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霍山那边送月子礼怎么回礼?
六安霍山那边送月子礼的回礼。如果是有钱的话,一般里面要放一盒中华烟。然后再放些吃零食,它包装好的。有小孩的话,如果能给个红包就更好了。小一点红包就行。这是礼节往来,所以呢,岁月之礼就这样,水吧!
一般吃小孩满月饭都有回礼 这个一般叫什么
回礼都是主人家自己安排商量,正常情况下是没有,就是看自己自己怎么安排的。可以准备些可爱实用的小礼物,比如毛巾,碗筷这些都可以
满月的最后一天能出去吗
看天气,风和日丽可以,阴雨湿滑不可。
秋高气爽透透气,脚踏实地接地气。
注意适可而止,不要劳累。
满月的最后一天能出去吗
看天气,风和日丽可以,阴雨湿滑不可。
秋高气爽透透气,脚踏实地接地气。
注意适可而止,不要劳累。
我们这里过满月的习俗是什么啊
做满月 出生满一个月叫「满月」,一般男婴在出生后的第三十天,女婴则是第二十九天,满月时所做的庆贺称「做满月」,有些人是选在第二十四天,取二十四孝之意,以其小孩长大后会如同二十四孝中的人物一样孝顺父母。 这一天要剃掉婴儿的头发,称做「理胎发」。理胎发的规矩很多,要先备妥葱、红鸭蛋、红鸡蛋、石头、金锁片、铜钱放在浴缸内,婴儿剃发前须先沐浴,并用红鸡蛋及鸭蛋在婴儿头上轻轻滚动三次,取其「红顶」,希望他平步青云、功成名就;葱取聪明之意;红鸡蛋有再生、繁殖及圆满之意,也希望长个鸡蛋脸;红鸭蛋希望他长得高壮的寓意。而葱取意「聪明」、石头取意「压胆」,期待小朋友头壳快快长硬,如同石子般坚硬、健壮;金锁片及铜钱取意财运及好运、「大富大贵」。 这一天,要做鸡酒油饭祭拜神明、祖先及床母。 这天产妇的娘家会派产妇的兄弟,给外甥送「头尾」。所谓「头尾」指的是婴儿从头到脚所穿的所有衣物而言,包括帽子、衣服、银牌或金锁、手镯、脚镯、鞋袜等。这种「头尾」,在以前非常讲究,尤其是有钱人家,一共要送「做满月」、「做四月日」、「做周岁」等三次,其中以做满月和做周岁送的衣物最多。 此外还要送蜡烛和「红龟粿」。现在生孩子时一般朋友也会送衣物来,所以就另作「油饭」和「米糕」以为答礼,也有人用「酥饼」与「汤圆」为答礼的。对方为了表示回礼,就把少许的米放在锅、盆等的容器中,上面再放一些豆子,用意是祈求婴儿健康。 婴儿出生的第三天及满月这一天,除了要祭拜家中神明及祖先外,还要准备鸡酒油饭祭拜床母,此后,每年中元、端午、七夕、除夕等节日及每月初一十五都要祭拜床母,直到小孩满十六岁行成年礼为止。 步骤及程序 先将石子、硬币及葱加入煮蛋水; 将捣碎之葱及蛋黄抹在婴儿头发上,再将头发洗净; 剃发; 将红蛋放在婴儿头上,轻轻的来回滚三次,口念:『鸭卵身、鸡卵面,好亲成,来相匀』。 (有红顶之意,象徵未来功成名就、生官吉兆。) 将胎发及石头包在红纸内,放于屋顶上。 或有旧俗例:由长辈将婴儿抱至户外进行喊老鹰的习俗,经婴儿抱着绕行屋子一圈,用赶鸡竹棒敲地边唱说:「老鹰飞上山、囡子紧做官、老鹰飞高高、囡子中状元、老鹰飞低低,囡子紧做父。」或说「老鹰飞高高、生子生孙中状元、老鹰飞低低、囡子快做老父」。这些童谣大多是为小孩祈福,期待将来有所成就。古时女孩不能做官,故大多只叫老鹰老鹰几声。最后将红蛋分给围观或邻近的小朋友。 亲友礼俗: 外家: 婴儿外婆此天会备「头尾贺礼」及「外婆圆」送来女儿家。现今大多用礼金代替。 头尾贺礼即是婴儿从头到脚所需穿戴的衣物,包含所需的鞋袜、手环及金饰。 外婆圆就是外婆送的粉红色圆子。 亲友: 多半送衣物、金饰及红包等礼品,俗称「送庚」; 或用红线作一小袋将钱币或银元放入袋中,再将袋子挂在婴儿脖子上,俗称「挂领」。 喜家: 备油饭、米糕、酥饼、红圆,现代人有用蛋糕、饼乾等答谢亲友; 亲友在回礼时依古礼须放少许白米及几粒小石头于容器中,以期婴儿身体健康。 若是第一胎为男婴,旧俗由父亲带着一只鸡、六瓶米酒及一盘油饭的「媒人礼」,去答谢媒人,媒人则以金饰回礼,且留下鸡与油饭,但退回一半米酒。 婴儿出生三天及满月这天要祭拜家中神明及祖先,并备鸡酒油饭祭拜床母,此外,到小孩满十六岁行成年礼前皆须于每年中元、端午、七夕、除夕或初一、十五等日祭拜床母。 祭拜家中神明: 半生熟三牲; 水果; 清茶三小杯; 酒三小杯; 油饭、米糕、发粿、红蛋; 点烛火; 神前献茶、酒; 焚香三柱迎神,并祈求婴儿平安顺利长大; 香烧至三分之一时,双手捧持金只拜供神明; 烧寿金、刈金、福金等三色金; 将酒撒于纸灰上; 收拾供品,礼成。 祭拜祖先: 拜好神明的供品可再拜祖先; 全熟三牲; 水果; 清茶三小杯; 酒七、九或十一杯; 油饭、米糕、发粿、红蛋、汤圆三碗; 上供品,酒供几杯、筷子同样摆双; 点烛; 献茶、酒; 焚香三柱,并祈求祖先保佑婴孩快快长大; 香烧至三分之一时,双手捧持纸钱拜供祖先; 烧刈金、大银; 将酒撒于纸灰上; 收拾供品,礼成。
我们这里过满月的习俗是什么啊
做满月 出生满一个月叫「满月」,一般男婴在出生后的第三十天,女婴则是第二十九天,满月时所做的庆贺称「做满月」,有些人是选在第二十四天,取二十四孝之意,以其小孩长大后会如同二十四孝中的人物一样孝顺父母。 这一天要剃掉婴儿的头发,称做「理胎发」。理胎发的规矩很多,要先备妥葱、红鸭蛋、红鸡蛋、石头、金锁片、铜钱放在浴缸内,婴儿剃发前须先沐浴,并用红鸡蛋及鸭蛋在婴儿头上轻轻滚动三次,取其「红顶」,希望他平步青云、功成名就;葱取聪明之意;红鸡蛋有再生、繁殖及圆满之意,也希望长个鸡蛋脸;红鸭蛋希望他长得高壮的寓意。而葱取意「聪明」、石头取意「压胆」,期待小朋友头壳快快长硬,如同石子般坚硬、健壮;金锁片及铜钱取意财运及好运、「大富大贵」。 这一天,要做鸡酒油饭祭拜神明、祖先及床母。 这天产妇的娘家会派产妇的兄弟,给外甥送「头尾」。所谓「头尾」指的是婴儿从头到脚所穿的所有衣物而言,包括帽子、衣服、银牌或金锁、手镯、脚镯、鞋袜等。这种「头尾」,在以前非常讲究,尤其是有钱人家,一共要送「做满月」、「做四月日」、「做周岁」等三次,其中以做满月和做周岁送的衣物最多。 此外还要送蜡烛和「红龟粿」。现在生孩子时一般朋友也会送衣物来,所以就另作「油饭」和「米糕」以为答礼,也有人用「酥饼」与「汤圆」为答礼的。对方为了表示回礼,就把少许的米放在锅、盆等的容器中,上面再放一些豆子,用意是祈求婴儿健康。 婴儿出生的第三天及满月这一天,除了要祭拜家中神明及祖先外,还要准备鸡酒油饭祭拜床母,此后,每年中元、端午、七夕、除夕等节日及每月初一十五都要祭拜床母,直到小孩满十六岁行成年礼为止。 步骤及程序 先将石子、硬币及葱加入煮蛋水; 将捣碎之葱及蛋黄抹在婴儿头发上,再将头发洗净; 剃发; 将红蛋放在婴儿头上,轻轻的来回滚三次,口念:『鸭卵身、鸡卵面,好亲成,来相匀』。 (有红顶之意,象徵未来功成名就、生官吉兆。) 将胎发及石头包在红纸内,放于屋顶上。 或有旧俗例:由长辈将婴儿抱至户外进行喊老鹰的习俗,经婴儿抱着绕行屋子一圈,用赶鸡竹棒敲地边唱说:「老鹰飞上山、囡子紧做官、老鹰飞高高、囡子中状元、老鹰飞低低,囡子紧做父。」或说「老鹰飞高高、生子生孙中状元、老鹰飞低低、囡子快做老父」。这些童谣大多是为小孩祈福,期待将来有所成就。古时女孩不能做官,故大多只叫老鹰老鹰几声。最后将红蛋分给围观或邻近的小朋友。 亲友礼俗: 外家: 婴儿外婆此天会备「头尾贺礼」及「外婆圆」送来女儿家。现今大多用礼金代替。 头尾贺礼即是婴儿从头到脚所需穿戴的衣物,包含所需的鞋袜、手环及金饰。 外婆圆就是外婆送的粉红色圆子。 亲友: 多半送衣物、金饰及红包等礼品,俗称「送庚」; 或用红线作一小袋将钱币或银元放入袋中,再将袋子挂在婴儿脖子上,俗称「挂领」。 喜家: 备油饭、米糕、酥饼、红圆,现代人有用蛋糕、饼乾等答谢亲友; 亲友在回礼时依古礼须放少许白米及几粒小石头于容器中,以期婴儿身体健康。 若是第一胎为男婴,旧俗由父亲带着一只鸡、六瓶米酒及一盘油饭的「媒人礼」,去答谢媒人,媒人则以金饰回礼,且留下鸡与油饭,但退回一半米酒。 婴儿出生三天及满月这天要祭拜家中神明及祖先,并备鸡酒油饭祭拜床母,此外,到小孩满十六岁行成年礼前皆须于每年中元、端午、七夕、除夕或初一、十五等日祭拜床母。 祭拜家中神明: 半生熟三牲; 水果; 清茶三小杯; 酒三小杯; 油饭、米糕、发粿、红蛋; 点烛火; 神前献茶、酒; 焚香三柱迎神,并祈求婴儿平安顺利长大; 香烧至三分之一时,双手捧持金只拜供神明; 烧寿金、刈金、福金等三色金; 将酒撒于纸灰上; 收拾供品,礼成。 祭拜祖先: 拜好神明的供品可再拜祖先; 全熟三牲; 水果; 清茶三小杯; 酒七、九或十一杯; 油饭、米糕、发粿、红蛋、汤圆三碗; 上供品,酒供几杯、筷子同样摆双; 点烛; 献茶、酒; 焚香三柱,并祈求祖先保佑婴孩快快长大; 香烧至三分之一时,双手捧持纸钱拜供祖先; 烧刈金、大银; 将酒撒于纸灰上; 收拾供品,礼成。
为什么小孩要做满月,有故事吗?怎么引起这个毛病的!
出生满一个月叫「满月」,一般男婴在出生后的第三十天,女婴则是第二十九天,满月时所做的庆贺称「做满月」,有些人是选在第二十四天,取二十四孝之意,以其小孩长大后会如同二十四孝中的人物一样孝顺父母。而很多人认为做满月就是摆上几桌酒席“宴请四方”就酸是做满月了等等。所以将一些习俗和注意的地方写出来,如下:
这一天要剃掉婴儿的头发,称做「理胎发」。理胎发的规矩很多,要先备妥葱、红鸭蛋、红鸡蛋、石头、金锁片、铜钱放在浴缸内,婴儿剃发前须先沐浴,并用红鸡蛋及鸭蛋在婴儿头上轻轻滚动三次,取其「红顶」,希望他平步青云、功成名就;葱取聪明之意;红鸡蛋有再生、繁殖及圆满之意,也希望长个鸡蛋脸;红鸭蛋希望他长得高壮的寓意。而葱取意「聪明」、石头取意「压胆」,期待小朋友头壳快快长硬,如同石子般坚硬、健壮;金锁片及铜钱取意财运及好运、「大富大贵」。
这一天,要做鸡酒油饭祭拜神明、祖先及床母。
这天产妇的娘家会派产妇的兄弟,给外甥送「头尾」。所谓「头尾」指的是婴儿从头到脚所穿的所有衣物而言,包括帽子、衣服、银牌或金锁、手镯、脚镯、鞋袜等。这种「头尾」,在以前非常讲究,尤其是有钱人家,一共要送「做满月」、「做四月日」、「做周岁」等三次,其中以做满月和做周岁送的衣物最多。
此外还要送蜡烛和「红龟粿」。现在生孩子时一般朋友也会送衣物来,所以就另作「油饭」和「米糕」以为答礼,也有人用「酥饼」与「汤圆」为答礼的。对方为了表示回礼,就把少许的米放在锅、盆等的容器中,上面再放一些豆子,用意是祈求婴儿健康。
婴儿出生的第三天及满月这一天,除了要祭拜家中神明及祖先外,还要准备鸡酒油饭祭拜床母,此后,每年中元、端午、七夕、除夕等节日及每月初一十五都要祭拜床母,直到小孩满十六岁行成年礼为止。
步骤及程序
先将石子、硬币及葱加入煮蛋水;
将捣碎之葱及蛋黄抹在婴儿头发上,再将头发洗净;
剃发;
将红蛋放在婴儿头上,轻轻的来回滚三次,口念:『鸭卵身、鸡卵面,好亲成,来相匀』。
(有红顶之意,象徵未来功成名就、生官吉兆。)
将胎发及石头包在红纸内,放于屋顶上。
或有旧俗例:由长辈将婴儿抱至户外进行喊老鹰的习俗,经婴儿抱着绕行屋子一圈,用赶鸡竹棒敲地边唱说:「老鹰飞上山、囡子紧做官、老鹰飞高高、囡子中状元、老鹰飞低低,囡子紧做父。」或说「老鹰飞高高、生子生孙中状元、老鹰飞低低、囡子快做老父」。这些童谣大多是为小孩祈福,期待将来有所成就。古时女孩不能做官,故大多只叫老鹰老鹰几声。最后将红蛋分给围观或邻近的小朋友。
亲友礼俗:
外家:
婴儿外婆此天会备「头尾贺礼」及「外婆圆」送来女儿家。现今大多用礼金代替。
头尾贺礼即是婴儿从头到脚所需穿戴的衣物,包含所需的鞋袜、手环及金饰。
外婆圆就是外婆送的粉红色圆子。
亲友:
多半送衣物、金饰及红包等礼品,俗称「送庚」;
或用红线作一小袋将钱币或银元放入袋中,再将袋子挂在婴儿脖子上,俗称「挂领」。
喜家:
备油饭、米糕、酥饼、红圆,现代人有用蛋糕、饼乾等答谢亲友;
亲友在回礼时依古礼须放少许白米及几粒小石头于容器中,以期婴儿身体健康。
若是第一胎为男婴,旧俗由父亲带着一只鸡、六瓶米酒及一盘油饭的「媒人礼」,去答谢媒人,媒人则以金饰回礼,且留下鸡与油饭,但退回一半米酒。
婴儿出生三天及满月这天要祭拜家中神明及祖先,并备鸡酒油饭祭拜床母,此外,到小孩满十六岁行成年礼前皆须于每年中元、端午、七夕、除夕或初一、十五等日祭拜床母。
祭拜家中神明:
半生熟三牲;
水果;
清茶三小杯;
酒三小杯;
油饭、米糕、发粿、红蛋;
点烛火;
神前献茶、酒;
焚香三柱迎神,并祈求婴儿平安顺利长大;
香烧至三分之一时,双手捧持金只拜供神明;
烧寿金、刈金、福金等三色金;
将酒撒于纸灰上;
收拾供品,礼成。
祭拜祖先:
拜好神明的供品可再拜祖先;
全熟三牲;
水果;
清茶三小杯;
酒七、九或十一杯;
油饭、米糕、发粿、红蛋、汤圆三碗;
上供品,酒供几杯、筷子同样摆双;
点烛;
献茶、酒;
焚香三柱,并祈求祖先保佑婴孩快快长大;
香烧至三分之一时,双手捧持纸钱拜供祖先;
烧刈金、大银;
将酒撒于纸灰上;
收拾供品,礼成。
PS:当然,每一个地方的习俗都会有不同的,给你做个参考。
为什么小孩要做满月,有故事吗?怎么引起这个毛病的!
出生满一个月叫「满月」,一般男婴在出生后的第三十天,女婴则是第二十九天,满月时所做的庆贺称「做满月」,有些人是选在第二十四天,取二十四孝之意,以其小孩长大后会如同二十四孝中的人物一样孝顺父母。而很多人认为做满月就是摆上几桌酒席“宴请四方”就酸是做满月了等等。所以将一些习俗和注意的地方写出来,如下:
这一天要剃掉婴儿的头发,称做「理胎发」。理胎发的规矩很多,要先备妥葱、红鸭蛋、红鸡蛋、石头、金锁片、铜钱放在浴缸内,婴儿剃发前须先沐浴,并用红鸡蛋及鸭蛋在婴儿头上轻轻滚动三次,取其「红顶」,希望他平步青云、功成名就;葱取聪明之意;红鸡蛋有再生、繁殖及圆满之意,也希望长个鸡蛋脸;红鸭蛋希望他长得高壮的寓意。而葱取意「聪明」、石头取意「压胆」,期待小朋友头壳快快长硬,如同石子般坚硬、健壮;金锁片及铜钱取意财运及好运、「大富大贵」。
这一天,要做鸡酒油饭祭拜神明、祖先及床母。
这天产妇的娘家会派产妇的兄弟,给外甥送「头尾」。所谓「头尾」指的是婴儿从头到脚所穿的所有衣物而言,包括帽子、衣服、银牌或金锁、手镯、脚镯、鞋袜等。这种「头尾」,在以前非常讲究,尤其是有钱人家,一共要送「做满月」、「做四月日」、「做周岁」等三次,其中以做满月和做周岁送的衣物最多。
此外还要送蜡烛和「红龟粿」。现在生孩子时一般朋友也会送衣物来,所以就另作「油饭」和「米糕」以为答礼,也有人用「酥饼」与「汤圆」为答礼的。对方为了表示回礼,就把少许的米放在锅、盆等的容器中,上面再放一些豆子,用意是祈求婴儿健康。
婴儿出生的第三天及满月这一天,除了要祭拜家中神明及祖先外,还要准备鸡酒油饭祭拜床母,此后,每年中元、端午、七夕、除夕等节日及每月初一十五都要祭拜床母,直到小孩满十六岁行成年礼为止。
步骤及程序
先将石子、硬币及葱加入煮蛋水;
将捣碎之葱及蛋黄抹在婴儿头发上,再将头发洗净;
剃发;
将红蛋放在婴儿头上,轻轻的来回滚三次,口念:『鸭卵身、鸡卵面,好亲成,来相匀』。
(有红顶之意,象徵未来功成名就、生官吉兆。)
将胎发及石头包在红纸内,放于屋顶上。
或有旧俗例:由长辈将婴儿抱至户外进行喊老鹰的习俗,经婴儿抱着绕行屋子一圈,用赶鸡竹棒敲地边唱说:「老鹰飞上山、囡子紧做官、老鹰飞高高、囡子中状元、老鹰飞低低,囡子紧做父。」或说「老鹰飞高高、生子生孙中状元、老鹰飞低低、囡子快做老父」。这些童谣大多是为小孩祈福,期待将来有所成就。古时女孩不能做官,故大多只叫老鹰老鹰几声。最后将红蛋分给围观或邻近的小朋友。
亲友礼俗:
外家:
婴儿外婆此天会备「头尾贺礼」及「外婆圆」送来女儿家。现今大多用礼金代替。
头尾贺礼即是婴儿从头到脚所需穿戴的衣物,包含所需的鞋袜、手环及金饰。
外婆圆就是外婆送的粉红色圆子。
亲友:
多半送衣物、金饰及红包等礼品,俗称「送庚」;
或用红线作一小袋将钱币或银元放入袋中,再将袋子挂在婴儿脖子上,俗称「挂领」。
喜家:
备油饭、米糕、酥饼、红圆,现代人有用蛋糕、饼乾等答谢亲友;
亲友在回礼时依古礼须放少许白米及几粒小石头于容器中,以期婴儿身体健康。
若是第一胎为男婴,旧俗由父亲带着一只鸡、六瓶米酒及一盘油饭的「媒人礼」,去答谢媒人,媒人则以金饰回礼,且留下鸡与油饭,但退回一半米酒。
婴儿出生三天及满月这天要祭拜家中神明及祖先,并备鸡酒油饭祭拜床母,此外,到小孩满十六岁行成年礼前皆须于每年中元、端午、七夕、除夕或初一、十五等日祭拜床母。
祭拜家中神明:
半生熟三牲;
水果;
清茶三小杯;
酒三小杯;
油饭、米糕、发粿、红蛋;
点烛火;
神前献茶、酒;
焚香三柱迎神,并祈求婴儿平安顺利长大;
香烧至三分之一时,双手捧持金只拜供神明;
烧寿金、刈金、福金等三色金;
将酒撒于纸灰上;
收拾供品,礼成。
祭拜祖先:
拜好神明的供品可再拜祖先;
全熟三牲;
水果;
清茶三小杯;
酒七、九或十一杯;
油饭、米糕、发粿、红蛋、汤圆三碗;
上供品,酒供几杯、筷子同样摆双;
点烛;
献茶、酒;
焚香三柱,并祈求祖先保佑婴孩快快长大;
香烧至三分之一时,双手捧持纸钱拜供祖先;
烧刈金、大银;
将酒撒于纸灰上;
收拾供品,礼成。
PS:当然,每一个地方的习俗都会有不同的,给你做个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