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学霸应聘因沟通欠佳被刷,您孩子“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吗

前些时候听朋友说起一件事,某个985大学的学霸在应聘面试中被刷了,原因是表达沟通方面能力欠佳。朋友为他惋惜,说这孩子从小一直是成绩名列前茅的,肚子里是有真才实学的,可惜的是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听着这事儿我内心真的很有触动,口语表达能力即使是学霸也不可能短时间练出来的,需要从小到大的日积月累,尤其在学龄前的幼儿教育阶段,正是孩子学语言的敏感期,我们务必抓住机会培养、锻炼孩子。

【幼儿语言敏感期】

语言敏感期,出现时间:3-4岁,止于6岁,从孩子开始能够发音时他的语言学习就已经开始了,起先是吚吚呀呀的练习,接着是单字的出现"mama""baba"是我们听到的孩子的最早的语言,然后是词-短语-短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使用语言内在的功能。

经过了这几个阶段,我们发现从语言模仿开始,一直到发现语言的美妙,孩子的语言就这样发展起来了。

或许对成人来说学习语言是件比较困难的大事儿,但幼儿却能容易地学会母语,这正是因为幼儿具有自然所赋予的语言敏感力。

面对孩子的语言敏感期,我们应该重视起来,陪孩子顺利过渡好语言敏感期,努力促进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

先来看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有关语言领域的目标:

1. 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解析目标之一: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我们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幼儿的日常生活来理解这些目标。

本文先重点说说《纲要》关于语言领域的目标之一(让幼儿)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短短12个字,其中包含有这么几个要素:(幼儿)有事说、想说、能说、清楚地说、有机会说。

我们要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利用孩子喜闻乐见的各种方式,将这些要素逐步一一落实,引导和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教学互动,为幼儿的语言学习搭桥”】

通过师幼互动、幼幼互动促进幼儿的语言学习。在实践中我们是这样做的:

1,创设幼儿语言学习的良好氛围,激发幼儿学说话的兴趣——让幼儿有事说”、想说”。

为了让小班孩子能尽快听懂普通话、说好普通话,我们为孩子创设了良好的规范化的语言环境,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多听多说,乐于与人交往,清楚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愿望。

我们每天安排15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语言活动,就是要给孩子规范的语言熏陶,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增进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孩子发出错误的音,并不是因为环境和孩子本身的关系,而是因为正确语言的刺激不够充分,我们想方设法给孩子多多创设机会。

我们还利用每天早上来园、午饭后、离园前的时间开展我来说”活动。内容包括说说我的爸爸妈妈、夸夸我自己或同伴、假日里的活动等等,要求幼儿用普通话讲出自己要表达的意思,遇到孩子难以表达的词语时,老师及时帮助填充。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不仅锻炼了孩子的普通话表达能力,也丰富了孩子的词汇。

2,看、听、做、讲相结合,调动幼儿各种感官多通道参与”——让幼儿能说”。

这种方法是依据直观法和观察法以及结合幼儿普通话学习的特殊性而提出的。

看”,是老师提出具体形象的讲述对象,如食物、玩具、颜色鲜艳的图片、内容简单明了的图书等,让孩子充分的观察,激发他们讲述的兴趣。

听”,是指老师用语言描述、启发、引导、暗示、示范等,让幼儿充分的感知和领会。面对小班的孩子,我们讲话的速度会慢一些,让孩子能听懂;有些难念的音我会特别强调一下。要让幼儿说好普通话,正确的听是前提,只有会听了才会说。

做”,是指老师给幼儿提供一定的操作材料和想象空间,帮助他们充分的构思,从而组织起更加丰富、连贯、完整、富有创造性的语言进行表述。

讲”,是让幼儿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充分的表述个人的认识。
这四方面有机结合,看”听”做”都是为讲”铺垫的,在讲的过程中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

3,激情激趣,多种方法引导幼儿发展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清楚地说”。

游戏法:老师运用有规则的游戏训练幼儿正确发音,丰富词汇和学习句式。

游戏是符合学前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应用游戏方法进行教育,是幼儿语言教育中常见的活动方式之一,目的在于提高幼儿学习兴趣,集中幼儿的注意,促进幼儿各种感官和大脑的积极协调活动。

比如语言游戏、角色游戏等等。我在给孩子们讲述小兔乖乖”的故事时,与孩子们一起扮演小兔子和大灰狼,一起学说故事中的句子;师幼一起玩语言游戏我的飞机起飞啦!”练习fei”的发音等等。


表演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幼儿学习表演文学作品,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我在幼儿理解诗歌、散文、绕口令等作品内容,并能熟练朗诵的基础上,指导孩子正确的运用声调、节奏、速度等进行诗歌、散文、绕口令的朗诵和表演。例如拔萝卜”、小兔乖乖”的故事经过改编以后就很适合小班孩子表演了。

我们还让幼儿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进行故事表演,孩子们表演的非常不错,特别是大灰狼的声音,他们也能模仿的惟妙惟肖。

练习法:是有意识的让幼儿多次使用同一个言语因素(如语音、词汇、句子等)或训练幼儿某方面言语技能技巧的一种方法。

在幼儿学讲普通话时,需要经过较大量的口头练习,我们要明确提出练习的要求,由少到多逐步提高练习的难度,避免简单枯燥的重复练习方式,要生动活泼、形式变化多样,从而调动幼儿练习的积极性。具体方法如集体说、小组轮流说、一对一、一对多、看动作说词语、老师故意说错某个词让孩子们找出来,等等。


【巧用日常生活场景,渗透语言能力培养】

1,听”说”结合,通过日常交往了解幼儿语言发展的现状。

刚入园的孩子,在他们的普通话中常夹有特别多的方言,还有的孩子喜欢用一些叠词,如尿尿,吃药药、饭饭,小车车等,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听到孩子说这样的词语或者句子时就给他们及时纠正,强化孩子的正确的语言学习。比如:当我们在给孩子吃点心时,就告诉孩子这是牛奶、饼干(有的孩子在家习惯说饼饼”);在给孩子盛饭菜时,告诉孩子正确的菜名,让他们学说等等,好多孩子对量词还不会很好的使用,最喜欢用个”或只”来表示,平常我们要多正确示范。

2,做”说”融合,让孩子有更多机会说话。

孩子的一些日常活动,洗手、吃饭、走路等等,我们都要结合一些有趣的儿歌让孩子练习,这也是学习语言的一个好时机。比如,洗手时让孩子边念洗手的儿歌边洗手:小手小手淋淋湿,小手小手搓一搓,小手小手洗一洗,小手小手真干净。”走路时让孩子学说小蚂蚁”的儿歌:小蚂蚁排好队,一个跟着一个走,谁也不抢先,谁也不落后。”排队滑滑梯时念滑滑梯的儿歌等等。

3,家园携手,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因地制宜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榜样示范。孩子模仿能力强,大人的话一学就会,因此成人的榜样示范很重要,平时要家园沟通好,请家长用规范的语言跟孩子说话。要注意倾听孩子的发音,对孩子哪些音发的不好,哪个字念的不准确,家长很清楚,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指导。
提供适宜材料,激发孩子用语言表达的兴趣。比如颜色鲜艳清晰的图片很容易吸引孩子,家长可以在家中张贴一些动物、植物的卡片,并根据孩子掌握的情况及时更换卡片,这样孩子一有空就会去看、去念。

添置小图书架,便于孩子取放喜欢的图书。书是孩子学说话不可缺少的东西,小班孩子的书籍要以简单的大图为主,故事情节简单。还可以根据孩子的日常生活,亲子一起剪贴报纸、海报、商品广告上的图片,自制几本大图书,和孩子一起讲述。

结语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我们要为他们创设生动活泼的言语情境,抓住日常生活中的言语机会,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这样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就能得到不断的发展,达到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