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三年级的小男孩因为成绩不好,被妈妈一怒之下丢在路边。在孩子迷了路,不会自己回家的时候,幸好遇到了民警叔叔。最后也让赶来的舅舅接回家了。

网友们议论纷纷,很多人都觉得孩子妈妈的行为过份了,孩子成绩不好你可以带回家慢慢教的,把孩子丢在路上,万出了事故或是被人贩子带走了,那就追悔莫及了!
同为人母,我也觉得这位妈妈的做法有点过了火,无论怎样生气也不应该把孩子丢在路上的。但是,站在父母的角度,却能体会到她气怒背后的那种无奈和挫折感。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没当过妈的人,不能体会到当妈的辛酸!当你不管怎样语重心长地跟孩子讲道理,“现在不吃读书的苦,将来就要吃生活的苦”,可孩子依然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
不管你怎样想尽办法引导、鼓励,可孩子还是一听到学习、写作业,就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不管你怎样为孩子的学习成绩操碎了心,可TA还是每次不是考不合格,就是考倒数一二三名时,你真的会崩溃的!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每次考试都能轻易考到优秀,而自家的孩子让TA考一次好成绩,都好像是要TA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
孩子学习成绩不好,要是这两个原因:1.对学习缺乏兴趣
很多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玩玩具的时候,可以玩得忘记了吃饭;打游戏的时候,可以打得鬼斧神功,可一听到要学习、写作业,就像是被霜打了的茄子一样。

那是因为对这些孩子来说,学习就是件枯燥又乏味的事。他们不但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也根本就不能沉下心去好好学习。试想一下,谁会愿意做让自己心烦又难受的事。
所以不管父母怎样给他们讲道理,怎样威逼他们去学习。他们始终人在曹营身在汉一样,虽然人坐在书桌前,可魂都不知道飘哪去了。这样的学习状态,成绩又怎么会好呢!
2.学习是孩子的弱项
有一位朋友曾无奈地说过,她的女儿是乖乖女,不但听话懂事,学习也特别认真。可不管她怎样努力学习,学习成绩也总是平平的。

著名教育专家李圣珍说:“每个孩子的智能发展是不均衡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强项和弱项。”
很多孩子之所以不管怎样努力,成绩都比不上其他的同龄孩子,那是因为学习刚好就是他们的弱项,在学习上不管他们怎样努力,但总会比其他人要学得慢,也领会得少。所以,有时候成绩差的孩子不是不够努力,而是他们已经尽力了。
威逼、责骂只会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当孩子不愿意学习时,我们总会习惯性的“逼”着孩子去学。当孩子考不到好成绩时,我们也总会下意识的去指责孩子学习不够认真,或是为了让孩子吸取教训,胖揍一顿。
可是这样做的后果是,不但不能“逼”出孩子的学习热情,让孩子考出好成绩来。反而还会打击孩子的信心,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比如,孩子会因为害怕被责罚而忐忑不安,可TA又无法让自己沉下心去学习,或是不管TA怎样努力也考不到好成绩,孩子就会对学习产生厌烦、恐惧的心理。
孩子被责骂多了,也会产生消极的心理。他们可能会这样想“反正我不管怎样努力都是考不好的”,于是就会破罐子破摔。这也就是不管我们怎样引导教育,孩子都是无动于衷的原因。
有时候甚至还会让孩子因为自尊心受挫,而做出极端的行为。在网络上、新闻里、甚至我们自己的身边,都会经常看到孩子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在被父母打骂惩罚后就离家出走或是跳楼自杀的案例。

所以,不要一味的威逼或是打骂孩子。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做才能帮助到孩子?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椰壳效应”,说的是一个小孩不喜欢吃饭,一次他的父亲带回了一个椰壳,孩子看到椰壳后爱不释手,父亲就把椰壳锯成了两半,给孩子当吃饭的饭碗。结果,孩子爱上了吃饭。
“椰壳郊应”要表达的意思是,父母只要找到正确的方法,孩子的教育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孩子对学习缺乏兴趣,那么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孩子只有对学习感兴趣了,才会爱上学习。
我们可以利用孩子的好奇求知的心理,引导孩子自己去探索发现。对于年幼的孩子,可以提问一些能引起他们兴趣的问题:萤火虫的屁股为什么会亮晶晶?天上为什么会下雨?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我们可以和他们探讨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来激发孩子求知的心理。比如:可以和他们一起在电视电脑里探讨世界上的新奇事物、宇宙里的奥秘。
或是在节假日带他们出游的时候,跟他们探讨一下高铁是靠什么运行的,工程师是如何能够设计出一座座雄伟的建筑物的。

利用孩子好奇的心理和求知欲望,激发出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爱上学习。
让孩子感受到成就感著名学者马斯洛说:“成就感是人的最高层次需求。”当人的成就感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出兴趣和热情。
曾听一位妈妈说过,她会在检查孩子作业的时候,会假作不太懂的向孩子请教。在孩子向她解释清楚后,又会毫不吝啬地夸赞孩子。
这种做的结果是,孩子非常有成就感,每天都会主动拿作业给她检查,并且详细地给她解释每一道题。

我们也可以在孩子愿意认真学习或是学习成绩取得进步的时候,给矛孩子夸奖和肯定,或是给TA一个鼓励的拥抱。这些都能让孩子感受到成就感。
当孩子感受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后,自然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和热情。
尊重理解孩子的差距记录片《零零后》里的池亦洋,从小学起,成绩就一直垫底,是班里的差等生。自己就因为不会写作业而气得大哭,说自己太没用。而池亦洋的父母并没有责怪孩子,也没有给他施加压力。而是给予他尊重和理解。

池亦洋上中学后,接触到了橄榄球,并对橄榄球产生了热情。为了能去美国学习打橄榄球,他努力学习不喜欢的英语,努力地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最后他入选了国家队,代表中国出征世界橄榄球青年锦标赛。
当我们发现孩子和其他同龄孩子之间存在差距时,要给予孩子尊重和理解。我们要明白学习成绩虽然很重要,但它只是孩子成长中的一部分。
我们要用平和的心态看待孩子的弱点,用心地陪伴和鼓励孩子,帮助TA挖掘出身上的强项,总有一天孩子会成为我们的骄傲。

世上没有笨孩子,只要我们用心地教育和引导,就一定会引导出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只要我们用心地观察和挖掘,就总会找给孩子身上的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