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妈妈,我很想让你参加”:孩子的内心渴望,你get到了吗?

恐龙妈妈原创:全国重点高校硕士,只写最接地气的成长干货!欢迎关注,讨论。

01

今天是英语培训班第一次公开课,班主任邀请我们做家长的参加,来看看孩子们这几个星期以来的进步。

其中有一个环节是抢凳子”,邀请家长参与,没抢到凳子的家长要做表演。表演什么呢?就是根据单词卡上的图,家长模仿动作,让小朋友们来猜(当然是说英语哦),很有趣的。

比如,老师随机抽出一张蚂蚁的图片,没有抢到凳子的妈妈就要用动作表演蚂蚁”,有一位妈妈用手指做成爬行状,在胳膊上爬。

这个时候,老师引导,What is it?”

就有小朋友们大声说:ant

每一次抢凳子,家长们要自愿举手参与。爸爸妈妈们玩的兴致很高,大多数都纷纷举手参与。

当然,也有一些家长没有举手参与。

大人们抢凳子,表演的场景,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现场的几乎每一个爸爸妈妈都参与了,孩子们都很开心。

妈妈,我很想让你参加”:孩子的内心渴望,你get到了吗?

02

就在这时,一个小男孩回头对妈妈说:妈妈,该你去了。他的眼睛里流露着期待、渴求。

由于是自愿举手参加,这个小朋友的妈妈没有举手,所以就没参与。

原以为孩子都提出要求了,这位妈妈会主动提出参与一次,可惜后来没有。她对孩子说,对不起,妈妈不去了。

但是,那个男孩眼里瞬间有了泪花,妈妈,你去嘛,去嘛”,祈求的声音越来越让人心疼。

最终,课结束了,这位妈妈也没有听到孩子内心的声音,没有满足孩子的那份渴望妈妈,该你去了”。

在大人眼里,也许这次参与,就是个娱乐,陪孩子乐乐而已。

但是对孩子来说,这却是一次自尊的维护。

他需要的是妈妈的支持。别的小朋友的爸爸或妈妈都参加了,为什么妈妈不参与?是不是妈妈不爱我?

03

自尊,在心理学中,是较高层次的心理结构,是一个人的人格重要组成部分。儿童正处在人格形成的萌芽期。并不是所有情感体验,都与自尊有关。

只有那些与自我价值相关的情感体验,比如,成就感、荣誉感、自信等,与自尊有关。维护和保护孩子的自尊,对孩子的自我价值形成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们要精心保护孩子自尊心的火苗,要关心重视孩子的内心需求,尊重他们的喜好、特长,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愿望。

孩子会从父母的举止中,揣摩你对他的看法。当他意识到父母爱他、尊重他时,他就会意识到自己的价值。

同任何事物一样,自尊心也有度。如果超越了界限,就会使儿童萌发唯我独尊”的个人主义意识,这对儿童的成长也是十分有害的。

儿童心理学

04

其实,每个孩子的内心情感,是非常丰富和细腻的,但为什么我们看不见呢?

第一,是因为我们不善于观察,没有领会到孩子发出的信号,代表什么含义。言为心声,孩子的语气、动作、眼神或多或少都能传递出他们的思想。孩子一天是不是快乐,是孩子内心的真实体现。家长们往往很少关注,所以很难走进孩子的内心,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第二,我们自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有很多家长说:小孩子,他懂什么? 正因为如此,往往会忽视孩子们内心情感。

怎么办呢?

这就需要家长多学习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一些知识,了解孩子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这样就能做到不焦虑,捕捉到孩子发出的语言信号、行为信号等背后的含义。然后通过跟孩子亲密沟通,了解孩子内心真正的需求,帮孩子建立强大的内心世界。

推荐2本心理学的书籍《读懂孩子》、《你的1-14岁孩子》,希望一起精进为更懂孩子的父母。

-THE END-

嗨,伙伴们,我是恐龙妈妈,全国重点高校硕士、国内上市教育机构前高管,只写最接地气的成长干货!很开心跟大家一起聊父母的必修课,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故事、品格培养、习惯培养、能力培养、升学规划等。欢迎关注,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