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妈妈对自己的孩子都非常爱护,尤其是在卫生方面,孩子用的y一切用品都要经过消毒才行,饿哦有一个朋友就是这样,生完孩子以后,对干净的要求,都上升到有点变态的程度。比如,她每次带孩子从外面回家,都会先拿放在门口的消毒液,把身上喷洒一遍。然后,再带着孩子到浴室洗澡。

但事实上,她家孩子却是亲戚朋友中最容易生病的。她感到很困惑,等询问了育儿专家后,才知道其实养孩子不用太干净,有时候脏一点,会更容易提高孩子的抵抗力,让孩子少生病。
1、生活环境不需要过度消毒
刚出生的孩子,由于免疫机制尚未发育成熟,抵抗细菌的能力比较弱。衣服方面要尽可能地保持洁净。有条件的话,支持家长给孩子的衣服定时消毒。但是,随着孩子的长大,孩子是需要接触一细菌的,达到锻炼免疫系统的目的。此时,家长可以允许孩子的衣服脏一点,让孩子有机会接触细菌。
2、孩子皮肤不需要过度清洁
过度的清洗会伤害孩子皮肤上的角质,这时清洁产品就会给孩子的皮肤造成一定的损伤。所以,家长可以让孩子养成吃东西前洗手的好习惯。但时时刻刻都过分注重卫生,反而对孩子的皮肤不好。而且孩子的皮肤接触少量细菌,还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抵抗力,让孩子的免疫系统得到锻炼。
3、孩子身体的敏感部位,可以脏一点
人身上有很多敏感的部位,不能过多地清洁。比如,耳朵、肚脐、鼻孔。这些地方虽然容易藏污纳垢,但是一般比较薄弱,最好少碰、减少清洁。如果,家长过于追求干净,总是清洗这些部位,就容易导致孩子出现一些不适。而且一旦这些部位严重受损,会扰乱孩子的抵抗力,让孩子生病。
随着孩子的逐渐成长,他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都在慢慢变强,可以抵御外界的大部分细菌。因此家长也不比如惊弓之鸟一般,生怕孩子身上沾一点灰尘。过度的保护对于孩子来说,反而是一种限制。给孩子清洁也要做到适度,既不能不重视也不能变成强迫症,不然给孩子带来不便就本末倒置了。
