知道自己行为的界限在哪里,所以做什么事都只想着依着自己的性子来,缺少既定规则的约束。但我们作为父母的不能不知道,自由和尊重,与规则和底线,从来就不矛盾。
规则感帮助孩子完成探索和发现,帮助孩子明确自己行为的边界,把握分寸,为孩子提供安全保障。
从小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感,孩子成长过程中也会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行为,有的甚至是终生的遗憾。
二、教育孩子,父母要有原则,不能心太软。2-6岁,是孩子建立规则感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的孩子,逐渐从家里走向学校,接触到更多的外部环境,开始了最初的社会化过程。作为父母要让他们逐步地开始知道,什么行为可以做,什么行为不可以做。
孩子小时候,只能依靠父母来判断对错,明辨是非,但是由于我们的孩子,在被建立规则的同时,一面也在不停地试图破坏规则:他们企图用哭闹、撒泼、拖延等来试探父母的底线。所以父母有原则,坚守底线,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如何给孩子建立规则感?1、和孩子协商一致的前提下,制定清晰简单有效的规则和奖惩办法;
2、跟孩子耐心解释清楚规则;
3、奖惩不应拖延或者随意取消,一旦告诉孩子不行时,一定要坚持。
自由和尊重,与规则和底线,从来就不矛盾。我爱你,但我绝对不会纵容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