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长的行为影响孩子的发展
凯美是一个高龄产妇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曾经在一个单位里担任中层领导,后来怀孕生子没人照顾只能辞职做全职妈妈。一直备受抑郁症和产后情绪病的影响。由于性格极端多疑朋友越来越少,甚至发展到拒绝外出和人交流。这样一个母亲带着孩子既不能好好的调整自己甚至越发的极端。孩子长期跟在这样的妈妈身边极度缺乏安全感甚至胆小不说话。因为只要孩子稍有哭闹就会被打骂成为妈妈发泄的对象。
我们常常说看孩子的性情就知道她来自于那种家庭。这个说法也许有些许绝对但也有一定的道理。除了天生的性格性情的关系后天成长环境的影响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孩子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情绪总是异常低落,甚至在成长生活过程常常感觉悲观绝望,郁郁寡欢。这种孩子肯定是在缺爱的环境中长大的。他们自卑,懦弱,消极大多处于斯万高利效应的氛围影响中不能自拔。
二,什么是斯万高利效应”
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一场扑克牌的魔术表演展示者无论如何让洗牌只要提到口号”斯万利高都能把所有底牌变成观众抽出的那张黑桃k。人们就把这种因为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和遭受挫折不及时排解任挫折在脑中繁殖。最终使自己的心理充满挫折与失败的阴影的情况称之为斯万高利效应。
生活中我们听到妈妈反应最多的便是:”我家孩子一点都不听话,”她的脾气这么倔也不知道随谁,”叫她学习一点办法没有,”整天除了知道玩啥都不会。似乎孩子就是不听话的代名词,孩子就成了我们最头疼的人物。很多时候即便家长只是习惯了中国式的”谦虚。更不能好好的处理孩子在旁边听到的情绪。也殊不知孩子在消极和批评的环境下更加的绝望和极端。
三,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孩子情绪为何会消极被动越来越down?
首先家长的情绪不稳定父母感情不和初中同学娟娟是个美丽文静的女孩子。就是不带爱说话总是怯怯的样子。我们每次拉她一起去玩她都拒绝并且害怕的说:妈妈不喜欢我出去外面玩,会生气的。”那时候还小就顾不上其他觉得这个同学太见外不好相处。长大后再遇上才知道原来她从小生活在离异家庭。那时候她父母正在家里吵离婚的事情,家里的气氛大家的情绪也相当的不好。娟娟甚至时不时会成为父母的出气筒。
据她反应即便是现在她也不能走出自卑的心理。娟娟很漂亮为人也勤奋懂事就是给人郁郁寡欢的感觉。像她说的总是觉得在人群中不自在,觉得自卑不知道说啥。这种自悲和懦弱让她想摆脱而不得。
这就是原生家庭的破碎带给孩子一生的烙印。也是悲观情绪造成的消极影响。”斯万高利效应一度毁了娟娟的生活态度。现在她也意识到要走出来,虽然很难希望她成功能变得更阳光。
母亲或者养育者患有情绪病有心理研究表明孩子长期生活在压抑,暴力或者冷漠的环境中容易患上各种情绪病。而这种环境长大的孩子容易出现消极,抵触,厌世,自卑的心理。因为养育者自身存在很多的情绪方面问题,而这些负面情绪会在生活中表现出来。孩子在这些负面的消极的环境生活自然倍受影响。
心理学上把焦虑、紧张、愤怒、沮丧、悲伤、痛苦等情绪统称为负性情绪(negativeemotion),有时又称为负面情绪,人们之所以这样称呼这些情绪,是因为此类情绪体验是不积极的,身体也会有不适感,甚至影响工作和生活的顺利进行,进而有可能引起身心的伤害。
这些负面的东西会让家庭长期缺少温暖和快乐。孩子就会在这种氛围下怀疑自己是不是不被爱或者怀疑是自己造成的。继而对生活对自己失去信心。
孩子身心长期在这种消极的”斯万高利效应影响下形成自卑和绝望的恶性循环。
贫穷很多人忽略了穷养的可怕性。就像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贫贱夫妻百事哀,穷所要面对的问题就是自尊的问题。总说贫穷的孩子早当家。然而大多贫穷家庭出来的孩子都多少带有自卑的烙印。
梅芳家里四姐弟,她排行老三。从小乖巧懂事照顾家里老小,下田干活上山砍柴。村里都夸她坚强懂事。为了走出大山梅芳努力读书终于成了名牌大学的学生。然而外面的花花世界并没有让她骄傲太久。女同学的打扮和精彩生活让她格格不入,男孩子嫌弃她的土和不善言辞。读书厉害的比比皆是。大学四年成绩不差也不突出的梅芳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自卑的感觉甚至延续到毕业。关系户,会表现的同学已经在大城市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唯独梅芳。
出生也许就是你的起跑线,往往你的终点就是别人的起点。而自我感觉不如人的心态实质就是人气馁的原因。而家长的引导和支持就是关键的突破点。物质的穷养不可怕最可怕是由于物质缺乏而造成精神上的穷养。
2、孩子自身条件不成熟也是产生斯万高利效应”的原因
还记得上海卢浦大桥上的那个男孩子吗?十七岁的他由于在学校和同学发生冲突。突然跑下车后,迅速爬上桥栏一跃而下,紧跟着的妈妈从车里追出,因没能抓住他坐地痛哭。120到场后确认,男孩已无生命体征!
孩子正处在青春期本来就是敏感而叛逆的。人格尚且发育不完善发展更别谈其他的性格问题。我相信这样过激的行为也不是第一次。孩子也不是第一被批评和反抗。是怎样的极端情绪让他狠心的离开人世。这个绝对和原生家庭的抚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因为年龄的原因他们经历太小,面对的挫折不多。甚至还没有接触到社会已经不堪一击。这种极端脆弱的性格和悲伤的情绪相当于。孩子对世界的反抗都父母的报复。
他的世界是灰色的他没有办法摆脱这种消极的情绪最受选择了极端的方式去面对。如果父母能及时地反省自己的养育方式,平常多点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多开导多关爱悲剧就不会发生。
3、教育不当
包办宠溺”都怪桌子撞到了我宝宝的头,”摔跤了?都是这底的问题,我们打它就好了,是妈妈的错,宝宝饿了还慢吞吞的,来别哭快吃”。这些话语多么的熟悉。似乎养育者就是孩子的保护伞为孩子保驾护航,孩子即使慢慢长大也没有所承担的义务。过犹不及,太多的呵护和包办就会阻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不管不教很多人误解了放养式的育儿”新观念。认为孩子就是不用管不用教的。过多的保护只会让孩子过分依赖和退缩。放养”并不是不管教,有的家长把放养”当放任”。让孩子处于冷漠的环境中成长。
其实放养式育儿即放养式教育是指让孩子在一种宽松的环境中成长,让孩子从小就适当地接触自然、社会,较早的接受社会锻炼,有别于严厉的、教条式的应试教育。
放养式育儿关键还是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主精神。让孩子在适当的年龄做好自己的事情勇于承担,独立自主,勇敢坚强。避免孩子在负面的冷漠的斯万高利效应”下成长。
大部分的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长期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他们大多数比较脆弱,缺乏安全感,性格内向、敏感,孤僻等。有的还因为没有人管教养成了很多坏习惯。大部分的父母在外打工,没有时间回家。甚至几年回一趟根本谈不上养育和陪伴。
爷爷奶奶年纪大不好沟通,在外容易被人欺负没人撑腰。甚至会产生悲观孤僻极端等消极的情绪。老人家不是宠溺就是严厉不见得讲究方法,造成孩子成长过慢甚至有偏差。在缺爱的环境下即使长大成人也极少能阳光开朗的面对生活。
四、如何让孩子摆脱消极的斯万高利效应”
从小注意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我们要做在日常的生活中充分给予孩子关爱和支持。关爱和支持不代表实施包办。在孩子能够独立自主的时候尝试着放手。
在日常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引导他们摆脱消极情绪的影响。保持独立的思想还要让孩子明白自身的优点和缺点,接受。
鹤琴先生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开创者和改革者。他也曾经说过教育小孩子,父母最好用积极的暗示,不要用消极的命令。在积极的氛围里培养孩子独立人格避免消极的万斯高利效应”的影响。
孩子的成长需要的养分是关爱和陪伴。想要让他的人格变得更加独立、阳光和健康,需要父母通过正确的引导和支持,让孩子在日常里慢慢的培养出这样独立人格。
所谓独立人格是指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它要求人们既不依赖于任何外在的精神权威,也不依附于任何现实的政治力量,在真理的追求中具有独立判断能力,在政治的参与中具有独立自主精神。
具体做法:
父母以身作则,做孩子最好的榜样。思想开明,尊重支持讲规矩有原则,保持自己思想上的独立性和行动的自主性给予支持和关爱学会感恩懂得放手锻炼孩子应变和处事的能力2、用角色效应”做好自己
社会心理学家辛巴多和他的学生在斯坦福大学地下室做过一个实验。他们让一群年轻人分别扮演看守”和犯人”的角色。开始的时候只是形式上的动作和神情类似。经过了一段时间看守”变得越来越像真正的”监狱看守比如:羞辱,惩罚,殴打...”犯人的一组人也在这样的环境下变现出极力的反抗,在强力镇压后对不公平表现出习以为常等。从开始犯人角色扮演到后来的行为失去控制变得越来越像当下的角色。这就是”角色效应的作用。
现实生活中,人们以不同的社会角色参加活动,这种因角色不同而引起的心理或行为变化被称为角色效应。
每个人在世界上都有自己角色和位置。在该站的位置上做好自己的角色尤其重要。生活里爱家爱孩子,社会上对自己的工作有担当和责任。尊老爱幼热爱生活教育好孩子做孩子最好的榜样。
爸爸像大山,可靠而坚定。妈妈像流水温柔而从容。孩子像阳光温暖而开朗。这就是我们印象里每个角色的特色。在生活的角色里承担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在人际交往中才能更好的避免矛盾和冲突。
做更好的自己,站在恰当的位置扮演好家庭中的角色。做孩子最好的榜样让孩子多接触多了解人事。等孩子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对角色的认知和理解,就能放手让他们更好的胜任自己的角色。
3、创造宽松快乐的家庭氛围
卢梭说过家庭生活的乐趣是抵抗坏风气的毒害的最好良剂”。家是我们最安全最可靠的港湾。家的安定和快乐就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给孩子创造好的精神和物质条件需要父母付出时间和精力。
我们总是没有做好的准备也经过任何考试就成为了孩子的父母。没有经过孩子的同意就把他们带到人间。有什么理由不把他们培养好让他们不枉此行?
创造宽松快乐的家庭环境需要以下的条件:
一定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钱怎么办?自己想办法解决,勤奋是最基本的要求。高质量的陪伴。你说赚钱没时间,生活太累没心情。父母两个字没有任何理由和借口。所以在生孩子之前要考虑清楚。生而不养,养儿不教就是耍流氓。关注孩子的成长和情绪。文章开头提到的”斯万高利效应就提醒我们避免消极的情绪影响和环境氛围。让孩子在成长中坚强的面对挫折勇敢的迈开人生的步伐。乐观的信念,积极的生活给孩子更多的正能量。陪伴成长,快乐育儿。我是小鱼儿,关注我,一起做智慧型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