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杨雪乐,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上一篇聊到《三字经》的12个字,聊了聊人性的美恶。从文化出发,发现这个世界的美好。不知道具体内容的你,可以去我主页翻看哦。
今天咱们继续分享《三字经》系列故事。
今天还是12个字: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这句话对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还珠格格》上小燕子说的:狗不叫,猫不来。还珠格格没有接受过大教育,对待诗书文化就是小孩子心性。我在想小孩子是不是都是这样想的,就给我小舅妈发了视频,我那上幼儿园的弟弟肯定有不一样的解释。
我:喂,妗妗,小毅在家不?”
小舅妈:在呢,咋啦?你想你弟弟喽!”
我:是嘞,想他了么,这不是看到《三字经》里的,苟不教,性乃迁,了嘛。我想问问咱家小弟是怎么学这个的呀?”
小舅妈开心的把儿子叫过来:小毅,你姐姐问你在幼儿园是怎么学《三字经》的呀?”
我小舅妈还没说完话,我弟弟就开始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贵以专……”
小舅妈继续问弟弟:姐姐问你,在幼儿园是怎么学的呢?”
弟弟不停地鼓捣手里的玩具:没有讲啦,我要去玩玩具了。”
……
后来,我又和小舅妈寒暄了一会儿就挂了电话了。
我弟弟可以漫不经心地,张嘴把这些句子背出来,但是他真的不理解是什么意思。也有人会说,可以等孩子以后慢慢理解。
我年长我弟弟十二三岁,我可能用我微薄的阅历去说,我也理解《三字经》了。但是一路上也有人在不断地帮我,对我意义最为重大的人就是我爸爸了。
不曾理解的父爱他会很严格的要求我,早晨要早起、吃早饭,不能穿拖鞋出门,头发最好高马尾给人干净利索的印象,待人接物落落大方……这类的话我从小听到现在,我很佩服我爸爸,也很讨厌他,他在教育我的道路上专心致志从未出错,但是我被规制约束的也多。
巧地是,这《三字经》的12个字说:教育人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不让他变坏。我爸爸可谓是演绎的淋漓尽致。
前两个星期我回了趟老家,早晨我爸爸在院子里修车,我在阳台打扫卫生,我和我爸就一个阳台,一个院子,抬头说话。当时是我爸爸看了我写的第一篇问答。
他说:你这篇问答写的一般,勉强拿得出手,你的文采还是不够,记得多看书别老偷懒”。
后来我有个电话进来,我去接了个电话,骚扰。我再回头和我爸说这个事。
他又说:现在我没空了,不和你说了。”
然后他就去忙了。
我很清楚的看到他脸上洋溢的笑容,我知道他的内心其实是很开心的,他在外面饭桌上只会夸我,从来不会损我,他最洋洋得意的还是他对我良好的教育。
不缺席的父爱,不缺席的《三字经》因为他从不缺席的教育,让我懂得做人知进退懂分寸,落落大方,气质不凡。给了我追求远方的勇气,也给了我奋斗的野心。在这里我想说:谢谢你,爸爸,你的爱从不缺席。”
我不知道看我文章的你,是不是也会有同样的感触。下了班,看看头条,翻到我的文章,想想你的童年,再想想怎么教育自己的儿女才不会像自己现在这样。
其实,只要专心一致的教育孩子,陪伴孩子,他会过的很快乐,因为在他的世界里,只要你的爱不缺席,那么他的人生就会美满且成功。
回顾今天的12个字,你是不是还没有感谢过自己的爸爸妈妈呢?趁着今天,趁着这篇文章的缘分,给爸爸妈妈打个电话,谢谢他们的不缺席。也可以在留言区就下你的想法。谢谢你的阅读,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就帮我点点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