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的教育,我们每个做家长的都特别重视,有多重视呢?看看现在的图书行业就知道了,图书行业里最热门的板块就是童书”,童书占整个图书市场的16%,而且每年还在大幅度增长。
而在童书细分板块里,绘本又是最闪耀的一类,不信你到图书馆里看看,儿童图书区里绘本占了相当一部分,而且现在还有很多的绘本馆、绘本课以及绘画阅读推广,现在好像孩子不读绘本,就落后了似的。

虽然绘本这么热门,而我又是做绘本的,但我还是想说:孩子的早期阅读,一定要营养均衡,千万不要神化绘本”。
绘本”,是画出来的书,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甚至就没有文字,以图画来为孩子展现一段经历或者一个有趣的世界。但它只是童书中的一种,除了绘本,还有童话故事、儿歌童谣等其他童书,童话是用文字来创造神奇世界,童谣是一首首十分有韵律的儿童短诗……

但从文字、图画、声音、动画等不同的展现形式来说,绘本就不可能替代其他几种表现方式,文字之美,在于一字一词一句的雕琢,在于那抑扬顿挫的韵律之美,在于那无穷的想象延伸;而图画呢,在于直观的形象,或夸张或呆萌,或写实或抽象,就那么直接的呈现;而声音,它会钻进你的耳朵,跑进你的心里;动画更是文字、图画、声音以及时间的结合。
所以对孩子的教育,每一种形式的内容都必不可少。在我自己陪孩子阅读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孩子三岁了,还不识字,这是前提)

■一开始,她喜欢看画,小鸟、小狗、小乌龟……喜欢这类生动形象的东西,因为除了这,其他的什么也看不懂啊。我们就边看边给她讲。
■后来喜欢听故事,一边看画一边听,她能进入故事的世界。有时还会要大人反复读一个故事,比如《可可的红脸蛋》、《司马光砸缸》等等,在一些关键的字词和情节上,她就会特别兴奋,会跟着说,或者夸张的表演。
■再后来就喜欢儿歌童谣,比如小兔子乖乖、小老鼠上灯台、数鸭子等等,这些简短的、富有韵律的东西给了她太多快乐。最近又特别喜欢一首歌,有时自己玩着玩着就开始唱了: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远处传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听她唱或者和她一起唱真是太幸福了。
■除此之外呢,还喜欢一些贴纸书(贴来贴去的太好玩)、翻翻书(每一次翻页都是惊喜)、科普认知书(一片树叶、一朵小花都能研究个半天),当然也少不了《小猪佩奇》了,学猪叫、跳泥坑那是得心应手。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告诉朋友们,孩子的早期阅读一定要营养均衡,各种形式的(童话、童谣、绘本……),各种内容的(认知启蒙、行为习惯、儿童安全、性教育、亲子母爱、情商、数学英语……)不要觉得什么流行、什么东西好就让孩子大量的去读。
先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精神食量,孩子体验过后才会知道喜欢什么、兴趣在哪里;而且孩子的兴趣和需求是随着他(她)的长大而逐渐变化的,不用急躁也不用盲目。
另外呢也多带孩子去体验发现自然和生活,这样才能更健康更快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