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中华武术,孩子走向文武双全的必修课

儿童时期是身体素质训练的敏感时期,也是心理、思想训练的大好时机,更是文化教育、端正行为的最佳时期。如果这一年龄段的儿童开始接触中华武术,并通过科学合理的安排使其训练更规范、更具长效性,可以实现文化学习、道德教育、身体素质训练等紧密结合,做到学、训”并重,让儿童接受更全面的教育。

中华武术,孩子走向文武双全的必修课

中华武术可以让少年儿童在以下四个方面得到系统训练:

文化教育

儿童时期处于义务教育阶段,要保证正常接受文化知识,还要有充足的运动量,保证身体健康发育,这就需要家长协调解决孩子学、训”的矛盾,兼顾两者。

中国人自古就讲究文武双全,书法和武术不仅是要掌握技能,更是一种自我修行。中华武术传承上千年,在中华民族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中发展起来,深受民族文化的滋养,背后隐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高度的艺术表现形式,宝贵的健身养生方法,以一窥万,透过中华武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古典哲学、中医等,帮助儿童建立初步的传统知识体系。

道德教育

中华武术中的道德教育包括良好武德、修养情操、顽强精神等,只有教育儿童使其拥有良好的武术道德,身体训练才有正确的、强有力的动机,才能虚心好学、克服困难、勤学苦练,训练中遇到挫折也不会轻易放弃,因此,道德训练也是儿童武术训练的第一要素。

身体素质锻炼

儿童时期是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时期,也是黄金时期,错过这一时期,很难再弥补。身体素质是中华武术训练的生理基础,身体素质好,不仅有利于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且在长期系统训练中经得住紧张、高负荷的考验。因此,身体素质训练是中华武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素质训炼

心理素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思想、身体素质的发展,对于儿童成长至关重要。当儿童遇到重大考试或比赛时,常常会有因为心理紧张导致发挥失常。对于心理素质训练,不能单纯从技术或思想上找原因,应当全面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训练,逐步增强其心理素质,才能达到良好效果,心理训练也是儿童进行中华武术训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文化教育

儿童中华武术课程综合了文化学习、道德教育、身体素质训练和心理素质训练四个方面的教育,在此基础上,京学堂将适合儿童训练的五禽戏、八段锦融入到中华武术课程中,五禽戏动模仿相应的动物,八段锦分坐、站两式,健身功法有8段,便于儿童模仿和练习。

京学堂中华武术课程以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为载体,通过学、练,使儿童掌握体育健身方法,了解传统体育博大精深的内涵和健身思想,体会传统体育的特点,热爱传统体育运动。

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